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香菱学诗课件新人教版.ppt
12页20 香菱学诗,字词盘点,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主题思想,,课文结构,4.解词语 造化:福气;运气 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 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三昧:本是佛教用语,常借指事物的关键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诧异:觉得奇怪 穿凿: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字词盘点,主题思想,课文结构,,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另外,通过这次学诗,也写出了香菱聪慧灵秀、极富悟性和虚心好学的特点字词盘点,主题思想,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香菱学诗》中香菱是怎样学诗的?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辞藻堆砌起来,拼凑成篇黛玉虽然生性孤僻,指导香菱却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问题探究2.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主要谈到四个方面的问题:重立意,不以词害意;重内容,格调、规矩是末事;重领悟,崇尚名家方成高品位;重研究讨论,方能长进黛玉的教学方式很独特,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先读王维的诗,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境;再读杜甫的七律,体会“真景物,真感情”;读李白的七绝,培养诗的个性和想象力她强调自学,强调实践、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力主创新 思路点拨:此题意在使学生认识一点读诗和写诗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问题探究3.你对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诗意浅显,了无韵味;用词陈腐,堆砌前人咏月辞藻;无真情实感,无新意 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较前一首有进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
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对离愁这种深沉的感情的抒写,那第一首是肤浅的,第二首是游离的,第三首是实的,意境真切,余韵悠长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拘一格,可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言之成理即可问题探究4.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发? 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作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其次,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黛玉认为,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
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成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象香菱学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月亮很亮”这么一个意思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形象思维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串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大胆的想象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思路点拨:此题意在让学生认识到文艺创作理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