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111页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鲁教版)目录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期备课.1进度安排.4教学措施.5单元备课.6第一章三角形.6第二章轴对称.8第 三 章 勾股定理.10第四章实数.12第五章位置与坐标.14第六章一次函数.16第一章三角形.191.1 认识三角形.191.2 图形的全等.2 31.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51.3.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71.3.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01.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3 31.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3 6第二章轴对称.3 92.1 轴对称现象.3 92.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4 22.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62.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4 8第 三 章 勾股定理.5 03.1探索勾股定理.5 03.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5 43.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5 7第四章 实数.6 14.1 无理数.6 14.2 平方根.6 34.3 立方根.6 64.4 估算.7 24.5 用计算器开方.7 5第五章位置与坐标.7 75.1 位置与坐标.7 75.2 平面直角坐标系.8 05.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8 4第 六 章 一次函数.9 36.1 函数.9 36.2 一次函数.10 06.3 函数的图像(1).10 46.3 一次函数的图像(2).10 76.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106.5 一次函数的应用.119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期备课学 科数学年级七年级时间学情分析第一章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他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它的性质对于更好的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上学期也接触了一些几何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接受能力不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在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以便调整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初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类比、转化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在学本节课时,通过前置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直角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从直观把握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特征,为此在授课时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的发挥提供机会第四章:实数运算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从 数学课程标准看,关于数的内容,初中学段主要学习有理数和实数,它 们 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有理数和实数,初中学段共有安排三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八年级上册第十三 实数和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本章可以看成其后的代数内容的起始章,本章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认识实数,对于实数的学习,除本章外,还 要 在“二次根式”一章中通过研究二次根式的运算,进一步认识实数的运算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后面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高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第五章位置与坐标理解一对数表示物体的位置,会用多中方式表示物体位置,经历把网格抽象为直角坐标系的好处及方法,掌握其坐标特点,会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及位置与坐标之间的关系,体验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关系,会用轴对称表示物体的坐标及坐标变化和轴对称的关系。
第六章一次函数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学期教学目标本学期所任七年级的数学科教学,从上学年期末考试的总体来看,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形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而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六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根据上学年学生学习的分析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作为老师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进度安排周次时 一间进度12345教67学89进1011度1213141516171819教学措施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中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教学措施4、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5、认真研读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及自身业务素养6、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单元备课第一章三角形年级七学科数学单元主备人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发现并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认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及三角形的内角和2、能按要求画三角形,并画出和量出三角形的高,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和相关结论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5、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2、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底、画高3、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1、画不同三角形的高2、灵活应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1、认识三角形 5课时时2、图像的全等.1课时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课时划4、用尺规作三角形.1课时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 1课时分教材分析及教 材 分 析:本 单 元 教 材 是 教 学 分 三 段 安 排:第 一 段 认 识 三 角 形 的 基 本 特 征。
包括 认 识 三 角 形 的 底 和 高,了 解三角形;两 边 大 于 第 三 边第 二 段,学习三 角 形 的 分 类 与 内 角 和;第 三 段 认 识 等 腰 三 角 形、等边三角形及其特征,教 材 编 排 特 点 是1、让 学 生 联 系 现 实 情 境 认 识 三 角 形;2、让学生在丰富 的 活 动 中 探 索 并 发 现 三 角 形 的 一 些 特 征;3、在动手实践和解释交流中 加 深 对 所 学 内 容 的 认 识教 学 理 念:1、设 计 有 效 的 实 践 活 动有效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 要 途 径,尤 其 是 本 节 课 的 教 学 内 容,必须使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通 过 量 一 量、画 一 画、比一比等操 作 过 程,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 的 探 究 与 发 现 的 过 程 中 学 习 数 学,在 观 察 中 思 考,在 思 考 中 猜 测,在操 作 中 验 证2、创 设 有 效 的 教 学 情 境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 意 力 时 间 短,喜 欢 有 趣 的 事 物,针 对 学 生 的 特 点,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 符 合 学 生 实 际、符 合 教 学 需 要 的 教 学 情 境 是 非 常 有 必 要 的,通过创设教 情 境,引 发 学 生 的 认 知 冲 突,使 他 们 体 会 到 分 米、毫米知识产生的必要学 性,从 而 产 生 探 究 新 知 的 愿 望。
3、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本节课中学廷建 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教学中要努力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使学生充分的体验议 中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有趣味性、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4、让不同的学生都历经探索知识的过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不断感悟知识的生成及迁移,让学生在愉快中探究知识、应用知识第二章轴对称年级七学科数学单元二主备人单元教学目标1.通以理解对12.探球一次或i能利用N3.了解等边三:4.能初题,在 学 习 空1t具 体 实 例 认 识 轴 对 称、轴对称立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简 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认识和放油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线 段 垂 直 平 分 线 的 概 念,探索)用的有关概念,探 索 并 掌 握 它nj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叽察、操 作、想 象、论 证、交流司与图形的兴趣图形,探 索 轴 对 称 的 基 本 性 质,(质;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掌 握 其 性 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的 性 质 以 及 判 定 方 法;舌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的 过 程 中,发 展 空 间 观 念,激发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线 段 的 垂 直 平 分 线 的 性 质,角 的 平 分 线 的 性 质,等腰三角形 的 性 质,关 于 一 条 直 线 成 轴 对 称 的 图 形 的 性 质。
2.难点:轴 对 称 图 形 以 及 两 个 图 形 关 于 某 条 直 线 成 轴 对 称 的 概 念,等腰三角形的理解3.关键:(1)要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到,“轴 对 称 图 形”是 对 一 个 图 形 而 言 的,是这个 图 形 本 身 的 属 性,而“两 个 关 于 某 条 直 线 成 轴 对 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 一 种 关 系2)为 了 理 解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要 组 织 好 学 生 的 实 验 与 探 究 活 动,使 他 们 亲 自 发 现 这 些 性 质课时划分2.1 轴对称现象.1课时2.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课时2.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课时2.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1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轴对称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学习轴对称的性质,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章的学习的主要目标,轴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本章在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些内容不仅是对己学过的线段、角、三角形等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是进一步研究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章立足对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分析,由此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性质学习本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自觉进行数学分析,还能够通过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议第三章勾股定理年级七学科数学单元三主备人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2.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理的含义,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