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下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课课件(共25张PPT).ppt
25页中班语言萝卜回来了教学课件设计班语言教学活动萝卜回来了教学设计孤山镇第二幼儿园闫雪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在老师的带领下学说小动物们说的话,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在家,一定也很冷,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3、感受小动物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1、课件萝卜回来了2、小兔子、小猴子、小鹿、小熊头饰3、萝卜、花生、青菜、白薯图片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一)、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二)、萝卜是谁的?最后回到了谁手里二、欣赏故事第二遍,结合图片或课件理解故事内容:(一)萝卜是从那里来的?(二)小兔子把萝卜送给了谁?(鼓励幼儿用动作模仿)(三)小猴又把萝卜送给了谁?(四)小鹿把萝卜送给了谁?(五)小熊把萝卜送给了谁?活动延伸请幼儿角色表演萝卜回来了活动结束附故事:萝卜回来了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地里、山上都盖满了雪小白兔没有东西吃了,饿得很他跑出门去找小白兔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猴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小白兔扒开,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容县水口中学,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人教版中学生物课程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一个探究实验,是在学习了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引出的探究实验。
为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奠定了基础一、教材分析,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ZHONG DIAN HE NAN DIAN,2.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唾液的收集,1.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的设计二、教法分析,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深刻理解内容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新知的能力通过讨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想法的平台,并在各抒己见的氛围中解决问题三 、学法分析,学情,三、学法分析,学习方法,由简到繁,由表及里认识学习规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准备,馒头块、试管刷、三支试管、碘液、标签纸、小烧杯、中烧杯、消毒棉絮、量杯、微型折纸、三块馒头、小刀,四、教学过程分析,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解说,导入新课,设想,四、教学过程分析,新课讲授,层层推进,四、教学过程分析,作出假设,设计实验,(1)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四、教学过程分析,(2)分组初步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假设,先是学生4人一小组组内讨论,根据课本27页提示,初步设计实验方案。
主要围绕 怎样模拟口腔,用到哪些材料? 如何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 如何验证淀粉的存在? 预期的结果怎样?,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四、教学过程分析,(3)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 各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组的实验方案及设计的根据,同学聆听、质疑、纠正、完善,组间共同讨论设计的可行性主要围绕多大的馒头块做实验最适宜?怎样才能既方便又快捷的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怎样才能既简便又很好的保持酶的活性(酶在37摄氏度左右活性最强)?多长时间滴加碘液最适宜?最后教师指导、总结,共同形成可行方案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四、教学过程分析,探究实验方法与步骤:,第一步: 取干馒头条,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如黄豆大小,A块B块用刀细细切碎,C块不处理四、教学过程分析,第二步:取唾液,探究实验方法与步骤:,四、教学过程分析,第三步:取三只试管,编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号: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号:馒头碎屑+2ml清水+搅拌号: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探究实验方法与步骤:,四、教学过程分析,第四步:水浴3支试管,5-10分钟放开,冷却片刻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探究实验方法与步骤:,四、教学过程分析,按照预定方案,组内分工合作(1人操作,1人取唾液,1人记录,1人观察)做好观察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如表1,4、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四、教学过程分析,找代表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现象的原因:如试管内分别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得出什么结论?,5、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分析,6、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为了让牙齿、舌和唾液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细嚼慢咽)(2)为什么吃凉食不利于消化?(酶在37摄氏度左右活性最强),返 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学生自主总结,教师补充,板书设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实验设计4、实施实验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五、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1、本节课主要用实验探究法、点拨引导法、归纳总结法教学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实践,让学生在自由讨论,分享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2、对实验进行了思考,创新如:对馒头块的大小和用量做了思考;为了充分发挥酶的活性,我们有水浴加热.为了保证学生的搅拌过程操作安全,我们改玻璃棒为竹筷子等等3、不足: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不规范,桌面材料摆放稍有杂乱,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从侧面指明了教师今后应该注意的方向。
四、教学过程分析,课后拓展,延伸知识,新课程学习与测评,返 回,谢谢观赏!,欢迎批评和指正!,容县水口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