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qt****68
  • 文档编号:42849411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 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早期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1、 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2、 开始行业:棉纺织业棉纺织业 开始国家:英国英国3、、 特征: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 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的手工工场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市场条件(2)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前提条件(3)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资本条件资本条件5、代表人物及发明(1)1782 年,瓦特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恩格斯称: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 蒸汽机是瓦特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产实践而改良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与手工工场的发展,工厂的兴起、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社会需求等紧密联系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逐步在纺织、冶铁、采煤等领域推广开来。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人力、纱细而易断,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3)克隆普顿发明骡机(水力、纱细而结实)(4)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行业从马车时代――铁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6、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2)充分显示了民主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所具有的先进性(3)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4)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5)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6)开始城市化的过程7、19 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等二、 科学的世纪――19 世纪1、 表现:(1)鼓励科学研究――拿破仑(2)大学已成为科学研究重地(德国政府将柏林科学院并入柏林大学)(3)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一些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5)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实践(19 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

      2、 《《物种起源物种起源》》――达尔文 生物进化学说““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1、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起2、发展迅速的主要国家:德国、美国德国、美国3、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时间姓名国家发明意义1831 年法拉第英国磁铁产生电的实验1866 年西门子德国发电机1870 年格拉姆比利时电动机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在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开来1879 年爱迪生美国电灯1882 年电力铁路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1882 年爱迪生美国小型发电厂远距离的输电网络建立起来卡尔·本茨德国汽车莱特兄弟美国飞机贝尔美国5、电能与蒸汽能比较有哪些优点?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什么影响?电能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发电机、、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6、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有什么关系?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从而启发新的技术发明科学理论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发明又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7、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瓦特) 、蒸汽机车(史蒂芬孙)电动机(格拉姆) 、电灯(爱迪生) 、汽车、飞机(莱持兄弟) 、(贝尔)工业发展迅速的国家英国美国 德国主要工业门类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走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三、 人在工厂1、1771 年英国出现第一家纺纱工厂2、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比较工厂手工工场生产规模大小生产技术采用大机器生产,劳动效率提高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方法逐步创造了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方式(亨利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方式(亨利··福特)福特) (美国)(美国) 有简单的分工合作管理制度有严格的劳动纪律,脱离农业,生活在城市的工人区比较自由,受农时影响大第二课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20 世纪初)世纪初)一、地球变小了1、世界联系加强的必要条件:铁路、远洋巨轮、、电报等新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2、表现:领域表现经济基本形成了统一市场,各国商品在巨大的市场中流动交通海、陆、空国际交通线的剧增与繁忙,交通本世纪城市的发展人口人口流动加速,移民、旅游、商务、考察、探险等文化先进思想、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在世界广泛传播体育世界性的活动,奥运会(1896 年 雅典 顾拜旦) 、世界杯娱乐流行音乐、影视大片、各种电影节服饰流行服饰和品牌的全球化等 国际时装表演等饮食各国代表性美食趋于日常化、平民化等美食节等3、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使远洋航运更为便捷畅通,使人类的地域联系不仅局限于本土,而且扩展到全世界,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1、19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控制和奴役着巨轮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帝国主义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2、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工业文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进步,但野蛮的殖民掠夺又破坏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面临严峻的挑战三、挑战与回应1、原因: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2、代表国家(1)海地:18 世纪末 法国 黑奴起义 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坚持武装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到底,最后摆脱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2)日本:19 世纪末 美国 明治维新 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3、明治维新:(1)内容: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工业企业;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2)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3)启示:主动学习先进;科教兴国;思想解放等主动学习先进;科教兴国;思想解放等第三课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 屈辱的岁月1、 鸦片战争2、 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以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3、 时间:1840 年至 1842 年 8 月 发动国家:英国4、 战争前的形势:(1)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工业时代(2)清朝政府仍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闭关自守3)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4)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5)西方国家为改变中国“出超”地位,向中国输入鸦片,中国人民禁烟运动兴起5、 鸦片输入的危害:(1)大大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2)军队战斗力大大降低(3)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财政负担沉重(4)精神委靡5、林则徐虎门硝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线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时间:1839 年(2)人物:林则徐(3)地点:广州虎门海滩(4)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6、战争结果:战败投降,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7、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 年 8 月 地点:南京(2)内容及危害:把香港岛割给英国――领土主权破坏赔款 2100 万银元――使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领土主权破坏英国进出口货物就缴纳的关税生产率必须和英国协商――关税主权破坏(3)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会审公廨)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可以在通商口岸造屋、永久居住的权利――司法主权破坏5、 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史的开端。

      6 6、、 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华民族的矛盾10、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 年――1895 年(2)发动者:日本(3)结果:战败投降,签订《马关条约》11、 《马关条约》(1)时间:1895 年(2)签订者:中:李鸿章 日:伊藤博文(3)内容: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国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向华输出资本的开始,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无从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向华输出资本的开始,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无从发展4)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12、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美国“门户开放”政策1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 年――1901 年 (2)发动国: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3)结果:战败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4、 《辛丑条约》(1)时间:1901 年(2)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吤,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3)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二、悲壮的抗争1、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1)鸦片战争:定海:葛云飞 王锡朋 郑国鸿率领守军与敌血战数昼夜,最后壮烈牺牲吴淞:陈化成年近七旬,激励将士坚守炮台,打死打伤大批英军,击伤英舰多艘身负七处重伤,喷血而亡虎门:关天培奋勇抵抗(2)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奋勇作战,邓世昌与舰上官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