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病理学考试重点归纳.pdf
3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免疫组化在病理中的应用,常见指标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识别系统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或细胞中的靶抗原特异性抗体具有识别并结合靶抗原的功能,这是本技术的理论依据所在;2)显色系统显色系统由酶、底物加上显色剂组成,最终可在标记位点形成有色分子的终末产物;3)联结系统按免疫学要求采用联结或桥联抗体(一般为第二抗体)将识别系统与显色系统联结成为统一体其在病理中的应用主要为:(1)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2)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参考意义(3)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4)微小病灶的发现,如微小癌,微小病灶(5)指导肿瘤的治疗 (6)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免疫组化的指标:肺和胃肠道的特异性指标(免疫组化)答:肺 TTF-1、Surfactant apoA、细胞角蛋白最具诊断价值的细胞角蛋白包括以下几种,腺上皮(CK7、CK8/18、CK20) ,鳞状上皮(CK5/6 、CK14) 胃肠道 CDX-2 、Villin 1)CDX-2 是肠道特异的核转录因子,调节肠道上皮的增殖与分化;是结直肠腺癌的敏感标记物结直肠腺癌的 CDX-2 表达率较正常上皮低,鉴别转移性结直肠癌与原发性肺癌的作用很大; 2)Villin主要在胃肠道上皮表达,位于微绒毛,是结肠、直肠腺癌敏感的标记物。
2.乳 Ca常用预后指标、乳腺导管上皮内病变1)ER: 雌激素受体, 是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阳性患者预后较好,而且对内分泌治疗有效2)PR :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也有效3)Bcl-2 :是一种凋亡抑制因子,它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肿瘤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指标4)PS2 基因 PS2基因的存在与 ER 、PB 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 PS2 对判断预后及指导内分泌治疗均有价值,阳性者预后好,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且内分泌治疗有效5)c-erbB-2 癌基因 c-erbB-2扩增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与肿瘤级别较高有关 四联 检测,包括 ER 、PR 、PS2 以及c-erbB-2 6)p53抑癌基因 p53 基因水平越高,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导管内上皮瘤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 【临床表现】 85以上的病例是在体检时影像学发现的可能的临床表现:可触及的乳房异常肿块;乳头病理性溢液;与派杰氏病相关的乳头病变分级方法 主要以细胞核特征为基础,结合坏死及细胞极性低级别 DCIS : 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呈拱桥、微乳头、筛状及实体型等组织构型排列中间级别 DCIS: 在低级别的基础上有坏死,钙化高级别 DCIS : 高度异型细胞组成,坏死多见DIN (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 -1C 组织病理学由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呈拱状、微乳状、筛状或实体状排列;细胞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
DIN -2 组织病理学通常由类似 DIN-1C的细胞构成,呈实体状、筛状或微乳头状排列,但有些导管含有腔内坏死DIN -3 组织病理学管腔内有特征性的伴有大量坏死碎屑的粉刺样坏死,其周围绕以大且多形性的肿瘤细胞,但腔内坏死也不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仅存在单层高度间变的细胞平坦地衬覆管壁常有无定形的微小钙化灶存在3.软组织肿瘤分类(四类) ,并分别举例子 良性 :大多数不复发,即使复发为非破坏性,局部完整切除几乎都能治愈,极罕见情况下(1/5 万) ,形态学良性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但形态学检查完全不能预测结节性筋膜炎中间性(局部侵袭性) :常局部复发,伴浸润和局部破坏性生长,但无转移潜结节性筋膜炎能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中间性(偶有转移性) :除局部侵袭性生长外,偶能引起远处转移,转移率 2%,无可靠的组织形态预测转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恶性 :除局部破坏性生长和复发外,还能发生远处转移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三类转移率大多20%-100%,低度恶性肉瘤转移率仅 2%-10%,但局部复发时,恶性程度增高成人纤维肉瘤4.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临床特点 :1 少见,占良性肿瘤的22.2%2 女性多见,占83%。
3右肺下叶, 95%为单发结节,位于外周部4 症状轻微,偶有咳嗽、胸痛、咯血5 部位:多位于外周部, 少数在肺膜下、 段支气管周围大体形态 :境界清楚,有或无包膜;部位:多位于肺外周部,少数在肺膜下段支气管周围,从支气管外突入腔内,呈息肉状;直径0.3CM8.0CM, 大多 3.0CM;可发生囊性变、钙化组织形态 :2 种主要细胞:缺一不可( 1)立方状上皮细胞(衬于乳头状结构表面 )(2) 圆形细胞(在肺泡间质中 )4 种组织构型(至少有 3 种)(1)乳头状结构( 2)实性细胞区( 3)肺泡内出血( 海绵状血管瘤样)(4)硬化性变化免疫组化 :可决定诊断: EMA 、TTF-1 2 种细 胞 (+) ,乳头表面上皮 AE1/AE3 (+) ,圆形细胞vimentin 可(+) 5、淋巴瘤B 细胞, T 细胞表面常用标记淋巴瘤分为NHL,HL以及其大致分类淋巴瘤分类重要标记物:前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dT;小 B 细胞淋巴瘤: CD5, CD23 ;套区细胞淋巴瘤:Cyclin D1 ;滤泡性淋巴瘤:CD10 (或 Bcl-6 ) ;Burkitts 淋巴瘤: Ki67(100% 阳性) ;血管免疫母细胞 T 细胞淋巴瘤: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滤泡外网架);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CD30, ALK;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 CD56 淋巴瘤的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霍奇金淋巴瘤(HL 、HD )HD分类: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3淋巴细胞为主型(LP ) ;4 结节硬化型( NS ) ;5 混合细胞型( MC ;6淋巴细胞消减型(LD )HD三大进展: R-S 细胞与 EB-V关系密切、 R-S 细胞来源初步认定 -B细胞、新的改进分类推出。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及分期:1、低度恶性:小淋巴细胞型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 滤泡性小裂与大细胞混合型2、中度恶性: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弥漫性小裂细胞型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弥漫性大细胞型3、高度恶性: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原淋巴细胞型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 4、杂类(低度至高度恶性):蕈样霉菌病组织细胞型骨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6.宫颈癌分类,早期癌的概念病理类型常见鳞癌级为高分化鳞癌,级为中分化鳞癌 (非角化性大细胞型) ,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 种黏液腺癌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宫颈浸润癌: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7.葡萄胎,绒癌的概念及鉴别葡萄胎 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高度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 水泡间相连成串, 形如葡萄, 亦称水泡状胎块 (HM ) 葡萄胎分为两类: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部分性葡萄胎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局部滋养细胞增生,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但胎儿多死亡,有时可见较孕龄小的活胎或畸胎,极少有足月婴诞生。
表现为1. 停经后阴道流血2. 腹痛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其特点是滋养细胞失去了原来绒毛或葡萄胎结构,而散在地侵入子宫肌层,造成局部破坏, 并由此而转移至其他脏器或组织妊娠绒癌 50% 继发于葡萄胎,发生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各占25% , 少数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癌的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绒癌的组织学检查可见大片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以及出血坏死,但没有绒毛结构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都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变化而来的肿瘤,故统称为滋养细胞肿瘤三者既有别又密切相关,是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葡萄胎属良性疾病,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则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的鉴别;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先行妊娠葡萄胎各种妊娠潜伏期无多在 6 个月以内常超过 12 月绒毛有有无滋养细胞增生轻重轻重,成团重,成团浸润深度蜕膜层基层肌层组织坏死无有有转移无有有脑肝转移无少较易HCG + + + 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鉴别葡萄胎绒毛膜癌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 40岁多见病变性质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与妊娠关系异常妊娠葡萄胎、流产、正常妊娠后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异型性很小异常增生,异常性显著绒毛结构水泡状绒毛不侵入肌层无绒毛结构绒毛间质有绒毛,间质高度水肿无绒毛、无间质间质血管间质血管消失或少量无血管出血坏死少见极常见转移灶无肺、脑、阴道壁临床表现子宫增大,无胎心、胎动子宫增大、 阴道持续性不规则流血治疗手术化疗为主预后绝大所数能治愈,有可能转为侵蚀性葡萄胎,还有可能转为绒癌差8.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肝癌、慢性胃炎的概念。
Barret 食管的概念,食管癌各种常见癌前病变早期食管癌: 指侵犯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者早期胃癌: 局限在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癌,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肝癌: 指单个癌结节 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慢性胃炎: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分成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Barrett食管: 为了应对长期胃内容物反流,食管正常的鳞状上皮被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取代(为粘膜柱状上皮化生) 肉眼表现:红色天鹅绒样粘膜出现在胃食管交界处:不规则的环形带、线性条纹、孤立的岛状 结局: 溃疡、狭窄、癌变食管癌: 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的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胃癌的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伴异型增生、胃粘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食管癌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溃疡、食管粘膜白斑、食管瘢狭窄9.胃肠间质瘤良恶性诊断标准: 肯定恶性标准: 1.转移 2.浸润到临近器官3.肠道间质瘤侵犯肌层; 潜在恶性标准: 1. 肿瘤长径:在胃部 5.5cm,在肠道4cm 2. 核分裂像: 在胃部 5/50HPE,在肠道1/50HPE 3. 肿瘤坏死 4. 核异型性明显5. 瘤细胞丰富, 生长活跃 6. 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样排列。
良性间质瘤:无任何恶性及潜在恶性指标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仅具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恶性间质瘤:具有一项肯定的恶性指标或具备二项潜在恶性指标分类:GIST 组织细胞学形态变化较大,从梭形细胞到明显的上皮样细胞,不同的细胞形态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因此,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免疫组化:GIST 最具有特征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是c-kit(CD117) ,大部分 GIST 还可表达 CD34;正常胃肠道肌层内Cajal 细胞和肥大细胞 CD117 阳性,而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不表达 CD117;NSE,S-100,SMA 可局灶阳性,有多向分化10.肺腺癌的分类腺癌诊断依据是癌组织有腺样分化的特征腺癌可以向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肺泡所具有的所有细胞类型分化,表现为癌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腺管状、腺泡状、或有柱状细胞内衬的乳头状结构,或有黏液分泌分型:混合性亚型(最多见)、腺泡性腺癌、 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非粘液性、粘液性混合性非粘液性及粘液性或未定性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Variants 胎儿型腺癌 、粘液性(胶样)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印戒细胞腺癌、透明细胞腺癌腺癌组织学生长模式周围型肿瘤、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瘤、弥漫性肺炎样生长、弥漫性双侧肺部病变、假间皮瘤样癌、在纤维化的背景中,可以存在局限性疤痕,或是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11.颈部包块可能考虑的疾病有哪些?答:1、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结节2、鳃裂囊肿3、急、慢性颈淋巴结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