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4600754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3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分析[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法要点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作于1878年,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协奏曲充分 发挥独奏小提琴演奏技巧,营造出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有个性、 更独特的魅力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D大 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合称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每四年一届的柴可 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小提琴组比赛,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 每位选手的必选曲目虽然柴可夫斯基一生中只创作了唯一的一首小 提琴协奏曲,但这部作品已是俄国所有作曲家写的小提琴曲中最受欢 迎的作品,脍炙人口,旋律优美,被全世界的音乐人奉为经典一、创作背景这首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是1878年3月,柴科夫斯基客居瑞士 一座小城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第二年,在纽约首次演 出作者原先把这部作品题献给当时在彼得堡音乐学院担任小提琴演 奏课教授的德国小提琴家奥尔,本来希望由他在俄国首次演出;但是, 由于奥尔虽然高度评价这部作品的许多优点,同时又认为其中有一些 地方不便于小提琴演奏,也有悖于弦乐器作品的形式,这部作品就此 给搁置了两三年。

      到1881年底,维也纳小提琴家布罗茨基克服了这 部作品的一些技术难度,先在维也纳、随后又在伦敦和俄罗斯各地成 功地进行演出,为此,柴可夫斯基便更改这部作品的题献,把它献给 热情的介绍这部作品的布罗茨基此外,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受到 西班牙裔法国作曲家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 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 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 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作品集中反映了柴科夫斯基本人敏感、忧郁 的性格,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作曲才能和深刻的音乐性、思想性、旋 律性二、演奏要点(一) 引子乐曲一开始,首先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最开始的动人旋律,然后延 伸到弦乐以及全乐队奏出一段引子,拉开全曲的序幕,展现了浓郁的 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乐曲从一开始的安静,逐渐丰富织体,声部慢 慢增多,直到独奏进入之前,达到乐曲第一个小高峰,然后慢慢渐弱, 恢复一开始的宁静,从而引入独奏从G弦力度p开始的最后一个宣 叙调长乐句(见谱例1)在演奏引子的时候,需要注意句子的走向, 从低到高再慢慢下来,这里面力度记号的使用要非常严格,同时还不 能把句子演奏的很碎,反而应该更注重大句子、大线条。

      二) 主题引子结束后,独奏第一次奏出全曲的主题旋律,此时作曲家标明 的速度是Moderate assai (有节制的中板),是与一开始的引子的速 度Allegro moderate(适中的快板)有所区别的,这是很多演奏者都 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演奏者往往是用统一的速度往下演奏此 处正确的速度变化是引子 Allegro moderate (见谱例1)比主题 Moderate assai要略快些(见谱例2)主题第二次出现的时候(第41小节开始),从一开始的单音中低 音区域演变成以和弦和E弦为主的主题旋律,演奏者需要赋予比第一 次主题出现时更饱满的情绪,运用更多的弓子,力度也要比前一次上 一个台阶此时和弦的演奏要尽量突出旋律声部,不要过分使用右手 的压力来演奏和弦,而且尽量不要把和弦分成两次演奏见谱例3)(三) 副题副题抒情,有内涵,但又略带伤感,作曲家特地标明 m01toespressivo (十分有表情的)这个表情术语,可见作曲家对整个副题要 求的情绪更胜主题此处虽然要以p的力度来演奏,但是却不能演奏 出发虚的声音,反倒是应该通过右手恰到好处的控制、左手温暖而不 过分的揉弦来表现副题的丰富的情感,特别是第71、72小节连续的 一小节内渐强渐弱,应演奏的特别到位,宛如一个人在无奈的叹气,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呈现出作者所要的意境,本文认为这两个小 节使用全部A弦演奏为佳,而且需要在71、72小节的最高音B做强 调,给予更多的揉弦和空间感(见谱例4)。

      乐曲在副题过后进入与伴奏互相呼应、穿插的片段,此处是乐曲 其中一处较难演奏清楚的片段(见谱例5),每小节均为音阶上行,乍 眼看去好像每小节都差不多,其实不然,首先节奏不是完全一样,其 次是每组上行音阶里面的音符都有个别不同由于此处速度极快,演 奏时不能有丝毫的犹豫,练习时需要非常的仔细,把每组音阶单独拿 出来练习,从慢练开始,弄清楚不一样的音符,以及换把的时机(此 处可配合使用卡尔■弗莱什、加拉米安的音阶教材,还可以参考梅纽因 论小提琴辅助练习六课里的音阶练习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第 100小节最后一拍通常会放慢许多,甚至有指挥在此处会打分拍示意四)华彩对于这部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不得不说那精彩绝伦的华彩, 首先是在乐曲的位置有别于大多数协奏曲把华彩乐段放在第一乐章 最后部分,而是放在再现部之前,这点和另外一部四大协奏曲——门 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技术 要求来说,华彩乐段一般是整部作品要求最高、最集中的,在这部作 品里也不例外,连续的和弦、跨度巨大的换把、连续的快速分解和弦 句子、连续的六度双音半音阶上下行等艰难异常的片段都汇集在这几 分钟的华彩乐段中,全曲演奏的出彩与否,很多程度上就决定在华彩 乐段的表现。

      如何才算华彩演奏的好呢?笔者见过演奏此曲演奏者的不计其 数,认为出彩的音乐家通常有以下几点:第一,技术零负担,通过大 量的练习,以及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做到技术随心所欲,为音乐服务, 不会被技术障碍所拖累;第二,合理的分句,华彩乐段由于没有伴奏, 独奏小提琴的分句尤为重要,既不能句子太长,也不能使句子太琐碎; 第三,速度的运用,华彩乐段不需要严格按照平常的速度进行,但也 由于这特殊性,速度的运用显得特别重要,也是华彩能否出彩的关键 原因另外,此华彩乐段中,难点很多很密集,笔者认为每一处难点都 需要从慢练开始,这样能很有效的解决问题:第一,慢练可使所有复 杂无比的音型、节奏放大,让演奏者看清每一处细节,提高谱面的准 确性;第二,慢练可使技术问题化繁为简,使得演奏者不在畏惧技术 障碍;第三,慢练可使演奏者弄清楚句子的走向、句子的划分,华彩 部分速度的使用等除此之外,平常的基础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音阶、琶音、分解和弦等技术可通过使用卡尔■弗莱什、加拉米安的音 阶教材,增强手指独立性、灵活性可通过使用塞夫切克的小提琴左手 技术练习、舒拉迪克的小提琴技术练习等书籍五) 再现尽管此曲是典型奏鸣曲式结构的协奏曲第一乐章(除了华彩乐段 的位置不一致),但和其他同类型协奏曲还是有一定的不一样,尤其 表现在再现部。

      此曲的再现部完整地把呈示部各个部分重新演奏一遍, 只是调性发生了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调性的转换,再现部有些 片段的把位变的比呈示部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演奏困难,需要演奏 者多慢练,熟悉超高把位的位置,包括音准、换把的时机等(见谱例 7——呈示部时此片段从第七把位开始,再现部从第十把位开始)六) 尾声此曲的尾声相当有气势,与西班牙裔法国作曲家拉罗的《西班牙 交响曲》第一乐章有些类似(柴可夫斯基创作这部协奏曲是受拉罗的 西班牙交响曲的影响),有别于其他同时代的协奏曲尾声开始时, 速度上和前面截然不同,Allegro giusto(适当的快板)并使用短促的 跳弓,搭配上戏剧性的力度变化,以及各种大跨度换把,连续八度分 解和弦,各种技术的运用,都为了将整个第一乐章推向最后一段,再 次通过速度piu mosso (更快一些),力度ff (很强),独奏和乐队一 起演奏最后三小节,辉煌灿烂的结束结语柴可夫斯基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集中体现俄罗斯 十九世纪民族民间音乐的形象作曲家以其高超的创作技巧,全面展 示其独特、鲜明的个性,而动人的旋律和歌唱性,使其无愧于“旋律之 王”的美誉笔者以自己的演奏经验对这部作品的演奏要点进行了以 上分析,由于自身能力所限,难免有谬误、不足和纸漏,恳请专家帮 助指正。

      作为四大协奏曲之一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是全世界小提琴演奏者的瑰宝,经久不衰的经典曲目,值得我们不断 去探讨、学习,充分领略这部俄罗斯大作的独特魅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