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会计第五版 樊行健 课件及参考答案3z.ppt
44页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第三章 复式记账,学习目标,第一节 复式记账的原理,学习目标,本章重点阐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深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记账特点,即记账符号、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试算平衡,理解什么是会计分录及会计分录的形式,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会计第三章学习目标,二、复式记账法,第一节 复式记账的原理,一、记账方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一节,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一节,一、记账方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一节,一、记账方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一节,一、记账方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一节,二、复式记账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一节,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具体的方法:,二、账户结构,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记账符号,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五、试算平衡,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一、记账符号,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一、记账符号,“借”和“贷”记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至于“借”在什么情况下表示为增加,什么情况下表示为减少,以及“贷”在什么情况下表示为增加,什么情况下表示为减少,完全取决于账户性质的不同。
但是,在同一会计账户中“借”和“贷”按照相反的方向表示增加或减少,即在同一会计账户中,当“借”表示为增加时,“贷”必然表示为减少,反之亦然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账户主要是按照会计科目进行设置,即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如 “其他往来”账户,这些账户需根据它们的期末余额来确定所属类别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资产类账户若有期末期初)余额,其期末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期末期初)资产的实有数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在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它的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若有期末余额,其期末(期初)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末实有数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三)收入类账户和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由于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类的结构保持一致,因而,收入类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或转销额。
企业的各种收入是形成利润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期末时收入的增加额减去收入的减少额后的差额,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计入有关收入账户的借方,所以,各种收入账户没有余额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三)收入类账户和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由于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致,因而,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其增加额,贷方登记其减少额或转销额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支出形成利润减少的因素,因此期末时应将影响利润的有关费用和支出的增加额减去其减少额后的差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同时登记在有关费用和支出账户的贷方所以,除反映成本的账户外,费用支出类账户一般没有余额成本类账户若有余额,表示期末资产的余额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三)收入类账户和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二、账户结构,(三)收入类账户和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根据以上对各类账户结构的说明,可以将账户借方和贷方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加以归纳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由于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运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的各项经济业务时,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则,下面举例进行分析,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方便理解,暂不考虑增值税。
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1.5日,以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2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单位的原材料这一资产项目增加了20000元,另一方面使单位的银行存款这一资产项目减少了200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到“原材料”和“银行存款”这两个账户,资产的增加,应记在“原材料”账产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2.10日,向银行借人短期借款100000元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单位的银行借款这一负债项目增加了100000元,另一方面使单位的应付账款这一负债项目减少了1000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到“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账户,负债的增加,应记在“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减少,应记在“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3.15日,从外单位赊购一批原材料,金额为5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单位的原材料这一资产项目增加了50000元,另一方面,使单位的应付账款这一负债项目也相应的增加了500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这两个账户,资产的增加,应记在“原材料”账户的借方,负债的增加,应记在“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4.20日,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短期借款8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单位的银行存款这一负债项目减少了80000元,另一方面使单位银行短期借款这一负债项目减少了800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到“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这两个账户,资产的减少,应记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减少,应记在”短期借款”账户的借方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三、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实际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一项经济业务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一)账户的对应关系,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要素:,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编制程序和方法:,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1.5日以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20000元。
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2.10日,向银行借入短期100000元偿还前欠外单位的货款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3.15日,从外单位赊购原材料一批,金额50000元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4.20日,以银行存款归还银行短期借款80000元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金额为28 000元,对方支付20 000元已存入银行,余下的8000元以后支付(暂不考虑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20 000 应收账款 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 000,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五、试算平衡,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五、试算平衡,(一)余额试算平衡,根据会计账户性质,成本类和损益类会计账户一般不存在期末余额,而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多数都存在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因此,按照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推导,全部账户的期末余额平衡关系可以按以下公式加以检验:,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五、试算平衡,(二)发生额试算平衡,由于采用借贷记账法必须遵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无论是哪个经济业务发生,都必须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登记一笔金额,同时必须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登记相等的金额,这样登记的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会和全部账户贷方的发生额合计数相等。
对于全部账户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平衡关系可以按以下公式加以检验:,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五、试算平衡,(三)编制试算平衡表,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又称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它是用来验算全部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初、期末余额是否平衡的一种试算表该表设四大栏,即账户的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除账户名称栏外,其他三栏又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金额栏它根据各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初、期末余额编制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五、试算平衡,(三)编制试算平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