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35页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610101二、 所属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三、 入学要求普通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四、 基本修业年限五年五、 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电子信息大类(61)电子信息类(6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电子工程技术人员(2-02-09):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6-25-04):半导体芯片制造工(6-25-02);电子设备装配调试;电子设备检验;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电子信息系统集成;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半导体芯片封装与测试;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信息类的中小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公司或企业等专业岗位,包括电子设备装配调试、电子设备检验、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电子信息系统集成、电子产品设计开发、集成电路的制造、封测、版图设计、项目实施技术、服务、管理岗位等,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工程师,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测试、、技术支持与服务工程师、半导体芯片封装与测试工程师、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
毕业生就业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的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如表2所示表2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群)6劳动教育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对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对于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有科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各种劳动体验,提升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使学生学会安全劳动,保证劳动质量;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锤炼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和艰苦创业的意志1. 劳动理论课,包括观念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2. 劳动实践课,包括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等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参加劳动活动163、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如下:表5《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安排第6学期,基准学时11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校内实训50学时职业能力基本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调试与设计;基本工具仪器使用;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振荡器的分析;稳压电源的分析与设计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基本元器件的特性和相关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参数;掌握稳压原理、反馈电路、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
学习内容1.二极管的结构和特性;2.三极管的结构和放大原理;3.基本放大电路分析;4.反馈放大电路分析;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分析;6.振荡及波形产生电路;7.功率放大电路及稳压电源分析与设计思政元素结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严谨的课程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坚韧、求真的性格:项目式一体化课程组织形式不仅提高学生在沟通表达、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进一步树立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启发学生去探究新知识获取新技能学习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实验和项目制作,学会元器件识别、选择、检测、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学习材料模拟电子线路教材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单管放大电路调试板学生需要半导体电子知识的知识和电路基础知识技能电路搭接和调试能力教师需要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知识和电子产品设计安装调试技能表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安排第7学期,基准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校内实训40学时职业能力基本数字集成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基本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基本工具仪器使用;脉冲数字电路的分析学习目标1. 掌握逻辑代数的公式、定律、法则及逻辑函数化简,了解常见BCD码规则;2. 掌握触发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各种数字基本单元电路的特点、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3. 掌握振荡器、单稳态电路、施密特电路等脉冲单元电路的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了解半导体存储器、ADC、DAC功能;4. 掌握各种基本单元电路的简单设计、元件的选型及应用。
学习内容逻辑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单元电路;A/D、D/A:半导体存储器思政元素结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严谨的课程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坚韧、求真的性格;项目式一体化课程组织形式不仅提高学生在沟通表达、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进一步树立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启发学生去探究新知识获取新技能学习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实验和项目制作,学会元器件识别、选择、检测、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学习材料数字电路教材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脉冲数字电路实验箱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元器件知识;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数字电子技术知识数字电子产品设计安装调试技能表7《微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微技术应用安排在第8学期,基准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校内实训40学时职业能力根据用户的技术开发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术方案的制定、论证,并组织实施,包括资料的搜索、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用、电路、编程、调试等,交给用户一个符合技术要求的样机,并编写技术说明文档,从而完成开发任务要求熟练掌握开发软件,如PROTEUS仿真软件,KEILUV2. WAVE 6000编译软件,以及仿真、烧写工具,测试仪器仪表。
学习目标1. 掌握仿真软件、编译软件和仿真器使用;2. 掌握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元件的选型;3. 掌握微的编程指令、定时/计数器应用、中断系统应用、A/D和/DA转换、技术、串行通信应用等;4. 掌握电路设计、调试、程序设计方法,提高微技术应用能力;5. 掌握电子产品开发方法和流程,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生产性要求;6. 培养起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习内容♦单片机内部结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通信技术思政元素结合微技术应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团结协作的相处方式和爱国敬业的理想情怀;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税不苟的工匠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学习方法♦讨论♦任务教学♦实验♦模拟工作过程♦现场教学♦演示♦练习♦答辩♦总结学习材料♦技术资料♦文档页♦幻灯片♦资料♦工程图例♦开发、仿真软件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元器件知识♦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资格♦元器件知识♦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单片机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表8《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 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安排在第7学期,基准学时48学时,采用项目教学。
职业能力根据用户的需求,电路图纸转化为印制板图,初步具备产品仿制能力,能设计出符号生产要求的PCB培养学生成为一线生产技术工人、电路绘图与PCB制板技术人员、EDA工程师的助手及小型电子企业技术应用与设计人员学习目标1. 了解PCB的种类、材料及划分,PCB的制作过程、方法及生产工艺;2. 了解国标中有关元器件符号的部分内容;3. 能熟练使用PCB设计软件;4. 能掌握常用类型PCB的布局、布线基本原则;5. 能规范地绘制电路原理图;6. 能完成常用类型PCB设计,掌握一定的PCB设计技巧;7. 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查找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8. 培养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9. 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内容♦设计软件使用♦设计工艺与规范・PCB 布局布线的规则、方法与技巧思政元素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提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学习方法♦讨论♦任务教学♦引导文教学♦模拟工作过程♦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练习♦答辩♦总结学习材料♦技术资料♦文档页♦电子教案♦资料♦工程图例♦设计软件学生需要的知识和♦元器件知识♦电子电路应用和分析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技能教师需要♦元器件知识♦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PCB的知识和设计软件使用能力♦工程实践经验技能表9《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安排在第9学期,基准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校内(企业)实训44学时。
职业能力根据企业已开发产品的设计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工艺文件的制定、论证,并组织实施,包括从资料收集、制定生产工艺方案、编制从元器件预处理;元器件插件、贴片;元器件;补焊;调试;总装;老化、测试;包装等生产工位的工艺文件学习目标1.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文件;2. 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编制标准;3. 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编制方法;4. 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装夹具制备的一般方法;5.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工艺;6. 培养起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习内容♦生产工艺编制方法♦设计工艺♦设计文件♦生产工艺编制标准♦工装夹具制备的一般方法思政元素课程以产品生产工艺为核心,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分组实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内化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学习方法♦讨论♦任务教学♦实验♦模拟工作过程♦现场教学♦演示♦练习♦答辩♦总结学习材料♦技术资料♦文档页♦幻灯片♦资料♦•工程图例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元器件知识♦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资格♦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编制方法♦电子产品设计工艺♦电子产品生产工装夹具制备的一般方法♦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表10《电子产品检验》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电子产品检验安排在第8学期,基准学时64学时,采用项目教学,包括5个情境。
职业能力根据电子产品的生产要求,结合具体产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能力;电路分析和应用能力;正确选择测量方案进行参数的测量: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仪器设备开展测量活动;单元电路和整机电路参数的检测能力;单元电路和整机电路参数的调试能力;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测,分析判断产品的质量,并能提出改进措施学习目标1.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