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7页2013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第一大题为客观题第二至第五大题为主观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请参考人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8铅笔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本、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题本、答题卡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2.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儿( ) 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 3.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4.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
A.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 C.自制力的发展 D.移情的发展 5.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 A.访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6.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 ) 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 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为辅 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 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为辅 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 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 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 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 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 ) A.经费投入 B.师幼互动 C.教师学历 D.高档园舍 9.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 ) A.能认读拼音字母 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 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10.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 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二、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 12.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的了解你园的保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从幼儿一日生活的意义和角度,阐述你对这一结果的看法。
三、论述题(共1道题,每题20分,共20分) 13.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齐齐是幼儿园的一个孩子,胆子很小,上课从来都不主动回答问题,老师点名让他回答,他就脸红,声音很小,也不愿意和同伴交往,老师和同学让他一起来玩,他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1)造成齐齐性格胆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该怎样帮助齐齐? 15.材料:下周一要开展手工活动,张老师要求家长准备废旧材料,周一那天,只有苗苗没有带材料来.张老师就不让他参加活动,苗苗站在一旁看着同伴活动,情绪很低落,一天都很少说话,回家后,苗苗冲着爸爸大发脾气…… (1)你认为张老师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2)你认为张老师应该怎么做?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0分共30分) 16.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说 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 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育指导内容,方法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镜面示范”指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舞蹈、体操等动作时,面对幼儿做示范动作,示范左右方位的动作需要和幼儿学做的动作正好相反,如同照镜子做出的动作一样 2.【答案】C解析:2岁半的儿童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这时,儿童的独立愿望很强烈,却又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虽然还要依赖于家长的照顾,却又常常同家长作对,不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 3.【答案】A解析:告状行为是指幼儿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属于道德感的发展 4.【答案】B解析: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评价,它表达的是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制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 5.【答案】C解析: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访谈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实验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6.【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7.【答案】A解析: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8.【答案】D 9.【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包括:(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10.【答案】C解析:幼小衔接,即幼儿与小学的衔接,是是幼儿同和小学这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互相沟通与连接幼小衔接需要做到贯穿整个学期教育过程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性别差异;(2)年龄差异;(3)个性差异;(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 12.【答案要点】 由图可知,多数幼儿园院长、教师认为要想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的保教知识,应该从上午就入园进行考察这是错误的,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考核认定需要从幼儿园一日整体生活着手,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不可偏废 原因:要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效。
首先,要处理好幼儿的发展与各种环境中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着眼于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上,尽可能把握每一种教育活动的功能,使教育因素时刻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整体效能其次,要处理好身体、认知、情感、品德、审美等各方面要求的关系,不可只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在活动安排上,更不可一方面发展的活动安排过多.而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活动不足以影响幼儿均衡协调的发展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首先,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特点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同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其次,幼儿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①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 ②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③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要点】 (1)胆怯行为形成的原因 ①遗传的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还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②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还有,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③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④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2)帮助孩子克服胆怯的方法如下: 首先,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老师要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要的关怀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老师的帮助就非常重要的而且老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重建自信,主动叫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老师的不断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 其次,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
再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开展值日生活动等 15.【答案要点】 (1)张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幼儿园教师必须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张老师因为苗苗没有带材料,就不让其参加活动,违背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因此,其行为是不恰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