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4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关于下列学习用品数据的估测,其估测值最接近5 cm的是( )A. 物理书的厚度 B. 墨水瓶的高度 C. 钢笔的长度 D. 铅笔的直径2. 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 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B. 用刻度尺测出10枚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C. 怎么测都一样D.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3.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 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出5 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D. 用刻度尺测出0.50cm 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 ,用0.50cm 除以张数n4.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1.7m=1.7m100cm=170cm B. 2h=260s=120sC. 85dm=85100m=0.85m D. 850mm=85010-3m=0.85m5. 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6. 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因为误差而引起长度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是(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 观察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 D.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未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7.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A. 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 中学生行走一步 D. 人打一个哈欠8.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容易产生误差 B.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C. 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人们都无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D. 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使误差减小9. 物理课上老师请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2cm、25.81cm、25.72cm、25.80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A. 25.788cm B. 25.79cm C. 25.81cm D. 25.82cm10. 雷雨天,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则时间的测量应选择的方法是( )A. 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B. 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C. 用选项A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D. 用选项B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11. 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出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25.1 cmB. 25.10 cmC. 1.75 mD. 1.85 m12. 小明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过程规范,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1.12 m、1.124 m和1.1246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刻度尺的量程一定最大 B. 乙刻度尺是把分米尺C. 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最小的 D. 三次测量最准确的是1.1246 m,这个数据没有误差二、填空题13. 如图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填“A”或“B”),被测物体长cm。
14. 如图所示的是显微镜下的新型冠状病毒,一个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910-8m=nm15.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戴的电子表,其显示的时刻是16. 为了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距离,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仔细地将白线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重合,用笔在白线上北京处标个记号A、上海处标个记号B,把线拉直,用量出白线上间的距离即要测的长度17. 小芳对八年级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填“2”或“2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测量单摆周期时,等单摆自由振动几次之后,从摆球经过(填“最低”或“最高”)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这时摆球的速度,可以减小误差三、实验探究题18. 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②查看物理课本的页码,记为n;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D=Ln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1)错误步骤为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误步骤为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A:_________;B:_________。
他做了三次实验,并分别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 mm、0.088 mm和0.087 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__mm实验序号AB一张纸的厚度L0/mm平均值L/mm12319. 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甲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乙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_________cm[注:图乙中所示的是测量图的部分](2)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有弹性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丙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标好标记,而后将棉线用力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名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答:_________另一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页,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