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海洋问题和海洋意识.doc
22页中国的海洋问题和海洋意识[原创] 中国的海洋问题和海洋意识[原创] 南江渔夫 中国不愧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国土,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陆地大国;中国还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100多年前的历史上,还曾有过被割占的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库页岛沿海等)等四大海域共近4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它又可称得上是一个海洋大国 (二)然而,中国作为真正意义的海洋大国,严格地说,长久以来却是处于一种“有海无疆,有海无防,有海无军,有海无权”的不可思议的落后状态 咋听起来,似乎觉得太过无视历史和现实了那麽,还是让我们大家来看看历史和现实的真相吧! 除了渤海(我国的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相关临海的邻国今天这个说这块海面和岛礁是他们的,明天另一个又说那一块属于我的……请问,哪里才是我国得到公认的、合法、安全、稳定和真正的海疆界线?还是除了渤海以外,黄海,东海,南海等领海的有效控制和防卫,只及近岸和近海,稍远一点就鞭长莫及,防不胜防,任由他人随意游弋。
请问,哪里还有真正意义的海防?说到海军,只是到了晚清时期李鸿章办起了“北洋水师”,中国历史上才算有了真正意义的海上军事力量然而,我国的海军建设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力量弱小,技术落后,就连周边几个中小邻国都敢于肆意侵占和瓜分我国的岛礁,并挑战我国的海洋主权,而我们却不能进行有力的抵御和抗争,显得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请问,这麽一拨儿海上力量也堪称为一个诺大中国的海军?我国的海洋资源任人掠夺开采,海洋岛礁任人瓜分,海域任由他人舰艇甚至航母横冲直闯,渔民常常在自己的领海被他国打死、打伤和扣留请问,哪里还有什麽海权可言? 这一切,确实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地位等是极不相称的 (三)那麽,这一切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 核心问题和根本原因就是:①自古以来,国家和民族从上到下和大众化的“海洋意识”淡薄和落后;②政治上专制和腐败;③军事上软弱和无能;④存在着严重的把棘手和困难问题延后和推留给“足够强大又极具智慧的后代”去解决的苟安思想和不负责任态度;⑤还有,就是列强的侵略和相邻临海国家的无理挑战;等。
其中,民族的“海洋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海洋意识”是什麽?就是:海洋是什麽?海洋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开发、利用海洋?等一系列系统的和科学的知识、思想和观念 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对中国的历史、民族文化、地理、地缘、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等内部因素,以及国际和周边等外部因素,进行详细的探索 关于国家的内部因素: 1,历史因素:?盘古初开,炎黄华夏,便在黄土高原一带与黄河流域中游的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兴起和形成中原,是中华大地的中心地带,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远离海洋,甚至也不是水系发达的地区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算起,历代皇朝建都在咸阳 、西安、洛阳、开封等内陆地区,稍微靠近海边一点的就是北京、南京和临安。
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远离海边,“山高海深皇帝远”同时,中国历代的君主和执政者又一直是内陆人氏,没有几个是真正飘洋过海的,缺乏对海洋的认知和兴趣,不甚了解海洋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苦海无边,哪里是岸?在人们眼里,海洋反而成为一道向外拓展的深水障碍④家大业大,视海洋以及岛屿为负担,丢掉几个海岛和几块海洋不算啥的君主思想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强迫沿海居民内迁,背离海洋直到沙俄入侵以前,中国历史上就从未与邻国在海洋和陆地上正式划定过边界线,疆土意识淡薄历史上,列强侵略和强迫中国政府首先割让、放弃或租借而丢失的就是海洋,以及沿海的领地、城市和附属国只是到了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的舰炮从海上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强迫清政府实行“门户开放和五口通商”之后,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了解和理解海洋并创建正规的水师直到目前,在东海和南海的争议问题上,仍然有人主张什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却闭口不讲“主权在我”中国历史上直至现在,并没有实现过真正的“海洋时代” 由于历史的和复杂的原因,结果眼下中国的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的状况,就是国人所能看得见和听得着的那个样子了。
2 ,民族因素:中华民族在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先后由50多个民族逐渐融合而成,一直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族群,发祥和崛起于广阔的黄土地,是一个以农耕为主体的民族从总体意义上说,他不像是一个海洋性民族,而更像是一个大陆性民族,是不善水性,赖陆地而生的“旱鸭子”历史的很长时间以来,中华民族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央之国”他不是一个开放性的民族 汉族的人口最多,占有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遍布全国各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成为主导性族群汉民族发祥于黄土高原和中原大地,长期居住在内陆地区,沿海一带较早的聚居区域只有山东半岛和江浙等地,不是一个典型的和真正的海洋性民族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淡薄,首先和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汉族本身先是“闯关东”,“走西口”,然后是“下南洋”,“卖猪仔”,“过番埠”,“奔欧美”,很晚才逐渐通往世界海洋 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严重影响,一贯奉行中庸,谦让,和为贵,安分守己和知足者常乐等价值观。
它是一个很有内涵而非外向和强悍的族群,历来以防御为主,善于“防守反击”而不习惯于主动进攻和入侵他国修筑万里长城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当年汉武帝只是在匈奴大举进犯和威逼中原时,才被迫亲率大军远征和反击,赶走了单于之后又主动撤回中原,而没有实施占领和统治唐代封建皇朝最强盛,东征西战,南抵南越,安抚西藏等,也只是把他们降服为纳贡的附属国,并没有真正纳入自己的版图,更没有征战和扩占过海洋疆域试想,如若侵略和掠夺成性,如今的中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琉球,西太平洋等,不早就成为中国的囊中之物了;要不是蒙、满等骠悍族群先后入主,中国的疆域与版图恐怕也不会有现在那麽广阔呢 直到近代和现代,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领土,更不要说是海洋国土了 3,文化因素:中国以汉民族为主导,中华民族以汉文化为主导,汉文化又以儒家的封建,专制和农耕文化为主导,封闭保守,尊老奉上,人义礼智信,不崇尚科学,欺弱怕强,等然而,中华民族的总体文化构成是很复杂的,其中缺少了一点探索,冒险和开拓的成分。
一直到辛亥革命成功,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成为历史和文化的主体,封建专制及其文化残余的影响最长久和最深重,直至现在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形成并统治着中国大地列强入侵,国土(首先是海洋和沿海国土的)沦丧,实行大地主,官僚买办和大资产阶级专政,同时充斥着崇洋媚外,卖国求荣和洋奴哲学中华大地,贫穷落后,民不聊生,国家和民众经受历史上最惨重的压迫与苦难 分封诸侯,军阀割据,匪患严重,义军蜂起,“地盘”又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大特点然而,他们各霸一方,却占山、占地不占海洋 汉奸文化中国不乏汉奸,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他们不要江山要美人,卖国求荣,挟洋自重,数典忘祖,往往出卖的首先就是沿海的权益。
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就在于严重的“小农意识”和孔孟之道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海外华侨和华人不少,尤其是东南沿海和西南沿边一带 他们漂洋过海,受到了欧美先进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深知海洋的重要性,并在推翻满清皇朝和建立民族工商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造就了浅薄的和比较开放的华侨和海外文化 郑和“下西洋”,并非海洋意识的推动和为了拓疆,以及寻求海外资源和开发海外市场,而是据说为了找到什麽王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然而,此举确实成为中国出洋过海历史的伟大先例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计划经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封建专制残余影响仍然严重存在,封闭性较强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市场”,面向世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海洋逐渐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线”人们开始习惯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在荡涤着封建传统文化的同时,海洋意识也得到逐步加强。
无论什麽时候,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与封建残余文化作坚决的斗争 4,地理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北部,西部,西北和西南部为山地和高原,东部、东南和东北部面临海洋整体的地形和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江河大多自西往东流,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区多为丘陵和平原,汇入大海历史上,“四海”始终是中国的不争的海洋疆土(当然还有,仅在100多年前被沙俄割据的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以及库页岛沿海) 河流的下游和沿海地区,水患与台风灾害严重,影响农耕民众的居住,生活和发展中国的地形非常复杂,东西南北的交通十分困难中国大陆深入亚洲内陆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