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加工手工编程的内容和步骤.docx
3页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数控加工手工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图1 手工编程步骤示意图 1.图纸工艺分析 在对图纸工艺分析(与普通加工的图纸分析相似)的根底上: 确定加工机床、刀具与夹具; 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线路、工步顺序; 切削用量(f、s、t)等工艺参数 2.计算运动轨迹 根据图纸尺寸及工艺线路的要求: 选定工件坐标系 计算零件轮廓和刀具运动轨迹的坐标值; 将坐标值按NC机床规定编程单位(脉冲当量)换算为相应的编程尺寸 3.编制程序及初步校验 根据制定的加工路线、切削用量、选用的刀具、辅助动作,按照数控系统规定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并开展校核、检查上述两个步骤的错误 4.制备控制介质 将程序单上的内容,经转换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存储在磁盘上),作为数控系统的输入信息,若程序较简单,也可直接通过键盘输入 5.程序的校验和试切 所制备的控制介质,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校验和试切削,证明是正确无误,才能用于正式加工,如有错误,应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开展相应的修改。
常用的程序校验和试切方法如下: 阅读法:对照欲加工零件的要求,对编制的加工程序开展仔细的阅读和分析检查程序正确性的方法这种检查方法较为繁琐,且对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用于初步检查和较简单程序的检查 模拟法:利用数控系统的相关功能,在数控机床上运行程序,通过刀具运动轨迹图形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方法这种检查方法较为直观和简单,现在广泛采用根据采用的方式不同一般有以下具体实现方法: 静态模拟:利用数控系统的“程序校验”功能运行程序,在机床不动的情况下,利用显示屏上显示的零件加工轨迹,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动态模拟:利用数控系统的“空运行”功能运行程序,在不装工件的情况下,机床按实际的加工情况运动,同时显示屏上显示加工轨迹另外,对平面轮廓的零件可用笔代刀具,坐标纸代工件,然后运行程序绘出加工轨迹图对空间曲面轮廓的零件,还可用蜡块、塑料、木料或价格低的材料作为试件开展试切这种方法不仅可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和加工轨迹的合理性,还可大致检查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干预情况 试切法:通过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实际零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方法上述方法通常只能检查运动轨迹的正确性,不能检查加工精度。
试切法则不仅可查出程序的正确性,还可检查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通常只有经过了试切,并且试切零件经检验合格后,加工程序才算编制完毕这种方法也叫首件试切 当在上述检查中发现错误时,应分析错误的性质,或修改程序单,或调整刀具补偿尺寸,直到符合图纸规定的精度要求为止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