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观照之下的汉文学研究范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76673688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道酬勤国际视野与外乡情怀观照之下的汉文学研究内容提要:王晓平教授的亚洲汉文学一书,以国际视野打破民族、学科的壁垒,对中国及周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汉文学进行了通盘考察和系统分析作者的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和创新精神,突显出其整体观照的国际视野、独具匠心的编排体例、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这三大亮点此书在中国比较文学和汉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关键词:王晓平亚洲汉文学国际视野编排体例文献资料作者简介:徐艺玮,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王晓平教授是一位长期从事汉文学研究的学者,他用近二十年时间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汉文学材料进行搜集、整理、比对、考究,写出了颇见学术功力的亚洲汉文学这部专著亚洲汉文学一书以国际的视野打破了民族、学科的壁垒,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汉文学进行通盘考察和系统的分析,这在中国比较文学和汉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王晓平教授在他的亚洲汉文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打通东南亚国别汉文学研究的“亚洲汉文学〞的新思维亚洲历史上,汉文学不仅仅是汉民族用汉字来书写的文学,汉民族以外的民族,如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以及古代的渤海国、琉球国都曾经用汉字来记录自己的历史文化,也用汉字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但汉文学只是在各国文学史中加以研究,而且“东方汉文学〞、“东亚汉文学〞等说法不一。

      当众多有志于汉文学研究的学者展开国际合作研究时,就很有必要把他们一并纳入研究视野,找到一个大家公认的表达方式对日本、韩国、越南乃至古代渤海国、琉球国等地区的汉文学,尚无统一的名称,鉴于笔者对该问题的看法,暂以‘亚洲汉文学相称,意在将其纳入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之中〞这种国际视野与外乡情怀观照之下的研究新思维,不仅把以往汉文学研究的块状分割状态整合在一起,而且以严谨、开放的姿态拓展了汉文学的研究领域从世界文学交流的视角来看,加强亚洲汉文学的研究正当其时,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显得十分重要近二十年来,虽然研究亚洲各国汉文学的文章逐渐增多,但把整个亚洲汉文学放在一个平面内进行综合研究还为数不多虽然作者自谦“亚洲汉文化通史还没有问世之前,本书还可以揭开那些被学术主流来不及顾及的一隅〞但其作用远不止于此,作者实际上已经对各种文体在亚洲各国汉文学区域中的兴衰开展有了提纲挈领的分析,从这一点上来说,亚洲汉文学已经具有了汉文学通史的性质正如著作者所说,“亚洲汉文学概念的提出,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既是为了强调研究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也是为了通过对域外汉文学文化内蕴的探讨,寻求有关汉文学兴衰及其与近代亚洲文学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答案。

      〞在汉文学研究中,有关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汉文学典籍史料非常繁杂,要想搞清楚各国汉文学开展的历史真相,将中国相邻国家的汉文学和中国外乡的汉文学联系起来,并条分缕析地进行梳理和科学分析研究实属不易,因此怎样编排体例就显得尤为重要王晓平教授在亚洲汉文学的体例编排上独具匠心,采用了专论集锦辅以概论的形式,对亚洲汉文学的发端流布兴衰史,既做到了适当的总体把握,又与个案研究兼顾起来书中涉猎的内容较广,共九个专节,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相互冲撞、交融的视点对汉诗、汉词、汉随笔、汉小说、汉辞赋、儒释道思想及理学文论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再加上前面的“修订版自序〞和“代序〞,这样的体例编排既显得信息量庞大,又不失学术深度作者在书中力图搞清楚各国汉文学开展的历史真相,理清中国外乡汉文学对域外汉文学的影响,而亚洲各国也总是根据自己的民族特色,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审美情趣,创造一种有别于中国的独特汉文学因此,在九个专论集锦中,作者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汉文学研究纳入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的学术视野中,从考察亚洲各个国家地区的民族对汉文学的吸纳、模拟和创新、求变人手,梳理出古代文史资料中亚洲各国文学复杂的相互交流的脉络,然后举以个案,择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运用比较文学和传播接受学方法,对作家、作品展开多角度、多方位探讨,这就使研究更加具体、深入。

      亚洲汉文学这种专论集锦辅以概论,把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体例编排,既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贯穿古今中外的气魄,又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细致入微的个案分析,同时彰显出其独特的学术个性魅力亚洲汉文学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既有对亚洲各国家地区汉文学相互交流现象的整体观照,又有对其细部洞察入微的理论归纳,而中间起建构作用的那么是大量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在学术研究中,客观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取得和运用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全面可靠的文献资料,才能搭建一个坚实的研究平台不过,要想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爬梳清理出某一文学现象,并进行理论的阐述,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王晓平教授的亚洲汉文学充分显示了对于材料的爬梳、整理和驾驭的能力在亚洲汉文学研究中,最艰难的工作莫过于对各国的典籍资料的考察全书援引的文献有很多是作者在日、韩访学期间,奔波于各大学图书馆和书店、历经辛苦获得的珍贵的典籍资料,这为他展开深入的考据和理论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在考察我国唐代时期的渤海国时,由于迄今发现的有关这一古国的文献微乎其微,致使它的历史和文化至今还是难解之谜作者就是通过保存在日本史料中的有关渤海使臣裴颇与日本官员“斗(汉)诗〞唱酬的文献,使我们能够管窥汉唐古代文学在渤海国的传播,“窥察我国古代棘辐民族对外交往的全貌〞(王晓平13)。

      作者在掌握了全面可靠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根底上,俯瞰亚洲全域,运用文献考据的方法,梳理出汉文学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事实,探讨了亚洲各个国家地区的民族对汉文学的吸纳、模拟和创新、求变,论证了历史上的汉文学在周围国家文学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人在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时,往往依据中国古代的文史材料,而在其汉文学中,也保存了中国文化与文学域外传播和接受史的丰富材料针对亚洲各国汉文学的产生和开展,作者都能从古代中国汉文学中找到模拟、仿作、假托的证据,通过与原作的比较,认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独创性所在从亚洲汉文学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中坚持精读原典,深研文本,并在文献考证根底上不囿于前人说法,或对以往说法进行修正、补充,或者另立新说,进行理论的阐述如日本学界对他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的吉野山水诗进行探讨时,在怀风藻是否蹈袭和模仿六朝诗句上有不同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就是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根底上,尝试以中国山水诗的理论为研究的视点,通过对诗语的考证、辨析,探索吉野山水诗与晋宋玄言诗的关系,揭示了怀风藻吉野山水所隐含的“理〞和“理趣〞,并由此得出结论:“玄言诗思想情感以各种形式投射在怀风藻诗人描写的吉野山水中,吉野的山水与玄理的结合,即固有思想与晋宋儒、道、佛思想的融合——这正是游览吉野诗里似隐似现的思想背景〞(王晓平53)。

      正是因为占有了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再加上缜密的理论分析,亚洲汉文学一书的学术视野才显得尤其开阔亚洲汉文学告诉我们,汉文学研究早已跨出了国门,现代学术的开展和许多课题的解决,需要的是文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正如作者在修订版自序里所说“在堪称交流与对话时代的21世纪,国际视野与外乡情怀照顾之下的汉文学研究,已经上路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关注我们的周边文学,也期待更多的域外学者,充分利用汉文学的文本,展开文化互读,和我们一起来探讨汉文学与其他各种文学走向繁荣的课题〞(王晓平8)注解【Notes】①③“代序〞,王晓平11,1②“修订版自序〞,王晓平2引用作品【Works Cited】王晓平:亚洲汉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Wang Xiaoping.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in Asia.Tianjin: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22.]责任编辑:杨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