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小学学科整合的探索与研究.docx
14页小学学科整合的探索与研究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整合的探索与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当代知识创新或知识增长的特征表现出: 知识的增长已经从分科式的增长转变为综合式的增长, 新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 (包括跨学科的问题、方法应用及研究人员的合作) ,而且其学科性质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知识生产者突破传统的学科樊篱,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 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 “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刘仲林在《跨学科教育论》中,认为 “整合教学的核心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从跨学科的角度实施的教学 ”整“合是新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它重现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间的互渗、互补、互促,以取代相 互排斥、相互孤立、相互封闭的思维方式;整合是新的知识结成新的知 识网络,帮助人们整体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 ”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智能, 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视觉、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 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
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 而且,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注重构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14 / 14地发展学科整合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下, 我们的课题应运而生我们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将整合的理念转化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整合的创新之路, 让我们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让我们的学生在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平台上, 自主学习, 勇于探究, 大胆创新 , 为日后能成为一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二.研究的预期目标(一)发展学生个性,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解决各学科之间互相封闭、孤立、排斥等偏离教育规律的现象,避免学生片面发展,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以学习指导为核心, 通过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方法、思想的渗透、互补、重现和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拓展教 学的时空,优化教学过程, 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以利学生发挥特长, 发展个性,为复合型人才成长打基础。
二)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适应于新课改的教研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 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掌握进行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和方法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三)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通过课题研究, 试图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整合研究的有力推动者, 让新课改理念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标向, 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四)探索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学科整合是新课改中一个全新的理念, 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我们试图通过课题研究, 探索出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为推进学科教学全面整合、 促使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三、研究内容及措施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根据我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并参照其他发 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 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寻找能与小学语文整合的最佳切入点,然 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整合到全部小学学科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分四部分:(一)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语文和其他学科在方法方面的联结,互补和相互渗透, 关注和落实教学方法的相互借鉴。
指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 用某种需要而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或将介入的方法与语文学科的方法融合运用,也可在实施语 文学科的教学时, 有针对性地借用某学科的方法, 并将其与语文学科的方法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以增强其教学效果要 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 对教师提出了更多、 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整合的意识, 而且还应具有整合的能力教师不 仅要熟悉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还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 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提高自身 的综合素质我们的方法和措施是:1、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理论来指导实践为此,我们组织教师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认真学习了汪潮教授主编的 《语文教学新视野》、傅道春主编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隋庭升主编的《教育观与教学改革》、黄书光等主编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钟启泉主编的《解读中国教育》等理论书籍;组织教师学习了新 课标中的有关学科整合方面的内容; 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学科整合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派出课题负责人王义东去浙江省教育学院培训,认 真聆听了汪潮教授有关 “学科整合 ”的讲座;邀请周一贯、王燕骅等特级教师来校作了相关的讲座 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请相关学科教师、学者开设知识讲座,夯实教师知识基础1) )发挥 “名师工作室 ”优势根据 “名师工作室 ”中的成员来自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这一优势,我们组织的每周定时定点进行的教学沙龙活动: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全校教职工会议时间, 由名师工作室的教师负责进行本学科的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到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 然后进行优势互补,互相整合2) )学科整合进入教研行列纳入教研计划的,每一年级的语文学科教研活动中,明确规定:语文教研组长负责,每月一次召集同年级组的各学科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和交流,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和标准,明确学科整合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性和整合性3、开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经常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学校在听课上的要求是: 每一学期必须听同学科外 5 节); 对典型课例请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备课;案例研讨,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研究, 让教师从中领悟到如何整合, 怎样的才是有效的整合(学校要求 35 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星期上交一个优秀案例,学校组织评比,及时公布评比结果);行动研究,让教师在 课程整合中自主探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驾驭课程整合的能力;鼓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挖掘教育资源,进行实践,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 模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由于各学科之间的思想、方法、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整体上看,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零散的,必须进行学科之间的 “整合 ”因此,我们强调学科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的补充联系,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 不仅要拓宽知识面, 而且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我们的方法和措施是:1、引用借鉴: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引用其他学科知识以利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所引学科知识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2、渗透融合:两类知识同时出现在同一载体中,同时显示其效益通过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互为补充、扩展视野、综合映衬、加深理解3、学科联动:它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对基础工具学科进行综合,在内容上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整合1、语文与音乐的整合用音乐艺术的力量也就是通过美的感受所进行的教育是最难以使人忘 怀的,它渗透到儿童的心灵深处,犹如绵绵的春雨,对幼苗的滋润将音乐溶入语文教学中,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方法和措施是:△利用音乐背景,衬托渲染主题如在导入时运用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视课文类型而定, 或激昂, 或舒缓, 或活泼, 或古典,或现代 帮助学生理解体悟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利用音乐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如课间活动时放一放合适的音乐,让学生跳一跳、动一动,愉悦身心△典型的课例可借助音乐的有机融合,呈现新的教学结构如给古诗、儿童诗谱曲,变成歌来唱,会更有韵味2、语文与美术的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 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们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同的课型中,设计不同的整合方法:(1) )在作业设计、写话练习中将美术与语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2) )教学中将美术与语文整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个性化如通过老师或学生的简笔画来达到理解或复述课文的目的3) )语文活动课将动手与动脑整合起来如在画一画、做一做、贴一贴后练习说话、写话▲不同的年段中,设计不同的整合方法: 低段(一二年级):连环画日记(案例附后)中段(三四年级):实践作文 —— 气球变变变(案例附后)高段(五六年级):鉴赏作文 —— 听声音,编故事(案例附后)3、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目前,我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更新较快, 一些课程辅助资源的开发跟不上,出现了短暂的资源真空。
造成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而网络资源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可以说浩如烟海, 正好填补这个 “真空 ”,这种 “供需 ”关系,是促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大原动力我们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 )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上得好,可以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反之将起到反作用 而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也是我们研究重点:△从课件的设计上来说,不能将课件当作摆设或者小黑板,也不能使之成为课堂的附庸品, 而是要将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巧妙地设计, 使课件与教学过程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并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起到传统媒体起不到的效果我们要研究课件设计的投入与产出比,对一个课件好坏的评价, 要将制作付出的劳动量和课堂实际的使用效果作比对,然后得出这个课件的实际价值△从课件的使用上来说,我们主要研究课件使用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间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时候用最恰当,实践证明,这是一门学问我们力图能够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探索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整合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适合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学习平台。
就是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 由教学的组织者构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借助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协作,自主 收集、甄别、分析、判断信息材料,从而通过探究形成意义的建构,获 得知识和体验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校 “星光杯 ”青年教师比武、 “名师工作室 ” 听课活动、鹿山教研片、市级教学公开课和竞赛课、 与市内的莲塘小学、上海的建襄小学的互动教研为依托, 组织上课教师和本教研组人员集体 讨论研究, 研究的重点是探究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的教学模式,并能推广至其它的学科整合中去,有一定的普遍借鉴意义4、语文与众多学科的整合我们以联动课的形式进行整合,通过实验,这一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如开展的全校性学科联动课 —— 商纯洁(数学)、谢益红(美术)、裘扬飞(语文)三位教师合作的学科联动课《儿童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