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藏工程】第四章 3 _产量递减分析方法.pdf
30页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第四章油藏动态分析方法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第第2222讲讲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提提纲纲 一、油田产量变化规律一、油田产量变化规律 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三、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 四、递减类型的确定四、递减类型的确定 五、递减曲线的应用五、递减曲线的应用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产量上升阶段产量上升阶段 产量稳定阶段产量稳定阶段 产量递减阶段产量递减阶段 一、油田产量变化规律一、油田产量变化规律 油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无论何种储集类型油气田,无论何种 驱动类型和开发方式,就它们开发的全过程而言,都可划分为产 量上升阶段、产量稳定阶段和产量递减阶段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4 4- -3 3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1.1.投产即进入递减投产即进入递减 2.2.投产后经过一段稳产后进入递减投产后经过一段稳产后进入递减 3.3.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长,当达到最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长,当达到最 大值后进入递减大值后进入递减 4.4.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加,在经过一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加,在经过一 个稳产阶段后进入递减个稳产阶段后进入递减 5.5.是是4 4的变异形式的变异形式 6.6.是是3 3的变异形式的变异形式 油气田开发模式,是指任何油气田从投产到开发结束,油气油气田开发模式,是指任何油气田从投产到开发结束,油气 田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的态式。
概括起来,油气田开发田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的态式概括起来,油气田开发 模式共分为模式共分为6 6种模式:种模式: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这三个连续开发阶段的综合,构成了油、气田开发的模式图这三个连续开发阶段的综合,构成了油、气田开发的模式图 三个开发阶段的三个开发阶段的时间时间、、长短长短、、产量产量以及以及何时进入递减阶段何时进入递减阶段,, 主要取决于油气藏的储集类型、驱动类型、稳产阶段的采出主要取决于油气藏的储集类型、驱动类型、稳产阶段的采出 程度,以及开发调整和强化开采工艺技术的效果等程度,以及开发调整和强化开采工艺技术的效果等 一般情况下,水驱开发油田大约采出可采储量的一般情况下,水驱开发油田大约采出可采储量的60%60%左右,油左右,油 田可能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田可能进入产量递减阶段 产量递减分析方法是针对已处于产量递减阶段的油田,预测产量递减分析方法是针对已处于产量递减阶段的油田,预测 和分析油藏动态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和分析油藏动态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也适用于油、气单井的产量分析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也适用于油、气单井的产量分析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R. Arnold & R. AndersonR. Arnold & R. Anderson(19081908)年最先提出产量递减的概 念;Cutler Jr W. W.Cutler Jr W. W.(19241924)初步研究了油藏产量变化规律; Arps J. J.Arps J. J.(19451945)提出了ArpsArps产量递减方程; Muskat M. M. (1949)Muskat M. M. (1949)曾经在理论上对产量递减作过详细说明, FetkovichFetkovich产量递减分析法。
9090年代的增长曲线方法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 1 1、、产量递减率产量递减率 油、气田产量递减阶段,产油、气田产量递减阶段,产 量递减的大小通常用递减率表示,量递减的大小通常用递减率表示, 即单位时间内的产量递减掉百分数即单位时间内的产量递减掉百分数 ,见右图,其表达式为,见右图,其表达式为: dt dQ Q D 1 = 比如:本月油气产量为Q100t,与 上月相比减少了dQ10t,则本月的 递减率为:D10/100=10%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2、三种年产量年产量递减率 1)自然递减率 在井数、生产压差稳定不变条件下 ,不采取综合调整措施,油田产量 随时间下降的变化率 2)综合递减 即井数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工作制 度和采取综合调整措施,产量随时 间下降的变化率 3)总递减率 在改变井数、工作制度和采取综合 调整措施下,产量随时间下降的变 化率 设油田当年产量,油田 上年产量,油田当年措 施产量,油田上年措施 产量,油田当年新井产量 ,油田上年新井产量 自然递减率: 综合递减率: 总递减率: 1+i Qo i Qo io Q 1 +io Q 1 +io Q io Q 1 11 1 )( oioii oioiioioii Qo QoQo D = +++ 11 2 )( oii oiioii o oo D = ++ i ii Qo QoQo D = +1 3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影响产量递减率的因素影响产量递减率的因素 影响递减率的因素很多,油藏地质、采油工艺、管理水平等均有不同程 度的影响。
动用地质储量及影响采油速度的诸因素均对产量递减率有影响 自然递减的影响因素:生产压差 ,综合含水、生产时间与地质状况的变化 综合递减率的因素:地层压力 Pe、井底流动压力 Pwf、生产时间 t、流动 系数 Kho/o、表皮系数 S、综合含水 fw、地质综合系数,相对流动系数 及油水粘度比 总递减率是一个政策性油田开发指标它是根据油田已往的生产能力和将 来的油田生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 因此在制定总递减时,首先应该研究总递减率变化趋势,措施增油和新井 增油量变化趋势,自然递减率变化趋势 自然递减率是油藏本身固有的产量变化规律因此在年度产能按排时,通 过钻新井和措施尽可能弥补自然递减去的产量,使油田长期保持稳产或减缓 产量递减速度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减缓产量递减的途径减缓产量递减的途径 1.1.提高井网密度提高井网密度 2.2.放大生产压差放大生产压差 3.3.降低综合含水与相对流动系数降低综合含水与相对流动系数 4.4.提高有效渗透率提高有效渗透率 , ,增加有效出油厚度和降低增加有效出油厚度和降低 地下原油粘度地下原油粘度 5.5.增加油井生产时间增加油井生产时间 6.6.改善油井完善程度改善油井完善程度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3、递减系数与递减指数 递减系数与递减率的关系为: ArpsArps认为认为: K:比例常数。
n:递减指数: 任一时刻递减率和产量与初始递减 率和初始产量满足: D=1 n KQD = n Q Q D D = 00 式中,Q0与D0为递减阶段初始产量和开始递减时的初始递减率; n为递减指数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四、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四、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 阿普斯(Arps)递减方程 ArpsArps提出的三种递减规律:即指数递减、双曲递减、调和递 减可以写出产量与递减率的关系式: 式中,Q0与D0为递减阶段初始产量和开始递减时的初始递减率; n为递减指数 递减指数是判别递减类型的重要参数,当n=0时为指数递减;当n=1时为 调和递减;当0 双曲递减是代表性的递减类型 指数和调和递减是当指数和调和递减是当n=0和和n=1时的两个特定的递减类型时的两个特定的递减类型 油田产量递减阶段类型的变化:油田产量递减阶段类型的变化: 指数递减的产量递减得最快;其次是双曲递减;调和递减产量递减最慢指数递减的产量递减得最快;其次是双曲递减;调和递减产量递减最慢 油田开发递减初期油田开发递减初期,,三种递减类型都比较接近三种递减类型都比较接近,,常用简单的指数递减常用简单的指数递减 油田开发递减中期油田开发递减中期,,一般符合双曲递减一般符合双曲递减 油田开发递减后期,一般符合调和递减油田开发递减后期,一般符合调和递减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分析 四、递减类型的确定四、递减类型的确定 1.1.图解法图解法 2.2.试凑法试凑法 3.3.曲线位移法曲线位移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