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物理(解析版).docx
15页青岛市2024年高一年级选科测试物理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到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如图,物理老师驾车从二中出发去一中,利用百度地图导航时,APP提供了三种方案关于本次行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案1显示预计上午10:21到达,“10:21”指的是时刻B. 研究车的运动轨迹时,不能将车视为质点C. 方案1的位移大于方案2的位移D. 若选择方案1,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49km/h【答案】A【解析】【详解】A.方案1显示预计上午10:21到达,“10:21”指的是时刻,选项A正确;B.研究车的运动轨迹时,车的大小可忽略不计,能将车视为质点,选项B错误;C.三种方案的初末位置都相同,则位移相同,选项C错误;D.若选择方案1,因汽车的位移不能确定,可知不能求解汽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故选A2. 2023年3月31日,由中车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高温超导电动磁悬浮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其运行速度可达600km/h,且能够真正实现“快起快停”,如图是系统启动过程中的v-t图像关于该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系统启动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B. 系统运行速度很大,所以惯性很大C. 系统能“快起快停”,意味着起、停过程中加速度较大D. 系统是悬浮运行,运行时不会受到阻力【答案】C【解析】【详解】A.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可知,系统启动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选项A错误;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选项B错误;C.系统能“快起快停”,意味着起、停过程中加速度较大,选项C正确;D.系统是悬浮运行,运行时受到阻力较小,但仍有阻力,选项D错误3. 如图是某种桌面阅读支架的示意图我们做作业时,将教科书放在支架的木质斜面上,通过调节斜面倾角θ可以获得更好的舒适度已知教科书与斜面始终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教科书受到的摩擦力始终沿斜面向下B. 斜面对教科书的支持力是因为斜面发生形变产生的C. 教科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共四个作用力D. 斜面对教科书的弹力与课本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B【解析】【详解】A.教科书受到的摩擦力始终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斜面对教科书的支持力是因为斜面发生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C.教科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作用力,所谓的下滑力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C错误;D.斜面对教科书的弹力与课本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4. 关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自由落体运动”“平行四边形定则”都是理想化模型B. “质点”是物体在研究问题中的简化,是实际存在的C. 用“质点”代替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是不科学的D. 建立理想化模型过程中需要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A.质点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在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而“平行四边形定则”不是理想化模型,选项A错误;B.“质点”是理想物理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选项B错误;C.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有意义的,故C错误;D.建立理想化模型过程中需要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选项D正确5.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绘制的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发现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B. 劲度系数k的单位N/m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0.5N/mD. 由劲度系数可知,F越大,k越大【答案】B【解析】【详解】A.胡克发现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选项A错误;B.劲度系数k的单位N/m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B正确;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选项C错误;D.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F大小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6. 游泳运动员蛙泳时的动作可分为蹬腿加速a和惯性前迚b两个过程,将这两个过程简化为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已知运动员的体重为60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5s内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2~0.5s内运动员加速度大小为6m/s2C. 0~0.5s内运动员平均速度大小为1.7m/sD. 惯性前迚过程中,水对运动员作用力大小为40N【答案】C【解析】【详解】A.0~0.2s内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2~0.5s内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0.2~0.5s内运动员加速度大小故B错误;C.v-t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则0~0.5s内运动员平均速度的大小为故C正确;D.运动员受重力和水的作用力,则得故D错误7. 2023年12月15日,《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明董高速”建成通车,青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919公里为检测“明董高速”路面与汽车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让测试汽车在该公路水平直道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某时刻紧急刹车导致车轮抱死,测得车轮在公路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40m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路面与汽车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0.2 B. 0.4 C. 0.5 D. 0.6【答案】C【解析】【详解】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故选C。
8. 一辆小车以一定速度冲上光滑斜面后回到原处,其v-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的时间相等B. 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发生的位移相同C. 到达最高点时,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 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A【解析】【详解】ABD.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将上滑过程看做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可知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的时间相等,选项A正确,BD错误;C.到达最高点时,小车的速度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选项C错误;故选A9. 如图,质量为60kg的同学站在电梯内的磅秤上测得体重为50kg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电梯的运动,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加速下降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下降 D. 减速上升【答案】AD【解析】【详解】因视重小于人的重力,可知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则电梯可能加速下降或者减速上升故选AD10. 如图,竖直方向上有两根轻质弹簧A、B,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当物体平衡时,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A、B均处于压缩状态B. A、B均处于伸长状态C. A处于伸长状态,B处于压缩状态D. A处于压缩状态,B处于伸长状态【答案】ABC【解析】【详解】A.A、B均处于压缩状态,A对物体的弹力向下,B对物体的弹力向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故A正确;B.A、B均处于伸长状态,A对物体的弹力向上,B对物体的弹力向下,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故B正确;C.A处于伸长状态,B处于压缩状态,A对物体的弹力向上,B对物体的弹力向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故C正确;D.A处于压缩状态,B处于伸长状态,A对物体的弹力向下,B对物体的弹力向下,物体不可能保持平衡,故D错误。
故选ABC11. 如图,一杂技演员将三个小球1、2、3从手中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依次竖直向上抛出,然后等待小球落回手中,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3∶2∶1已知三个小球抛出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t3,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C【解析】详解】CD.下落阶段,根据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整个过程的时间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3∶2∶1,则故C正确,D错误;AB.根据故A错误,B正确故选BC12. 如图,质量为M1和M2的木箱P、Q叠放在平板车上,定滑轮固定在Q上,P右侧连接水平轻绳,轻绳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平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连接小球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所有物体都与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板车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B. Q对平板车的压力大小等于C. 木箱P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D. 平板车对Q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答案】BD【解析】【详解】A.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平板车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选项A错误;B.对PQ和小球的整体分析可知,平板车对Q的支持力大小则Q对平板车的压力大小等于,选项B正确;C.对木箱P分析可得对小球可得木箱P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选项C错误;D.对PQ和小球的整体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平板车对Q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选项D正确。
故选B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 某学校实验小组做“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1)除甲图中所需器材之外,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____;A.秒表 B.刻度尺 C.6~8V低压交流电源 D.220V交流电源(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B.当使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C.纸带上点迹比较密集的区域,对应小车的运动速度比较大(3)某次实验中连接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A点开始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打下C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①. BD##DB ②. AB##BA ③. 0.51【解析】【详解】(1)[1]AB.在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直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需要刻度尺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故A错误,B正确;C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2)[2]A.为充分利用纸带,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A正确;B.当使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