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解题技巧专题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
8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在模块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剂》一章中,关于“通过神经系统的调剂”一节的复习,应第一对中学神经系统的内容进行复习,从总体上搞清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再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入手,搞清兴奋产生时膜电位的变化,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这样能使同学对所学学问融会贯穿,有助于对课本学问更好地懂得和把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同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大脑:有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其表层是灰质,也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把两个大脑半球联系起来,也有一些神经纤维把大脑皮层与小脑、脑中 脑 干、脊髓联系起来;枢 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和谐、精确、维护身体的平稳;神经系统 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一 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假如受损,会立刻引起心跳、呼吸、神 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脑干又叫“生命中枢”;经 脊髓:中心为蝶形灰质, 外周为白质, 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系统 部分之间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联系作用; 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的组 传导功能;成 脑神经:与脑相连, 共 12 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 31 对,分布于躯干、四肢;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为一条脊神经;前根(腹根)由运动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灰质的粗大的前角周围 内)组成;后根(背根)由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细胞神经 体位于脊髓邻近的神经节内)组成;(可结合课本 P17“摸索 系统 与争论”中的相关图示或相关多媒体课件学习)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细胞体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 神经元的结构树突:数条,短而成树状分枝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分枝少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可结合下图复习)2.神经元的分布细胞体神经纤维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在四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中在四周神经系统的神经中留意以下概念:灰质 :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灰质;神经中枢 :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神经节 :在四周神经系统里, 也有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 这部分结构叫神经节; 〔如脊神经节 〕神经 :在四周神经系统里,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成为一条神经;(假如把一条神经比作一根铜导线,就里面的铜丝就相当于神经纤维,外面包着的绝缘皮就相当于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白质 :在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有的能向上传导兴奋,有的能向下传导兴奋;3.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 1)兴奋传导的基本形式:电信号 〔 或神经冲动 〕;( 2)兴奋传导的过程: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结合上图 1 复习)a.静息电位 刺激 膜电位变化→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Na+ 内流) b.一般特点:双向传导(可进行学问扩展:生理完整性、绝缘性、相对不疲惫性);②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结合上图 1 复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a.结构基础——突触 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突出后膜——与前膜相对应的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b.过程:兴奋 传导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 刺激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上一个神经元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下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兴奋或抑制)c.特点: 单向传递 (可进行学问扩展: 突触阉割、 总和、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锐性、 对某些药物敏锐) ;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4.神经元的种类 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三、神经调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加下, 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叫反射;非条件反射:人和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2.反射的种类(如脑干、脊髓)参加完成;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特别要留意感受器和效应器在结构上的区分;4.反射过程:神经冲动刺激→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相应反应四、高级神经中枢的调剂1.神经中枢低级中枢脑干——非条件反射脊髓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条件反射2.大脑皮层功能区:结合课本复习(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复习巩固 :1.某人不当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以下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 A .针刺双脚观看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2. 乙 酰胆 碱 〔Ach〕 是一种神经递质;试验人员欲争论Ach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简图如下图 〕,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 Ach ,②处赐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 Ach 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以下各项表达正确选项 〔 〕Ach 浓 度③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④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 〔ms〕〔mmol L - 1〕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 图 中 的 ⑤ 、 ⑥ 与 ⑦ 共 同 构 成 一 个 突 触B.试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试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 Ach 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 .表中数据说明 Ach 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 Ach 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试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试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参考答案】 B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20XX 年高考江苏卷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表达中错误选项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 b 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掌握C.如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 a 处膜电位的变化 为: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内负外正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条反射弧,传入神经纤维只有一条,起源于伸肌,传出神经纤维共有两条, 一条支配伸肌,一条支配屈肌,所以 A 项正确; b 处位于脊髓中的灰质区域,灰质除可作为低级活动的神经中枢外,仍担负着与大脑皮层联系的责任, B 项正确;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 a 处先后经受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 静息电位的过程,因此 C 项正确;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刺激Ⅱ处,冲动不会传递到神经中枢,因此不能称为反射, D 项错误;【参考答案】 D4. 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 〔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 〕,据图分析不正确是 〔 〕 A .图中共有五个突触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 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 C D .④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定引起①的兴奋解析: 箭头 C 的正确传递方向应当相反, 由于兴奋只能 由 突 触 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④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可能引起①的兴奋或者抑制,故 D 错误;【参考答案】 D5. 如图 1 为人体手背皮肤 〔A〕 接受肯定刺激 后引起肱二 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 示意图;图 2为图 1 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 题:〔1〕图 2 表示图 1 中 处的结构,名 称 是 , 在 该 处 发 生 的 信 号 转 变 是 ;〔2〕用针刺 A 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 ;吗啡有镇痛作用,缘由是吗啡能和图 2 中[ ]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 结合的才能;〔3〕当兴奋在 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 ;〔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相宜的电流刺激,就在 A 、B 、C、D 、E 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解析】 图 1 为反射弧, 其中 F 为突触, 可用图 2 表示,此处信号变化为 “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的反应为 〔非条件 〕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局部电流形式, 此时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传导方向为双向,但突触处就为单向传递;【参考答案】 〔1〕F ; 突触;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电信号;〔2〕反射;④;突触后膜;神经递质; 〔3〕由负变正 〔4〕DE6. 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A 、B 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依据图示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 个神经元,含有 个突触;〔2〕 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 〔 填编号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 ;〔3〕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 ,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4〕 争论说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 〔 填结构名称 〕的数量将 〔 填“增加 ”或“削减 ”;〕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5〕 小“儿麻痹症 ”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峻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对刺激 〔 填 “有”或“无 ”感〕觉;〔6〕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由于麻醉药阻断了 〔 填图中的序号 〕 的兴奋传导;【解析】由图可知, A 表示轴突, B 表示树突;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 出神经、效应器、突触;观看图一可以得出共有 3 个神经元, 2 个突触;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膜外由静息状态时的正电位转变成负电位;观看图一可以得出,神经细胞表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