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课经济体制改革.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种****
  • 文档编号:325253765
  • 上传时间:2022-07-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7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8 课 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__开始2.目的:调动__________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首创: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____________,自负盈亏4.推广: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5.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____________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6.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____________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知识点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1984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1)主要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________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________经济②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以__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中心环节:__________________3.作用: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知识点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提出:1992年,__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完善: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________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____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达标练习】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B.中小城市C.大城市D.国有企业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哪一政策的歌谣( )A.土地改革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979年,安徽凤阳县一生产队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A.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下列有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C.实行以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D.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5.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B.能够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6.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因为(A.打土豪、分田地)B.三大改造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左邻右舍对他的背叛7.下图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B.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8.改革开放后,山西省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就业人员从 1984 年的 0.27 万人增加到 2007 年的 92.7 万人,年均增加 4万人取得如此变化的原因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B.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展开C.五年计划的有效实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20 世纪 60 年代歌谣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1979 年歌谣材料三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粮食产量(1)总结安徽凤阳县由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凤阳县采取的政策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 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 18 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1979 年秋,小岗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村民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情中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了支持材料二 1984 年,福建省 55 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现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当时全国的国营企业面临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厂长、经理向省委、省政府伸手要的是什么“权”?这一要求是如何实现的?(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 8 课 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 11.农村2.农民3.包干到户5.农村生产力6.乡镇企业知识点 21.城市2.公有制 所有制 政企分开 按劳分配 增强企业活力知识点 31.中共十四大2.市场 资源3.协调【达标练习】1.A 2.D 3.C 4.C 5.D6.D7.D 8.B9.(1)从 1978 年起,逐渐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10(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局面:国家管得过多过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意思相近即可)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或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政企分开,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第 8 课 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 11.农村2.农民3.包干到户5.农村生产力6.乡镇企业知识点 21.城市2.公有制 所有制 政企分开 按劳分配 增强企业活力知识点 31.中共十四大2.市场 资源3.协调【达标练习】1.A 2.D 3.C 4.C 5.D6.D7.D 8.B9.(1)从 1978 年起,逐渐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10(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局面:国家管得过多过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意思相近即可)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或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政企分开,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