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01讲: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件.pptx

30页
  • 卖家[上传人]:嘻哈
  • 文档编号:347217445
  • 上传时间:2023-03-1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8.29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讲第一讲 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备战新高考 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中国的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是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诗歌是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古代诗歌多是文人墨客,通过诗歌写作吟唱表现心中的思绪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发展也最为充分现存的上古歌谣,已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先民的生活情况和内心祈愿,简短生动的形式,也已表现出中国民族语言的力量发展历程历史演变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

      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发展顺序:先秦诗歌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概念范围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1、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 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4、散曲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形式特点1.句子的整齐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对仗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体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对仗指的是一联诗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属于同一类,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东”和“西”,“圃”和“园”,“青梅”和“绿草”,“发”和“开”,各自相对3.词藻和句法因为每一个汉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兼具形音义的独立单位,而且很多汉字是一字多义的,字与字之间粘合的关系多种多样,所以,这种粘合而成的诗歌中的词藻,就显得异常复杂多样例如,在“风”字后面再加一字,可以构成很多词语:风姿、风物、风雷、风霜、风鬟等在句法方面,由于汉语的特点,以及汉字的独立性,在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把两个汉字拆开,或者把某些汉字从后面移到前面的情形,这叫倒装典型的诗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的句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4.节奏和韵律从句式上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五字为二、二、一;七字为二、二、二、一从意义上看,有时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古诗要求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如李白静夜思押ang韵押韵韵脚的位置一般在偶数句末,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是韵脚通常奇数句不押韵,首句入韵格式除外格律诗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格律诗的结构特点: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c,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4.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当然古代诗人也存在颈联宽对的情况,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平仄介绍平仄就是声调古代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现代的平,就是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声和去声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声,所以写格律诗用旧韵时一定要考虑入声字基本句型现分别以大A、小a、大B、小b来表示把四种句型写出来,分别以-表示平声以|表示仄声,四个句型即:A句:(-)|-a句:(-)|-|B句:(|)-|-b句:(|)-|加上括号里两个平仄就是七言,去掉括号里两个平仄就是五言粘对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类型相反,就叫对粘: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相同,就叫粘一三五七都是出句,二四六八都是对句;二四六八是对句,那么三五七就是粘句所以根据粘对的规律,格律诗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也就是四种形式(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七言平起平收式,五言则为仄起平收式,起指首句第二个字,收指首句最后一个字l(1)出A,(-)|-出l(2)对B,(|)-|-对首联l(3)出b,(|)-|粘l(4)对A,(-)|-对颔联l(5)出a,(-)|-|粘l(6)对B,(|)-|-对颈联l(7)出b,(|)-|粘l(8)对A,(-)|-对尾联把第一句大A句型换成小a句型,其余不变,就成了另一种格式,七言叫平起仄收,五言称仄起仄收。

      七言仄起平收式,五言为平起平收式u1出B,(|)-|-出u2对A,(-)|-对首联u3出a,(-)|-|粘u4对B,(|)-|-对颔联u5出B,(|)-|-粘u6对A,(-)|-对颈联u7出a,(-)|-|粘u8对B,(|)-|-对尾联把第一句大B句型换成小b句型,其余不变,就是别一种格式,七方叫仄起仄收,五言叫平起仄收也不再打出来了押韵与拗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不全是一句中除了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即犯孤平,(一般指大B句型)犯孤平为诗家大忌如今可以不论平仄的地方标出来uA,(+-)+|-即一三不论ua,(+-)+|-|即一三不论uB,(+|)-+|-即一五不论ub,(+|)+-|即一三不论去前两个平仄就是五言的格式,不论的地方仍是上面所标+的地方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叫拗出现了拗字,可在本句或在对句适当的位置,将一个仄声改为平声,以示挽救,叫救对仗对仗的基础是词性词性分为11类即:名,动,形,量,代,副,介,连,助,叹对仗即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对数,代对代等)虚对虚(副对副,介对介,连对连,助对助等)另:重叠词对重叠词,联绵词对联绵词(即联合词,二字不能拆开,如差参,葡萄,蜘蛛。

      )联绵词多为双声,叠韵,或即双声又叠韵,如辗转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活用的字以活用时的词性为准,还有多音多义字,还有一字同时有几种词性的,要根据场合来分了句子的成份分为六种,既主谓宾,定状补常见的词组类型有:主谓词组(名+动)、动宾词组(动+名/代)、偏正词组(定+名)(状+动)、后补词组(动/形+补)等律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中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工对工对,即工整的对仗简单地说,凡同类词相对,即为工对说细点,凡词类(所指同上)相同,平仄相反,同字又不重复,无论在词汇意义或语法结构上都对的非常工整的,就叫工对这是律诗对仗的标准类型u古人把名词细分成以下几类,并要求同类名词相对天文(日风星雨等)时令(春秋晓夜等)地理(山村湖海等)宫室(楼堂府库等)器物(刀剑杯盘等)服饰(衣巾布帛等)饮食(茶饭粮油等)文具(纸笔琴棋等)文学(诗书文字等)植物(草木花絮等)动物(鸟兽虫鱼等)形体(身心魂魄等)人事(道德才情等)人伦(父子姑舅等)名词相对还要注意:1.方位名词自成一类,如东西上下等;2.干支词自成一类,如甲乙子丑等;3.专名只能对专名,如人名对人名,国名对国名,朝代名对朝代名。

      u工对还包括:形容词常跟形容词相对,颜色词要跟颜色词相对,联绵词要跟联绵词相对,数目词要跟数目词相对,代词要跟代词相对u此外,有些词虽不同类,但是两种事物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人物,兵马,金玉,金石等经常在上下句中相对,也算工对;反义词相为对仗的应算工对u除了工对还有邻对和宽对对仗再宽一点就是半对半不对对仗的方法又分几种:u按作者命意的正反分为正对和反对;u按语句组合的状况,分为双句对,隔句对,当句对和流水对;u从用词的角度看,又有借对等邻对与宽对邻对:即邻近事类相对的对仗,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宫室对器物,器物对服饰,器物对文具,服饰对饮食,文具对文学,植物对动物,形体对人事,等等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蓬对雁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中的堂对路字邻对是介于工对和宽对之间的一种对仗,虽然比起工对来稍逊一筹,但还算是近于工整的对仗宽对:即对的不十分工整的对仗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对仗的普通情况,对仗主要出于自然,如果有天然佳句,即使字面对仗不工,也无损毫末如:日斜江山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日斜与草绿,孤帆与万里。

      然无害其为佳句对仗更宽一点的,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一般用在律诗的首联正对、反对;双句对、隔句对、当句对正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两项内容如: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反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两项内容,如:妙质不为平世传,微言唯有故人知双句对:就是通常上下句相对的对仗隔句对:即上联的出句和下联的出句相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对句相对从整体上说是两句对两句从句子成份看是隔句遥相对仗,故称隔句对,亦称扇面对,扇对如: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流在十三弦当句对:又称就句对即句内有自对且另一句双双成对如:小院回廊春寂寞浴凫飞鹭晚悠悠流水对、借对流水对:即两句意思上下流贯的对仗,也叫串对这种对仗相对的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一般对仗是由意思上完整,结构上独立的两个并列句子构成的,从理论上来说其地位是可以互换的,互换之句意思不会产生根本的变化流水则不然上下句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如:宜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借对:即字面上本不相对,但是或者由于谐声,借字音相对,或者由于是多义词,借其某一意义相对,统称为借对。

      借对可分为借音对和借义对借音对: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诗中用的是甲音但同时借它的乙音或丙音来与另一个字对仗如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中的“珠”音为“朱”,与“白”相对借义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寻常”对“几度”在古代“寻常”还表示数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