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田水利学复习参考答案.doc
4页第 1 章灌溉用水量、名词解释1. 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吸湿系数2. 凋萎系数 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3. 田间持水率 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4. 作物需水量 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 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及组成植株体所 需的水量5. 灌溉制度 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 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6.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7.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8. "灌水率(灌水模数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 q9.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 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二、简答1. 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按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其中土 壤水是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按形态可分为气态水、吸着 水、毛管水和重力水2.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主要有四种:质量百分数,以水分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体积百分数,以土壤 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表示,或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体积的百分 数表示;相对含水率,以土壤实际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水层厚 度,将某一土层所含的水量折算成水层厚度,以 mm 计。
3. 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土壤水按是否能被作物利用而划分为无效水、过剩水和有效水其中无效 水是指低于土壤吸着水(最大分子持水率)的水分,过剩水是指重力水,有效 水是指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4. 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农田水分不足引起作物产量减少或绝收的灾害称为旱灾洪灾主要是指 河、湖泛滥开形成的灾害涝灾是指旱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导致农业减产 的现象渍害是指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上层滞水,因而土壤过湿,影响作 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头疼或失收的现象5. "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凋萎系数是指植物开 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田间持水率是指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凋萎系数一般用于确定是否应当进行农田灌溉,而田间持水率一般作为重力水和毛管 水以及有效水分和过剩水分的分界线,因此用于确定最大灌溉水量6. 何谓 SPAC?SPAC全称为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m,是指将土壤—植物—大气看 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分析农田、作物及大气之间的水分运移的物质和能力 连续的系统。
7.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主要有植株蒸腾、株间蒸发(棵间蒸发)、深层(田间)渗漏三种8. 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 时期掌握不同作物的需水临界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即何时必须保 证作物的用水需求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作物生长及产量9.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气象条件 (主要因素 ),气温、大气湿度、风速、日照时间、辐射强度;土壤 条件,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等;作物条件,作物品种、叶面积 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面积)、生育阶段;农业技术措施;灌溉排水措 施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象条件10."什么是灌溉制度?灌溉制度的内容有哪些?灌溉制度是指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 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灌溉制度的内容包括灌水次数、 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11."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进行灌溉试验;按水量平衡原理进行计算12."为什么要对初拟灌水模数图作必要的修正?如何修正?进行修正的原 因:1."初始灌水模数图在不同时期的灌水率差异较大,若满足最大,则工程规 模及投资大,利用率低,若满足较小者,则容易导致部分时期缺水。
2."初始灌水模数图不连续,不利于管理修正原则:1、"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灌水时间若必须调整,以前移为 主,前后不超过三天即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2、 "调整后灌水率图均匀、连续,最小灌水率不小于最大灌水率的 40%,即减少输水损失,使渠道工作制度比较平稳,灌水率过小(大)时可以缩短 (延长)灌水时间进行调整3、"消除短期停水,停水时间不少于 5-7 天可保留相对长时期停水,进行 工程维护保养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