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vs米兰——城市异质空间的可塑性与再融合.pdf
6页R E S E AR C H I 城市 比较 “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北京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 建设带给世界一个个惊叹之余也遗留下了诸多隐患 与迅速发生着巨变的生活相比 较,城市外在形态的 “ 记忆性”具有更鲜明的文化命题的实质与实践性意义从理 论上讲,最好的城市应该是属于 “ 生长型” ,而不是 “ 拼装型”的,它要求城市与所 处的环境完好融和,与历史的内在精神紧密衔接,并在形式上有所继承和发展很 遗憾,一直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都处于盲从或人为掌控的被动局面之中 在 “ 世界建筑实验场”的指责下, 我们需要从级数增长的建设膨胀中暂时抽离出 来, 理性而冷静地将北京这个特定地区的生长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在价值预期的 基础上为 自身发展寻找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指导原则 城市比较”专栏旨在通过 北京与一系列相关城市、 不同侧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 剖析我们的城市建设可 能存在的问题,为北京的城市发展选择一条健康、和谐、可持续的成长之道 北京 VS米兰 ——城市异质空间的可塑性与再融合 韩林飞刘延枫高 萌 专栏主持 : 弗林 t 袁 投 ,_建j £ 学博士,经济学博士, 身然 地理学博士后 ,北窟交通大学建 筑学术 委 厨会 主任 莫斯科建 筑学院 饿罗斯古建 保护修复 科 学院教 授,米 兰工业戈学客座嵌授 饿罗斯 建筑 学会会 员,中国建 筑学会建 筑丈 分套学术 委 员;《 规 划师》 .《 城市空间设计》及 《 亚洲建 筑 与建筑工程杂志》茹委 , 撰写学术专著 七审, 发表 国内外论文四寸务篇 白1 9 9 5 年起开始 出 访砍洲, 亚 洲厦美 洲手地 , 足逆遍及 饿罗斯 . 法 国.美国.德 国.韩国.希腊 .荷 兰.意大利 . 菲律宾手国家。
萨应造在美 国哈第大学 .M I T . 德 国柏林 工丈.德 绍邑豪斯( B a u h a u s D e s s a u ) . 意.走利米兰 工大 ,都灵工大 .窿 目巴黎 美丽碱 ( B e l l e v i l l e )大学 .荷兰代尔夫特失学 .菲律 宾 理工大学.远 东大 学等咎外知名蔫投 讲学 76 北京规划建设 北京城的拆 改、修补与重建 ,一 个世 纪 以来似乎从未停止 当我们面对着已经被夷为平地的街道 和社 区,抚今追昔地怀念消失的庭院和曾 经的繁华 ,新一轮的建设或是 以白板主义 的手法 ( T a b u l a — R a s a ) , 完全抹杀旧式的 文化背景 ,建立新的空间秩序 ;或是以牌 楼、 飞檐、 红柱、 灰墙等建筑元素符号, 祭 奠逝去的城市气息, 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如 同亡羊补牢般 “ 重建”的城楼与 “ 恢复”的 遗址 ,带来了 “ 后规划”与 “ 规划后 ”现 象 中城市赝 品的横行 对于北京这个历史 名城、 文化古都, 新旧的交杂鏖战正酣, 我 们只得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保护好能 够保护的城市遗产,以及如何缅怀我们已 失去的昨日荣光之上。
前门重修、后海改 造,引发了建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 家和社会仁人志士 的广泛争论 ;胡同的消 失 ,斜街的拆迁 ,牵扯着更多百姓的 日常 生活 在拆拆改改,修修补补的大兴土木 中, 印象中北京城的面 目愈发模糊而茫然 反躬自省, 这诸多的指责和不满,也 许正是 由于我们 自身对城市这个角色的臆 测和误读所造成的如同我们习惯把北京 这个城市描绘成一个 巨大 、单核 、型制规 整、空间统一的文化历史名城,却同时赋 予它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中心、 摩登的现 代化大都市 的重任 ,并以此来期待它、改 造它 ,使得空间形态终于在双重的矛盾压 力下朝着一个多核的 、分散的 、不均匀的 复合方向发展于是, 就像社会的 “ 另类” 人群一样 ,城市空间的结构也 出现了原发 性的封闭区域或继发性的孤立斑块——传 统顽固的单位大院,消亡中的 “ 城中村” , 新兴的产业区、C B D等, 都在城市发展的 过程中不断复制、膨胀、蔓延、扩张、迁 徙⋯⋯逐步从城市传统的连续状态 中独 立,以其特有的组织元素、空问结构和环 境 体系 ,区别于周边地 区的功能形态 ,成 为区别于城市整体空 间序列 的异质 空间。
异质空间的含义 福柯在 1 9 6 7 年完成 的巴黎演讲稿 关 于异类空间) ) ( Of O t h e r S p a c e s ) 中第一次阐 述了 “ 异质空间”( h e t e r o t o p i a ) 的概念 H e t e r ot oPi a 这一命 名 源 自希腊 文 “ h e t e r o ” ,意为 “ 其他的⋯ ‘ 不同的” ,而 “ t o p i a ”意为 “ 地点” ,所以这个词从字而 可译作 “ 差异地点⋯‘ 异质空间”甚至 “ 异 托邦” 等 而在福柯的解释下, 异质空间的 概念在( 后) 现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理论魅 力 借助异质 空间提供 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 研究者 可以对社会空间进行 “ 差异地学 ” 的 研究,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是空间中存在 的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空间 福柯认 为异质空 间应具有六种 特征 : 第一 ,没有任 何 文化 不参 与建 构异 质 空 间 ,但异 质空 间 内不存 在 绝对 普遍 的 形 式;第二,每个异质空间都具有其精确而 特定的功能和价值,而这种功能和价值将 随它所 在 的文 化的 变迁 而 发生变 化 ;第 三,异质空间可以在同一地点并列数个彼 此矛盾 的空 间与地 点 ;第 四,异质空间通 常和时间的片断性相关;第五,异质空间 有时必须经由特定的文化仪式或具备群体 的共识才能进入 ;第六 ,异质 空间对 于其 他空间所具有的一个功能有幻觉性的和补 偿性的两个极端 。
在速度与效率 的平均值 都很高的今天 ,那些 已经或正在北 京消失 的封闭的异质空间显示出了他们与现代城 市的格格不入 当然 ,情况也有 可能完全 相反, 新出现的封闭的异质空间把城市变 得与人格格不入:北京越来越多的拓宽或 新建的城市快速路正在使大片的城市本身 变为封闭的异质空间 在城市建设的领域中,由于空间的急 剧成长存在着诸多的偶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使得理想化的构思在打破原有平衡的同时 面临更多的压力和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对 城市中这些由于历史原因遗留的、发展倾 斜造就的、 乃至执行失衡新生的, 与原有城 市的空间肌理、建筑形态大相径庭的异质 空间,在考虑和接受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和 文化价值的基础上 ,如何经济有效地进行 利用 、 合理 而富于创造性地加 以改造 , 使之 充分发挥空间上的弹性和形态上的可塑性, 从而重新融入城市的结构体系,已经成为 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城市发 展改造的重大策略性问题历史街区的再 生, 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世界性潮流, 成功的 如东京、 纽约、 马德里、 伦敦、 米兰诸城市, 通过将衰 落历 史街 区与 当代创意产业 的嫁 接 , 实现 了历史文化区域空间价值 的增值 。
而在这个问题上, 意大利的老城米兰, 已经 开始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并尝试将之应用 于北京的城市改造当中早在 “ 2 0 0 6中国 意大利年”在北京开幕,“ 意大利制造”体 系就开始活跃于京城的各个领域而2 0 0 7 年西四北大街的旧城改造方案征集 ,正式 把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大胆的创意精 神向世人展示 因此, 我们选择意大利最具 创意的城市米兰作为合作的伙伴和对比的 目标, 寻找他们在城市建设中 “ 消化” 这类 城市异质空间的原则和方 式 城市的异质与特质 米兰市 ( 意大利语:Mi l a n o )位于意 大利 的西北 部 , 面 积 1 8 1 .7 5 平方 公里 , 人 口约 2 0 0 万 ,是 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 ,也 是意大 利最 大的工商与金融城市 座落在 伦 巴第平原 西北 部 ,连接南北欧与东西欧 的交通动脉—— 迅捷的交通 网络 、快速流 动的人群、高密度的经济核心为米兰的城 市发展带来 了多元化 的成长空间 今天,作为世界闻名的设计之都,有 着 “ 经济首都”之称的米兰,以其悠久的 历史文化背景兼具风靡全球的先锋设计潮 流,代表了今天设计界、特别是服装设计 城市 比较 I R E S E AR C H 0 领域的顶尖水平。
米兰是世界三大会展中 心之一, 每年举行 7 0 多个不同行业、 类型 的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企 业和行业人士 “ 米兰” 在青年设计师眼中 已经成为 “ 时尚”二字的代名词但与此 同时,作为欧洲古典艺术的摇篮和众多历 史名家停留、居住、工作过的地方,米兰 也是一种意大利人所特有的工作节奏和生 活方式的缩影,称得上是意大利最具有民 族传统色彩的城市 全市以1 4 世纪意大利 建筑精华的主座大教堂为中心 , 散布着各 个时代各种风格的古老建筑,洋溢在整个 城市 中的文艺复兴气息在哥特式、拜 占 庭、巴洛克或洛可可式的教堂、长廊、城 堡 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充满着世纪末 的凄 美婉约和对新世纪 的憧憬和幻想 米兰的街道宽阔,树木葱郁,车水马 龙,现代化建筑同古老的城堡、小巷融合 并存 ,相互映衬 ,显得高傲而典雅,雍容 而默契米兰的城市风情正是融合了传统 与时尚,古典与现代两种特质,在前卫艺 术和经典文化的碰撞中保持着血脉的延续 和精神的统一 米兰的魅力所在,新与 旧、传统与欲望、华丽与冷漠毫无逻辑地 和平共处与威尼斯、佛罗伦萨和锡耶纳 的完美和谐恰成两极 , 米兰的和谐是对立 的和谐 、极尽 不和谐之和谐 ,一种充满再 生欲望的和谐。
⋯⋯其混杂、异类的城市 性格颇有某种 ‘ 纽约性 ” ’ 双重性格的米 兰 , 城市的异质成就 了繁华 的特质 ( 图1 )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米兰与北京 十分相近 , 一方面遍地古迹 , 一方面张扬的 现代建筑恣意地穿插其间,只是米兰展现 得更为生猛 、 更为前卫 , 奢华的渊源与无尽 的欲望表露得纤毫无疑 米兰之于意大利, 正如同北京之于中国一样,拥有其深刻的 象征意义和无可取代的地位 而二者正同 在现代化、 时尚之都的光环下, 试图通过规 划建设的瓶颈:既要维系丰富的历史人文 景观, 保持悠久的艺术文化背景. 又必须担 北京规划建设77 ’ i’R ESEARCHI城市比较负起引导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更新压力,频繁的商业会展活动需要更加开放、自由、外向型的城市空间,以便更好地展示产业发展的状态,大量涌入的居住人口需要大量的、快速完工的住宅供应而对于传统低密度、低容积、内向型的城市异质空间,是再生还是重建,最终结论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城市、对待历史、对待自身发展进程客观的、前瞻性的态度异 质空 间:因历史而存在曾几何时,米兰只是“底特律般乏味的工业城”,大片衰败的旧工业区散布在市 中心,它们 自成体系,形式单一。
大面积围合的“功能区”,根本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功能需求,使之与城市的沟通变得迫切例如博维萨工业 区,拥有大量的高大厂房和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曾经是米兰工业革命的象征地之一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方面 由于卫星城市的建立,人口大量外移(此时建成的博维萨火车站作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成为当时和米兰城区以外的卫星城市之间便捷的交通联系X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工厂更新设备的需要,很多工厂外迁,使历史上繁盛一时的博维萨区陷入了萧条但是这里保 留了近百年来米兰最典型的工人居住区,不仅对米兰的建筑史、甚至对米兰的文化史也是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产英国导演JohnFoot还曾经搜集该地区的口头历史、微观历史、图片、地 图等引进电影胶片的制作,对该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充分说明其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根据地和人类社会化发展见证的珍贵价值同样 的“不协调地区”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北 京:在城乡交界的城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