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记念刘和珍君》特级教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32334774
  • 上传时间:2022-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记念刘和珍君》特级教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理清文章思路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意义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的放矢话背景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塑造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代表作:十六部杂文集,三部小说集,两部散文集(见课件)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文章选自他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2.写作背景: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政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即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政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政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他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不蔓不枝理结构 1.听课文朗读,画出重点字词,考虑课文分几个部分 2.字词学习 注音: 洗涤()惮()攒射()尸骸()菲()薄浸渍() 桀骜()黯()然赁()屋寥()落长歌当()哭殒身不恤() 形近字词: 创造、创伤;攒射、积攒;通牒、碟片、谍报、喋血、蝴蝶;编辑、揖、通缉、舟楫;和蔼、暮霭;必须、必需;爆发(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暴发(侧重突发性,多用于传染病、洪水等) 3.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⑴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它和一般传记文是否一样? 明确:不,一般传记是写一个人,本文是鲁迅先生借刘和珍,写一群青年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

      二是一般传记是突出某人某性格、品格、才能等,本文非重事 ⑵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明确: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第二件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黯然至于泣下”;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 ⑶第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和目的 ⑷第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概括总结全文的七个部分: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5.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重心不在记事而在于议论抒情,情感悲(青年)愤(恨敌人)为主。

      三、操翰成章析缘由 1.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明确: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也让人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 3.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 明确:提示:民国应该是为民的,而这里政府却屠杀人民,故这里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说明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也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号召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 4.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要求,我才写本文吗?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些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3次提到(注意3次的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句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句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句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5.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思考:“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6.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

      归纳:写作原因有5点:程君要求+此处3点+总结经验教训 7.讨论:开头写缘由是常见的思路,但作者在此反复说缘由又有何作用呢? 明确:写出了各方力量的反应——正面:纪念并没有被吓怕而屈服;反动派:诬蔑;市民:忘记淡薄将各方面的反应都呈现出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同志的爱 四、笔酣墨饱品形象 1.导入:由学生对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否感到幸福提问导入,教师引导,幸福在哪,不幸福在哪刘和珍君如果处在你们这个时代,肯定会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刘和珍君在1926年3月16日写的日记: “据说最快乐的日子是学生时代,我可不同意我相信世界上不会有快乐的日子,学生时代也是够苦恼的 譬如自从我入校以来,我们北京女师大便常常处在纷扰中,我很怕回忆大学过去的生活 现在我校比过去安定一些了,我正准备安下心来学习,但据说新任教育部长马君武将策划在教育界制造麻烦,那么象现在这样的平静环境便就不能保持了 所以,我在大学的社会生活是不宁静的,我的功课也很受影响我记得有次上英语课,老师问我一些问题,但我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我迫切希望我们学校的社会生活能有所改善 从这篇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君是一位追求进步,担忧社会,关切时局有责任心的人 能有如此忧患意识的刘和珍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鲁迅笔下刘和珍君的世界 2.合作探究. ⑴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文章写了与刘和珍君相关的哪些事情?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这些事件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①相关语句: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才知道……请愿的事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 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②概括事件、形象. 其事(素材)概括其人(形象) 预定《莽原》毅然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坚定 反抗校长不屈不畏强权、嫉恶如仇 虑及母校黯然敢于担当、责任意识 徒手请愿、牺牲欣然单纯、不怕牺牲、爱国精神 ③文中作者多次直接刻画出刘和珍君的一个性格特点是什么? “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善良、谦和的品性,在文中出现了五次:三、四、五、六节。

      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④概括出刘和珍君的形象:刘和珍君是一位品性善良、谦和,坚定地追求真理,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单纯中裹挟着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女子 当时人们悼念她的挽联: 悼芳魂小女子铸大勇毅,赴国难真猛士显真精神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殒身不恤从容如是女子柔肠铁骨,不畏强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初中语文++】《故乡》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16.2《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1.3《庖丁解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孤独之旅》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扬州慢》课件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2.《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课时1+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重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9.《屈原列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4.《促织》《变形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pptx 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陈情表》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一.pptx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