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暗埋管线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
9页电气暗埋管线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1、所依据的技术文件及标准规范: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1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21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21 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6-2021) 2、施工预备: 2.1材料要求 2.1.1镀锌钢管(或电线管)壁厚匀称,焊缝匀称规则,无劈裂、沙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钢管外其他管材的内外壁需预先除锈防腐处理,埋入混凝土内可不刷防锈漆,但应进行除锈处理镀锌钢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表层完整,无剥落现象 2.1.2铁制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盒壁厚度应不小于1.0mm,镀锌层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连接孔齐全 2.1.3面板、盖板的规格、孔距应与底盒配套,形状完整无损,板面颜色匀称 2.1.4螺栓、螺丝、螺母、垫圈等应使用镀锌件 2.1.5其他材料:鞍形夹、铁丝、铁钉、防锈漆等材料无过期变质现象 2.2主要施工机具及测量工具 2.2.1弯管器、套丝机、板牙。
2.2.2手枪钻、电锤 2.2.3铅笔、皮尺、水平尺、卷尺、角尺、线坠、小线、粉线袋等 2.2.4?手锤、钳子、钢锯、锯条、刀锯、半圆锉、活扳手等 2.2.5绝缘手套、工具袋、高凳、人字梯等 2.3.作业条件 2.3.1.暗管敷设作业条件: ?各层水平线和墙体厚度线已弹好,协作精装单位施工 3、材料及质量关键点要求: 3.1.材料的关键要求见本节2.1; 3.2.质量关键要求 3.2.1管弯处出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其原因及解决方法有:使用扳手弯管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 3.2.2暗配管路弯曲过多敷设管路时,应按设计图要求及现场状况,沿最近的路线敷设 3.2.3预留管口的位置不精确配管时未按设计图要求,找出轴线尺寸位置,造成定位不准应依据设计图要求进行修复 3.2.4暗配管路堵塞,配管后应准时扫管,发觉管堵准时修复,并准时加管堵将管口堵严 3.2.5管口不平齐有毛刺,断口后未准时将管口处理光滑 3.2.6当为引向固定于家俱或设备上之插座的电线管定线时须特殊小心。
必需充分协调以确知家俱之详情及构造使电线管尽量暗藏不露 3.2.7在建筑施工期间,全部电线管之终端及电线盒必需用木栓或发泡胶连胶布堵塞以防止混凝土,灰泥及杂物进入电线管内 3.2.8电线管穿过建筑物之沉降缝处必需使用套筒必需敷设一条单独的回路保护导线跨接结构沉降缝以保持有效的电气连续性 4、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4.1.1暗管敷设工艺流程 弹线→测定盒位置→暗管敷设砌体开槽→稳筑盒→预制加工→管路连接→暗管敷设固定→变形缝处理→出线盒保护处理 4.2.操作工艺 ?4.2.1暗管敷设基本要求 1)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2)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削减弯曲,浇灌于混凝土内的电线管,其径向环绕于电线管四周任何点上之混凝土或抹面层的厚度不得小于15mm浇灌于混凝土内平行电线管间相距须不少于25mm 3)进入配电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 4.2.2预制加工 1)依据设计图纸,加工好各种盒、管弯,钢管弯弯采用弯管器加工将管子放入弯管器,慢慢用力弯出所需角度。
要求管路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现象,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0.1倍暗配管时,电线管之弯曲内径不得小于电线管外径的2.5倍 2)切管 用钢锯、无齿锯、砂轮切割机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测量精确,放人案子的钳口内卡牢固,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将管口上的毛刺用半圆锉处理光滑,再将管内的铁屑倒洁净 3)套丝 采用套丝机、板牙,依据管外径选择相应的板牙,将管子用台虎钳或压力钳固定,再把绞板套在管端,先渐渐用力,套上扣后在匀称用力,套几扣准时用毛刷涂抹机油,保证丝扣完整不断扣、乱扣管径在20mm及其以下时,应分成二板套成,管径在25mm及其以上时,应分三板套成 4.2.3测定盒位置 依据设计图要求确定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盒实际尺寸位置 4.2.4稳筑盒 1)用铁钉将盒固定于土建砌体上,再将连通于盒的线管每隔一米用管卡固定于砌体上 4.2.5管路连接 1)管路连接方法 套丝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直接使用通丝直接装好直接,管口应对应外露丝应不多余2扣 2)管与管的连接 管径20mm、25mm及32mm管径的电线管,采用套丝连接。
管口锉光滑平整,接头应牢固紧密 a.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 无弯时,45m;有一个弯,30m;有二个弯时,20m;有三个弯时,12m b.管路垂直敷设时,依据导线截面设置接线盒距离:50mm2及其以下为30m;70~95mm2时,为20m;120~240mm2时为18m 3)电线管与分线盒,出线盒及开关装置之连接须用联接管箍和六角公螺纹套筒 4.2.6管路敷设与连接 1)管路敷设:水平或垂直敷设线管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上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a.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内侧有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是否完整无损,管子应调直 b.敷管时,先将丝接的直接拧进一半,然后将管口对齐,再将直接和线管拧牢 2)管路连接: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 4.2.7出线盒保护处理 ?1)暗敷的分线盒/出线盒-盒的内外部分须喷上或涂上橙色以作识别 ?2)电线管之终端及电线盒必需用木栓或发泡胶连胶布堵塞以防止混凝土,灰泥及杂物进入电线管内 5.质量检查评定: 5.1?主控项目 5.1.1镀锌三极管严禁熔焊连接。
检查方法:暗敷的检查隐藏工程记录 5.2?一般项目 ?5.2.1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暗配管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褶皱,油漆防腐完整,暗配管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5.2.2盒位置正确,固定牢靠,管子进入盒处顺直,在盒内露出的管头长度小于5mm;用直接固定的管口露出直接的2~3扣 检查方法:观看和尺量检查 ?5.2.3金属电线保护管、盒接地(接零)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检查方法:观看检查 ?5.2.4允许偏差项目:电线管弯曲半径、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保护管弯曲半径、明配管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 项次 项目 弯曲半径或充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管子最小弯曲半径 暗配管 ≥10D 尺量检查及检查安装记录 2 管子弯曲处的弯曲度 ≤0.1D 尺量检查 注:D为管子外径 6、成品保护: ?6.1混凝土楼板、墙等均不得擅自断筋。
?6.2其他专业在进行施工时,应留意不得碰坏电气配管严禁私自改动电线管路 7、质量记录 ?7.1镀锌金属三极管 ?7.2钢管明(暗)敷设预检、自检、互检记录 ?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4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7.5填写“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的有关配管的相应内容 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8.1进入施工现场,必需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穿硬底鞋、拖鞋和高跟鞋进入作业现场 8.2施工现场严禁游动吸烟,不得酒后作业 8.3操作机电设备,严禁戴手套,袖口扎紧机械运转中不得进行修理保养 8.4登高作业时,要搭设作业平台并作好安全防护措施,使用移动式脚手架,严禁载人移动 8.5施工现场垃圾每天清理,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8.6尽量使用低噪声或无噪声的施工作业设置,无法避免噪声的施工设备,则应对其采取噪声隔离措施 8.7施工用料应做到长材不短用,加强科学下料和材料回收利用工作,削减废料,节省材料。
8.8严禁在施工过程中戴耳机听音乐,接听或拨打,如接听或拨打应马上停止施工到安全区域接听或拨打 8.9管子断管后应准时铣口,把管口锉平齐,去掉毛刺再配管 8.10在电气竖井、机房等电气管路系统较多的地方应认真排列布置,使其整齐、美观 8.11暗配管路配管后应准时扫管,发觉堵管准时修复 餐饮部制度饲养制度饲料厂制度 验收制度麻醉科制度常务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