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下1-7《认识一袋空气》.docx
5页一下1-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7课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的探究方法对一袋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进展自己在物体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爱好本课的研究主题是:描述一袋空气的特点要紧目的是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从不同方面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1.聚焦教科书用问题的方式,提示学生依照之前学习的方法研究另一类物体——1袋空气的特点,那个地点只是建立初步的认识,即用差不多学过的研究方法探究“空气是什么样的”2.探究要紧包含3个活动1)用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从整体上观看它的特点2)将这袋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发觉相同点和不同点3)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点通过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空气的特点,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观看、描述、记录的方法,为今后连续研究物体打下基础3.研讨那个环节要紧是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通过实验发觉空气特点的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交流观看到的空气特点,还要说出观看的方法这是在培养学生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再用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
此外,教科书还出现了两个总结性的问题一是让学生总结能够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的特点的;二是给出描述不同物体特点的词汇教学时,教师能够让学生看看从第1课沿用至本课的表格,重点关注不同类别的物体具有的不同典型特点假如时刻承诺,教师还能够让学生回忆一下认识物体特点的方法,包括利用感官充分观看、对比观看、借助工具(简易天平、放大镜)观看等学情分析】通过前6课的学习,学生对用固态和液态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也把握了一些差不多的研究方法他们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步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步形成描述物体特点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明白得学生差不多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专门是在本单元的第5课,学生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把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点的研究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做了专门好的铺垫学生对空气是专门熟悉的,然而对空气的一些特点还有点模糊,如空气的颜色、气味,空气的流淌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明白空气是无色、无味、透亮的气体;认识到空气的一些特点是能够被观看和描述的,空气与木块、水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2.科学探究目标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点。
观看和描述空气的一些特点3.科学态度目标进展学生对探究水、空气等物质的爱好意识到能够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空气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白空气是无色、无味、透亮的气体2.教学难点:认识到尽管空气是看不见的,然而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预备】1.小组(两两合作):透亮塑料袋、皮筋、透亮烧杯或塑料杯、水、木块2.全班:课件、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教师提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过哪些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差不多用过的研究方法,如:利用感官观看;借助一些工具进行对比观看出示有关观看方法的图片:看、闻、摸、比较)2.教师提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来描述物体特点的科学词汇有哪些?”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把相关词汇出现在黑板上3.教师出示课本第18-19页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当学生说到“气球”、“空气”时,教师能够接着提问:“气球里面有什么?”“我们周围有空气吗?”“空气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依照自己的体会说出自己的认识,如:“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是看不见的空气是摸不着的二、探究1:用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从整体上观看它的特点。
预设10分钟)1.教师讲述:“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要想好好观看、认识它,能够把它装在袋子里出示一袋差不多装好的空气,板书课题)2.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两人合作,其中一个同学打开袋子,在空中用力兜一下再收紧,另一个同学用皮筋扎紧袋口出示相关图片)3.教师提问:“你预备如何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看空气的特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比如: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亮等;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一摸是否粗糙;用手捏一捏软硬;用天平去称一称轻重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予以确信,并把这些方法以关键词的形式补充出现在黑板上4.组织学生从整体上观看一袋空气的特点5.组织学生交流观看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觉三、探究2:将一袋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发觉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15分钟)1.教师出示一袋水和一块木块,提问:“我们刚才观看了一袋空气,假如把它和那个地点的水、木块比一比,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呢?”2.提问:“我们能够如何样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后回答,如:“能够从颜色、是否透亮、轻重、气味、是否流淌等多个角度观看空气与水和木块的异同假如分别把水和空气倒人杯中,能够比较它们的流淌性用耳朵听空气流淌的声音。
等等,教师把这些方法以关键词的形式补充出现在黑板上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比较空气与水、空气与木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学生交流观看到的信息引导学生重点说说新的发觉如:水和空气都会流淌,水在流淌时是从上向下的,空气的流淌方向却无法被观看到四、探究3:描述记录空气的特点预设5分钟)1.教师出示第1、5课的班级记录单或引导学生看《活动手册》第1页的记录表,让学生说说木块与水的特点2.教师组织学生描述空气的特点,并在《活动手册》第1页的表格中进行记录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记录的内容,引导他们描述空气的特点,同时说出是通过什么方法观看到特点的4.用词汇记录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亮、专门轻、流淌、气体5.观看科学阅读的资料,说说空气的颜色变了,我们有什么感受五、研讨、拓展(预设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级集体研讨:“空气有什么特点?”“我们是如何明白的?”引导学生不仅能描述空气的特点,还能说出是通过什么方法观看到特点的,从而对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2.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和总结:“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能够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如:像木块一类的物体能够用哪些词汇描述,像水一类的物体能够用哪些词汇描述,像空气一类的物体还能够用哪些词汇描述。
3.师生合作在本课的班级记录表上进行补充板书设计】认识一袋空气第1次观看第2次观看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