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小升初拓展:文言文.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posei****23456
  • 文档编号:168522150
  • 上传时间:2021-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9.7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上)北宋从前有一个小孩,在看唐诗时看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 “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 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他就是我们北宋的伟大科学家沈括一、《梦溪笔谈》二则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字_存中_,号 梦溪丈人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_科学家 家、 改革家_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一、《梦溪笔谈》 作者: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代表作《梦 溪笔谈》【作者背景】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他剪了一个纸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成简单整数比的弦时,它就振动使纸人跳跃,而弹其它弦时,纸人则不动。

      沈括把这种现象叫做“应声”用这种方法显示共振是沈括的首创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纪,意大利 人才开始做共振实验至今,在某些国家 和地区的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还使用这个方法给学生做关于共振现象的演示实验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有一次,沈括在书中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句话,觉得很奇怪,“水”怎么可能燃烧呢?他决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沈括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当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沈括弄清楚这种液体的性质和用途,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石油并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从而减少砍伐树木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的传统中国,产生伟大科学家很难不过宋代却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是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写下了科学经典《梦溪笔谈》他就是现代人熟知的沈括。

      然而,在诸多伟大称誉之外,沈括还是一个打小报告高手,非常“小人”地干过文字狱的勾当沈括的理性求实精神,到了政治生活中却消失了他政治嗅觉异常灵敏,善于在别人的诗文中嗅出异味, 捕风捉影,“上纲上线”沈括检举揭发的对象中有中国文学的巅峰人物——苏轼乌台诗案)(一)以虫治虫代/的/删/去,前往随堂小记: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 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方:当*时候来/ 用/ 把/ 因为/因此代(子方虫)/的/删/去,前往为(虚):#成为/做/是/被蝎,其喙有钳,千万蔽遮盖地;遇子方虫,则以 钳搏之,悉 为两段旬悉:全部,都旬日:十天来/ 用/ 把/ 因为/因此代词(这);副词(猜测、愿望)代 / 的 / 删 / 去,前往代(子方虫)/的/删/去,前往皆:全部,都岁:年(收成)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丰收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谓:称作/是/对*说/认为(二)梵天寺木塔钱氏据占据两浙浙江,江苏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随堂小记:方:当*时候故:旧的/原因/所以初:刚刚/从前于是,就/竟然来/ 用/ 把/ 因为/因此使:派,遣/使者,出使/让之,患担忧,嫌 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铺排瓦,上轻,故如此乃 以瓦贻:送/留但:只代(木塔)/的/删/去,前往关联词(却)讫:完矣(虚):了遂:于是,就布之, 而动如初代词(他);副词(猜测、愿望)代/的/删/ 去,前往来/ 用/ 把/ 因为/因此代/的/删/ 去,前往履:鞋/走皆:全部,都无可奈何,密秘密(私下)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而已/罢了 代(木板)/的/删/去,前往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四声)之,则不动矣匠师如代词(皓);副词(猜测、愿望)其言,塔遂定大概/原来代词(这个);副词(猜测、愿望)盖钉(一声)板上下弥束紧束,六幕面相联如胠箧打开的箱子,人履其板,六幕通“服” 代词(皓);副词(猜测、愿望)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 其精练精熟,熟练比喻技术高超文章分析】1 段:建塔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工匠不能彻底解决——(表面解决)2 段:喻皓指导工匠用“布板”“实钉”方法轻松解决问题——本质解决解决过程中形象对比工匠:密使、贻钗——①虚心好学②怕被笑话,好面子喻皓:笑——①认为简单(反映技术高超) ②笑话匠师无能3 段:解释“塔定”之因,体现喻皓建筑工艺高超。

      注释:(1)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2)庆州界:庆州地域(3)子方虫:今称黏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4)狗蝎(xiē):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5)傍(png)不肯:虫名意思是这虫旁边容不得害虫傍:即“旁”,旁边6)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7)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8)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人称预都料9)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10)胠箧(qū qi):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二、《三峡》作者简介:郦道元,字 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人 北朝 _北魏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 水经注 》四十卷二、《三峡》1.出处:选自《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作者简介: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春冬之时,则素白色湍急流绿碧绿潭潭水,回回旋清清波倒倒影影景影,绝巘山峰多生怪怪异柏柏树,悬悬挂着泉泉水般的瀑布,飞漱荡其间,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初晴霜旦,林寒涧肃冷清,常有高高处猿长啸属引凄凄凉异异常,通“啭” 的人/删空谷传响回荡,哀△转 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shang声泪沾裳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雄奇险峻美【全文分析】山两岸连山,绝无阙处连三峡水急:奔放美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七年级圣陶大语文班凄婉美夏: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其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水清:清幽美春冬 注释:(1)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2)襄:漫上(3)溯(s):逆流而上4)良:的确,实在5)肃:清冷(9)属引:连续不断(10)巴东:古郡名,辖境在今重庆市东部(6)素:白色的7)巘:山峰(8)漱:冲刷三、《论语》十则作者简介:孔丘,字 仲尼 ,名 丘 春秋 时 期 _鲁 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 家 、 教育 家 、 政治 家,_儒 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_》作 者: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体 裁:语录体师生对话:老师曰:“吃否?”学生答:“吃也”;老师曰:“作业写完否?”学生答:“没有”老 师曰:“只顾吃,猪也!”------这对师生之间的对话被记载并且流传了下来,于是就成了语录体 )内 容: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地 位:《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并称“四书”;(五经)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孔 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师)主张“仁、义、礼、知、信”,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1)因材施教;孔子的教育主张有: (2)讨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3)从不考试,倡导素质教育补充:孔子介绍——孔子为什么名“丘”,字“仲尼”呢?因为他生于尼丘山,这个山不大,故为‘丘’,名与字各取一字;‘仲’在排行中是‘二’(伯、仲、叔、季),故为仲尼。

      《论语》并非孔子所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论”是编纂、编辑的意思,“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话春秋时期,孔子冒战乱曾东游列国,到处去讲学,推行“仁政”,历代皇帝都尊奉他,因 为他的许多主张顺应了皇帝统治的需要,如“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等,这些都是很不好的但他也有许多正确的见解,我们应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特别是教育人的方法,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的影响深远,他不仅是我们中国的大师,就连国外都有“孔学会”,如日本、美国等,韩国还设有孔子文化节、孔子学院(韩国“儒家研究学会”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大典)看来孔子的影响力贯穿古今,而且遍及国内外曾经日本有安倍晋三在当选总理的时候,委托秘书买日版《论语》,说读了这本书才能当好总理有人说日本人左手拿《论语》,右手托算盘,活学活用,成功打造了亚洲第一强国所以说“孔子不是中国的,而是世界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