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docx
13页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活动目的 1.探讨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2.尝试学习写作人物短评和历史评说3.归纳整理文言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活动内容1.从本单元课文以及学过的课文中选取语段,分析我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叙事方面的基本特点2.以司马迁的“太史公曰”为例,尝试写作人物短评3.从本单元两篇史论中进行思考,尝试写作历史短评3.从本单元课文以及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例子,归纳巩固文言句式知识活动时间安排 穿插安排在课文教学中或课堂集中解决活动一:探讨史传叙事艺术一、 明确任务《左传》《史记》《汉书》等著作,巧于构思,精于剪裁,长于表达,不仅是典范的历史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屈原列传》或《苏武传》为例,并适当拓展阅读其它史传名篇(如《荆轲刺秦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归纳出若干特点,并举例说明二、 合作探究1. 拓展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附录:翻译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背着剑!大王背着剑!”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2.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特点,并举例说明三、 成果展示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特点:(1) 选材典型,突出重点《荆轲刺秦王(节选)》中,作者精心选取“廷刺秦王”的故事,描绘了“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廷上追刺”“倚柱笑骂”“荆轲被斩”等场面在这些情节中,作者浓墨重彩的是“厚遗蒙嘉”“廷上追刺”的场面,突出荆轲是一个有智、有勇、有义的侠士;而对“顾笑武阳”“荆轲被斩”等场面,则是简笔勾勒,侧面表现荆轲的“勇”。
《苏武传》选择了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最能体现其爱国品质的事迹来描写,并写得“文赡而事详”,至于苏武为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事,则略而交待,要言不烦,详略得体,使主题更加突出2) 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荆轲刺秦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扣人心弦, 矛盾冲突尖锐复杂这些矛盾、冲突、斗争,都为人物的性格表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具有强烈的紧张性和戏剧感《苏武传》中,对典型事例,作者讲求描述的生动性,如苏武受审前欲自杀而被自己人劝止,受审时以死自明心迹又被匈奴人救活等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把苏武百折不挠、奋力抗争的特征描绘得异常逼真感人3) 语言富有表现力荆轲刺秦王时,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班固善于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表现力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活动二:尝试写作人物短评一、明确任务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二、 写法指津人物评价就是对一个人从品质、性格方面进行定义评价首先,真正掌握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里得先有人物相关情节的储备换句话说要对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人物、事件有一个整体感知,要对人物及其各自对应的主要情节做一个梳理其次,把握情节的框架,基本上能简单得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了情节,就可以通过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了能把人物性格和相关情节联系起来才是真正读懂最后,在写作短文的时候一定要观点明确、集中,条理清晰。
观点明确、集中,指的是评价人物要抓住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罗列了一大堆人物特征,结果却哪个都没说清楚因为小短文的篇幅限制,只能集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或者精神三、 写作范例示例一:十九年如一日,苏武牧羊与大漠,孤独与寂寞陪伴着他,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投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无限的、永恒的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失败没有征服他的忠诚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他用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的后世人持一只旄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牧一群公羊,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和执着书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悲歌示例二:苏武被俘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十九年后,苏武回到汉朝,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十九年的孤独,凝聚成一腔热血,抛撒在大汉的土地上。
面对敌人的诱惑和折磨,他宁死不屈宁愿自己一个人独守一片山河,也决不背那叛国的千古骂名!他,不会舞刀弄剑,不会杀敌立功,可他依然是大汉朝的英雄!活动三:尝试写作历史评说一、明确任务本单元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评,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二、写法指津要写好短评,除了把握一般短评的写作要点,即做到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行评论外,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熟读作品,占有材料:阅读是评论的基础如果对一个作品读得不深,读得不透,就很难科学而充分地加以评论所以,写作之前,首先要反复阅读作品,占有充分的材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巧妙叙述,精当评论:短评是征对作品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短评中的“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或是复述,或是节录短评短评,重在一个“评”字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短评应以评为主,即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评论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结合,既有作者的观点,又有作品中得来的材料;分析和评论结合,既有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分析,又有作者的理性判断。
选好角度,集中评论:可供评论的方面很多,不能面面俱到加以评论,最好只选一个方面或从一个角度进行评论选择的论题尽可能集中,所选角度要尽可能小点,千万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三、写作范例秦朝灭亡的原因探究秦朝灭亡,不仅仅只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灭亡,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对六国的错误仁慈秦始皇对儒和原六国遗留贵族的仁慈为六国的反扑埋下了种子一般说来,持续时间长久的王朝在灭亡后仍会残留有大量的不甘心失败的旧朝遗民这些旧朝遗民在王朝覆灭前是王朝的坚定拥护者和新生力量的镇压者;在王朝覆灭后则是时刻准备反击的复辟者,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就会采取行动复辟旧王朝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样的情形出现过很多次,商朝复辟、秦末六国复辟、刘备复辟汉朝、明朝复辟、清朝复辟等,只不过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低估了六国的仇恨秦统一的过程几乎全是靠武力来完成的,因而在统一的过程中同六国人积下了血海深仇,如楚国、赵国、魏国等同秦都有几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