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美术面试真题解析版.doc

42页
  • 卖家[上传人]:送你****花
  • 文档编号:185088844
  • 上传时间:2021-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2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美术《兰亭序》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教师讲述“入木三分”的典故:王羲之为人写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顺势提问:究竟是怎样的笔力,能够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呢?一起了解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进而导入课题活动二:描述分析1.内容(1)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提出问题:《兰亭序》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2)展示书法作品《兰亭序》,简单介绍作品概况,并提出问题:作品是什么书体?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兰亭序》是行书,给人潇洒流利、遒媚飘逸的感觉2.章法、用笔、结构(1)多媒体继续展示《兰亭序》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①找一找作品中的“之”字,看看有什么特点?(各不相同)分别有什么不同?②放大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局部,说一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通篇20个“之”字,各不相同,变化迥异,字形时正时侧,变化多端,错落有致。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并思考:兰亭序的用笔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笔笔规矩,全篇用笔或露、或藏,点画精劲3)追问:《兰亭序》中行与行有什么变化?学生探讨,教师总结:前松后紧,通篇行气贯注,一气呵成活动三:总结解释1.师生共同回顾《兰亭序》的特点,并说明地位:《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提出问题: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书法作品可以从结体、点画、章法、用笔等方面进行分析活动四:欣赏评价1.出示唐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请学生运用所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鉴赏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3.讨论结束后,以“档案”评说人的形式,每组选一名代表来介绍,教师从内容、用笔、字形、章法等方面予以评价如《祭侄文稿》用笔——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字形——大小不一;结构——时聚时散)活动五:小结作业1.带领学生回顾《兰亭序》的特点教师总结升华:《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请同学们要珍爱中国传统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2.临摹《兰亭序》并搜集相关的故事,体会以书传情答辩题目解析】1.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中国“三大行书”参考答案】中国三大行书是指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

      《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字,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脉相通,气韵生动《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通篇使用一支微秃的毛笔写成,前半篇十二行遒劲温婉,后十三行,运笔节奏加快整篇文稿笔势雄奇,透露着悲愤的情感《黄州寒食诗》贴作于元丰五年,是苏轼反王安石变法失败,政治上失意,谪居湖北黄州后的代表作,诗中自叙来黄州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眼前觉萧瑟难受,其心绪漫声细诉,娓娓道来,凄然长啸2.你认为符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科学导入方法有哪些?如何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考答案】(1)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和间接导入2种:①直接导入:指教师直接点出问题,向学生出示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优点是指向性明确,可直接进入新课题②间接导入:间接导入分为温故知新导入法及创设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又分为:多媒体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观察导入法、生活展现导入法、实物演示导入法、表演体会导入法等2)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情,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的导入方式,注意导入的趣味性及关联性;比如本节课是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教师讲述“入木三分”的典故,顺势引出课题《兰亭序》。

      这样从故事出发,又有趣味性及关联性,易于被学生接受高中美术《人物线描写生》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展示体育课拍摄的男同学打篮球照片,提出问题:除了照相,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快速记录人物有趣的动态呢?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用线描勾勒出来的人物轮廓造型生动,简洁概括,特别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线描人物写生》活动二:描述分析1.人体比例利用图片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带领学生回顾人体比例,提问:以头部的长度为测量比例,人在站姿、蹲坐时的比例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站七、坐五、盘三半2.线条的特点教师展示线描作品《书桌前的少女》,提出问题:①画中运用了怎样的线条进行表现?(直线、曲线、折线等)②如何在繁杂多变、组织无序的衣纹中表现出有形、有质、有序的线条?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需要有主线、次线之分主线中有结构线(皮肤线和紧贴在结构上的实线);关节线(在体块的转折或交接处);动势线(体现人物动态最生动的部位,一般为长线,要整体的理解人物形体内部的结构并画出来)次线:次线也叫二号线,是衣服上的偶发线,有的随动态的变化而产生3.线条的表现教师展示站、跑、跳、坐不同动作的速写线描作品,请学生找出其中主线与次线,并提出问题:这些线条的长短和虚实各有什么变化?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动态线一般较长,衣褶等部分的线条较短;表现身体结构和关节部分一般用较实的线条,衣服上的偶发线一般用较虚的纤体表现。

      活动三:示范讲解教师展示真人的站立图片,示范如何运用线描的方式写生人物,并讲明具体步骤:①用较轻松的虚线把人像或人体动态外轮廓画出来,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和比例;②从感兴趣的部位着手,用较准确而有力的线条勾画,也可施加简单的明暗关系;③注意由头、颈、躯干直到着力的脚所形成的动态主线,尽可能把人物的动势捕捉下来活动四:实践展评1.教师请班级模特,并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物线描写生并提示学生:注意人体的动态重心,比例结构,注意线描的主次线使用,15分钟内完成2.教师巡视指导3.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之后,开展“线的魅力”作品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愿介绍自己的作品4.其他从作品的动态、比例、结构、线条等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价比如:《看书的人》动态—看书坐姿;神态—眼神、动态生动;线条:变化丰富)活动五:小结作业1.安排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并进行情感升华:点、线、面是我们绘画创作的基本元素,线条可以快速又便捷的记录在生活中的瞬间,所以同学们要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2.下课之后尝试为自己的写生作品添加背景,参加下周的校园美术作品展览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线描?【参考答案】线描亦称白描,即不施丹青只以线条浓淡来表现物象的一种造型手段。

      具体说就是用线条的粗细、主次、曲直、虚实、刚柔、疏密、浓淡等多种不同的变化来塑造物象的形体变化在中国绘画中,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线描不仅可以勾画静态的轮廓,还可以表现动态的韵律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有独特的魅力2.在练习画线条时,你会告诉学生哪些注意事项?【参考答案】线条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素描线条所具有的力量和多方面的适用性,意味着它有描绘广阔范围的可能性因此,线条是素描训练中塑造对象的主要手段对初学者来说,掌握线条的曲直轻重极为重要在练习画线条的过程中,要注意用笔的方式,落笔时要体会手、腕、肘的运动对线条的影响,画出线条轻重、浓淡、疏密的关系,使线条在平稳、自然、有序、顺畅中轻松展现正确的排线是两端轻,中间重的线条,方向一致,疏密匀称,能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切忌乱涂因此,在练习画线条时,我会告诉学生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般是由上到下斜着画下来,注意落笔,起笔要虚,中间要实,线条不要画死板,避免出现“硬口”;第二,线条排列的整体有序,要紧密、均匀;第三,线条走向要统一,又要有适当变化;第四,根据物体不同面的转折与质感,可活泼使用线条,暗部要层层画,并且要分多次来画。

      总之,通过画线条的练习,学生要学会控制线条的轻重、速度和疏密,落笔要平稳、顺手、自然,画出轻松生动的线条感觉高中美术《自由引导人民》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运用音乐导入的方式,课程开始播放音乐《马赛曲》让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激昂、热烈、奔放……)教师总结:《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最受人民喜爱、流行最广的一首音乐,那与其相同,同样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就是《自由引导人民》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活动二:描述分析1.作品背景教师展示《自由引导人民》图片,同时播放法国“七月革命”的纪录片并提问:①《自由引导人民》的创作背景是哪一历史事件?(法国“七月革命”)②这次革命是以谁为主导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工人)教师总结:《自由引导人民》是以法国“七月革命”为创作背景,是法国十九世纪艺术大师德拉克洛瓦想象力达到高峰的艺术作品2.画面内容(1)教师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中的主体人物细节图,并提问:①画面中的主体形象是如何表现的?(画面主体为一个戴着弗里吉亚帽的年轻女性,右手高高举起,手中握着一面红色、白色、蓝色三色相间的三色旗)②除了女性主体人物之外,还有哪些人物形象?(旁边还有三个男性形象,分别拿着刀和枪)③表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追求自由,坚信革命胜利)教师总结:画面展示了一个硝烟弥漫的巴黎战场,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的女性为主体,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高举着三色旗,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队伍前进。

      表现出画家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自由终将到来2)分别请四位同学上台来表演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动作,进而感受当时场景的紧张和激烈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画面内容3.艺术特色教师展示《自由引导人民》图片,让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该作品在构图和颜色上有哪些特点?(构图:顶天立地式的构图;色彩:光影对比强烈,颜色丰富)教师总结:画面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倒在地上的尸体、战斗的勇士以及高举法国三色国旗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生动、紧张、激昂的气氛,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活动三:总结解释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该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提出问题:综合美术语言思考《自由引导人民》对于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体现民族精神)教师总结:作品标志着法兰西的民族精神,也标志着德拉克罗瓦艺术的成熟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对于后期的印象主义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活动四:欣赏评价1.教师展示《梅杜萨之筏》图片,引导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共同学习,从作品背景、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来赏析该作品2.教师巡视指导3.完成小组讨论后,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主将席里柯代表作品之一。

      以“梅杜萨号”沉没为创作背景,再现了当时海上漂流的场景以两个三角形来构成画面的动荡感,整个画面色调阴郁而浓重,同时明暗对比强烈,体现了画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浪漫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