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doc
9页必修1复习提纲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 太高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k射过粗 1 I auw itUll瑚过程J 1具休过程・f太阳财地尢阳辐射到达磁昼rjL^皿近地面大气中的木汽和co型呃 地BHB射■・使太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搖旳热源)111古气还大地古空逆辐魁把热量归还瞇面二 祉偿地面辐亦损失的热量料尙于韦立司芾向宇皆空问#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 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导致昼夜温差大―——i — — 一一 i — — = = _ = J — 一 ” = 一—_ = =_一一” === _______ = = ___= _= _ = 一一_ =” _ = 一”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 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 害二、热力环流1 •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t空气的垂直运动t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taWWWWWWWWWWWMWWW大气水平运动T热力环流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3 •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高空则形成高压;① 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 ,高空则形成低压② 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③ 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所以,气压值A>D4 •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 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形成“海风”;夜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白天海风,夜晚陆风)晚山风)白夭吹谷风夜晚吹山风②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白天谷风,夜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 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 间形成热力环流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一一风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 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3. 三种作用力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1 000I 002I 0041 006I 0081 010(hPa)I 1 ■ ■ 一 1 1 ■ I I ・ si ・ r I 由高压指向低压)B: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MMWWUTWWW^(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C: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IWWMWVWW^ 风向)4. 风向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咼压流向低压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与等压线间成一夹角2.2 气压带和风带/ / 7中第酉凤帶\30^f 副魏带高忸压带 \1养逍低怩压带、\、祗帥咖!¥ 削菽帯高吒压带 /\ 、、中炜西耳聊丿7^酸池齐网也/根地础花压带如。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 .三圈环流:(1)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 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 高纬环流(60°〜90°)(3)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 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中间为风带附: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咼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1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咼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执1 八、、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 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 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 带副热带咼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 带赤道低气压带 与副热带咼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2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 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1) 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2)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2.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3 •季风环流(1)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r 西北风r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家古、西伯利亚太平洋家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差异1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1温暖干燥咼温咼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注意:①冬季风东亚的西北季风和南亚的东北季风成因相同,均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夏季风东亚的东南季风和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不相同,东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西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 三种季风气候的特点A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B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C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3) 季风的共性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害, 宜兴修水利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气候分布与成因Itm光陆內挥丸肚东岸带輕地 附近丿丿丿 削枫地低毛压诺an*4【严ar(第卑西风挫翱)A 带地中海宅楔 {冬拿覺曲应、夏 拿量捌热带高压牧*0丰現毛朕丿丿丿(常年或刑恿带高皿 紙荷玖挫剧}掛带爭匱毛1*1 最热月出现在 7月前后,则可推断为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 1月前后,则为南半球2) 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热童帝鬟净(我职)热H均温值热牽養冷月均温在15弋以上热帝雨林、草原.沙漢、李玖毛蟻亚热带養冷月均温在卜15弋之间涅带;r 温曹海洋牲毛械負冷另沟匡血代以下温帶丰艮、火陆性毛樓畳柬帶計叶妹吒倏塞带盍搭片均鼻在lOT^T苔原、冰原乳祺(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矣型热带毛僕乩饕沙at地中昨配樓乱蟆丸箱性降术授(mm)>200075010(101500-2(m<125A1000300-tooo5006007001000<400分配|"型夏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夏痢型夏爾型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3.常考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分布特点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咼压带(夏季)和西 风带(冬季)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 40 °大陆 西岸温带海洋性 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 60 °大陆 西岸热带雨林气 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全年咼温多雨赤道附近2.3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锋面系统(1)冷锋和暖锋的比较: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特 、斗匕匚征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好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天气举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的大风、 沙尘暴,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春雨一场暖注: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 锋面天气图:(2)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高大地形阻挡,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常形成阴雨连绵天气实例: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②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r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r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 北方“秋高气爽”天气三•锋面气旋: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 的天气系统1) 锋面位置的判读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2) 锋面类型的判断根据等压线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锋的运动 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如图 1中锋作逆时针运动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如下 图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来自高纬)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