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岑参(解析版).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198184801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9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岑参(解析版)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1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炼字能力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

      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诗歌的最后一联“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前半句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看望知己好友,所以不觉得“蜀道难”,再看诗歌的前部分内容,首联写自己一大早驱车进入五盘岭然后写自己看到景色:江水回旋在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的崖石间,太阳还没有出来,峰峦密集好像聚赞在一起烟霭中的山色一片苍翠,高耸的树木下,阴沉幽暗在松树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座孤单的驿站,江边的回滩上长满了密密的鲜花,,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所观之景的喜爱之情,虽然看到的景奇险,但是是感到富有情趣所以就不觉得道路艰难了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早发焉耆①怀终南别业岑参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

      注】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晓“秋”两字,点明作诗时间是秋天的早晨,表现了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B.颔联写塞外,用”一身”和“万里”分别修饰“云”和“胡天”,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C.颈联用“终日”和“连年”写连年不断的征战生活,表现了戍边将上忠诚坚贞,保家卫国的情怀D.本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从“早发“落笔,婉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深沉2.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D(A项,“晓”“秋”两字不能体现“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B项,“一身”并不是修饰“虏云”,是说自己一人身处塞外,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应该是表现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生活的极度厌倦、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2.“怀”①首联“晓笛”“乡泪”“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②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③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查的是全诗的诗眼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可知,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全篇的字是“怀”所给的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如: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怀”字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怀”的原因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马上颠簸,飘忽无定,乡路迢迢,归家无期,诗人是不可能不时而生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情绪的诗的最后两句写思念故乡,形之梦寐故山”点出“怀”的对象,“今”承上文眼前景,“何在”启下句故乡景,突出表现了对家乡之不能不时时萦怀到此,“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这个题目所点示的几层意思,尤其是贯穿全诗的“怀”字,就表现得十分完满而又含蓄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过碛岑参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日“过碛”既指出了事件,也点出诗人此时无奈的心情。

      B.“四望云天直下低”写出了云天低垂,体现了人的压抑之态C.“行到安西更向西”写出了路途遥远,作者的叹息寓于其中D.本诗用荒漠凄凉之景体现行客心情迷茫,无所归依的心绪2.本诗在刻画边塞景象时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参考答案】1.答案:A(A项“点出诗人此时无奈的心情”错误,诗题没有点出诗人的心绪2.虚实相生一、二两句实写看见的近景,以荒凉萧瑟的气氛暗示出边城的不安恐怖;三、四两句写耳闻的行程远景,是虚写,将诗人行程的疲意化于路途的遥远难达的叹息之中‚描写远近结合一、二句写黄沙荒漠,苍穹低垂,云天似乎触手可及,是近景三、四句写天地无尽头,是远景ƒ夸张,诗的二、三句写云天低垂,低与地连,伸手可及;沙漠无边,远望中云天四垂,地外有地,天外有天,以见天地之未“尽”这种夸张,形象逼真可感,表现了诗人所看到的独特景色以及独特的感受,让人叹息每点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飞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②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叛军攻势凶猛,此处突出了裴判官落入敌军时的危急形势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人敌营不辱使命D.全诗洋溢着守节不移、忠义报国的沸腾热血,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2.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C(C项,“主动请缨出使,深人敌营不辱使命”错误,诗中有“误落胡尘里”,注释也有“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2.颈联描写了裴判言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这样写渲染了装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烘托了装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句的内容并分析作用的题目,要求概括颈联描绘了的画面内容及其用意,答题时首先翻译诗句,再分析作用,诗句描写了裴判言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雪沾衣”“山对酒”渲染了装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结合下文“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可分析出烘托了装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①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②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③,阳春一曲和皆难注】①此诗是唱和之作中书舍人贾至作诗一首,岑参、杜甫、王维都作了和诗②剑佩:带剑、垂佩绶,此指禁卫军的武装③凤凰池上客:指贾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鸡鸣”“曙光”在交代早朝时间的同时,也是从听觉、视觉角度写景B.第二句写“莺啭”“春色”,描绘京城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形象鲜明C.颔联写早朝,由此联可以想象皇宫的金碧辉煌和早朝场面的气势恢宏D.尾联有恭敬、谦逊意味,也流露出和王维等诗人一同和诗的真实感受2.人们对“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姓旗露未干”这一联颇为赞赏,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1.B(B项,“早春”错,应是“暮春”,“阑”意为将尽2.①紧扣题目“早朝”二字,既围绕朝见场面来写,又体现了“早”字②意象选择典型多样:有宫廷气象,如“花迎剑佩”“柳拂旌旗”,也有自然景象,如“星初落”“露未干”,二者巧妙融为一体③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迎”“拂”字分别赋予“花”“柳”人的情态,使景物描写更具生机与意趣。

      ④对仗工整:“花迎剑佩”与“柳拂旌旗”、“星初落”与“露未干”相对,对仗很是整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岑参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②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佳节重阳,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B.颔联描绘了重阳节边地的严酷环境,“霜威”指天寒霜重;战争不断,疆场杀气腾腾C.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如黄花酒、横笛、征雁、塞云等都寄寓了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D.节日中的边庭,欣喜于没有战事,边境安宁,尾联直接抒情,展现了将士们醉舞军中,豪迈粗犷的性格2.本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B(B项,颔联不是边地严酷环境的描写,重在烘托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2.本诗描写了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②将士们的纵情醉舞、感荷“吾君”,表现了他治军有方、深受爱戴的特点;③而登高饮酒、 聆赏笛歌,也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解析】读懂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分析人物的言行以及环境对其的衬托作用等黄花酒”“登高”写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饮酒的洒脱气质;“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中的“霜威”“杀气”写出了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威名远扬的特点;“横笛”“娇歌”写出了将士们纵情欢歌的场景,体现了封大夫与士兵同乐,并深受士兵爱戴的特点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9分)戏问花门酒家翁①岑参老人七十仍沽②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③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注】本诗是作者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后,随高仙芝来到凉州城的天宝十年(751年)三月所作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②沽:买或卖首句为“卖”,末句是“买”③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未生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三单元 阶段贯通3 魏晋至隋唐时期.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阶段贯通2 秦汉时期.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第4讲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x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易错单词汇总(共20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词性搭配分类汇总(副词结构+介宾结构).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主题词分析(汽车驾驶+健康行为+惊讶惊奇+旅行方式+饮品种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知识讲解.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词块(共288个).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知识讲解.doc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重点派生词总结.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同义互换(同义词互换+同义词组互换).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和词块(按字母顺序编排).doc 高中语文2026届高考高频易混易错成语(共九类100个).doc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第2讲 因式分解.pdf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数学答案解析-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df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第1讲 乘法公式.pdf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数学答案解析-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df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