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B卷.doc
16页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B卷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 利用声波和电磁波传递信息时都需要介质C .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由此建成核电站,有百利而无一害D .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2. (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的是( ) A .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 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C .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D . 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4. (2分)如图所示的房顶旗帜的飘扬情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甲、乙两只船的运动情况( ) A . 乙船一定静止,甲船一定向右运动B . 乙船可能向右运动,甲船可能静止C . 乙船可能向左运动,甲船可能静止D . 乙船可能向右运动,甲船一定向右运动5. (2分)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 .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 .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D .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减少6. (2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 挤钢笔胶管吸墨水B . 用吸管吸饮料C .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D . 船闸7. (2分)关于能源的利用和节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是100%B . 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技进步无关C . 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源未被利用而损失了D . 由于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会创生,所以节约能源的意义不大8. (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S1再闭合时,电流表测L1的电流B .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按住笔卡C . 当导体ab左右移动时,电表指针会偏转D .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减弱9. (2分)将重为2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A . 一定为2.5 NB . 一定为0.5 NC . 可能为0.4 ND . 可能为0.5 N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 .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C . 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 . 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液体小11. (2分)如图,电源电压U = 220V,且保持不变, L1、L2、L3、L4都标有“PZ110V,40W”字样,开关断开时,四盏灯都能正常发光,若将开关闭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L1、L3能正常发光B . L1、L2、L3、L4都能正常发光C . L2、L4能正常发光D . L1、L2、L3、L4都不能正常发光12. (2分)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9分)13. (3分)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传播 14. (3分)在一辆水平向右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不计).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汽车受到的阻力.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15. (4分)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________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___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kg/m3 . 16. (5分)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小聪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设计了如下的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水1002560食用油1002560(1)小聪的表格中空白处应补充为________(注意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除了题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选择的测量类器材是________(2)由表格可知,小聪设计的“加热时间”是用来反映________;要想完成小聪的实验,还需要选用的测量类的器材是________(3)除了小聪设计的实验方案外,小明又设计了如下的方案: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若水的末温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的末温,则说明水的吸热能力较强.17. (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整体外形时尚,没有了链条,外观变得与普通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不同,如图所示.无链条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没有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结合了电子动力和人体动力,此车既可以通过给锂电池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获得能量.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通过车上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之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因此使骑行者骑得更省力,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图中所示这款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锂电池容量为10Ah、电压为 36V.与链条车相比,这种新型自行车具备许多优点.比如:省力、耐用、安全、灵便、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修理方便,骑行 12000km 也无须大修.因此,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城市中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1)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可将骑行者踩脚踏板所产生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______能,由车子的锂电池存储,之后再通过________驱动后轮再次转化成动能,驱动车子前进. (2)图中这款车的锂电池最多所储存的电能约为________J. (3)图中这款车,若骑行者不踩脚踏板,仅靠锂电池驱动,这种“电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 2104m;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给车提供能量,这种“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 3.5104m,则“混合动力驱动”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________. 18.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19. (5分)如图是小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________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________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________(写出表达式)2)步骤B中测量大气压力时,受力分析的对象是________(选填“测力计”、“针筒”、“活塞”)20. (3分)太阳能属于_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水250kg,水的初温为20℃,日晒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水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通过电加热的方式获得,则需要用________kW•h的电,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三、 解答题 (共9题;共78分)21. (5分)如图所示,小车重150N,在A点受到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试作出这个拉力的图示. 22. (5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23. (5分)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电源的“+”极.24. (15分)如图是我国新型气垫登陆船,该船满载后的总质量为160t. (1)一艘满载的气垫船停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间的总接触面积为80m2 , 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如满载的气垫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g=10N/kg) (2)气垫船入水后,启动柴油发动机,通过向下喷气将船身匀速抬高2.15m,若整个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则抬高一次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的柴油?(柴油的热值q柴油=4.3107J/kg) (3)气垫船以3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受到的阻力始终为7.2104N,那么推力的功率为多少? 25. (15分)小梦家新买了一口电饭锅,如图所示,通过查看说明书,发现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的水烧干以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图中乙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1是电阻,R2是加热用的电热丝. (1)自动开关S接通或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说明理由. (2)要是R2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下的 ,R1与R2应满足什么关系? (3)“母亲节”到了,小梦想为妈妈准备泡脚水,由于水温较低,小梦先从盛有5kg水的桶中取出2kg水倒入电饭锅中加热4min后,将水倒回水桶中,经过测量桶中水温升高了20℃(整个过程不计能量损失).请计算R2的阻值. 26. (7分)如图1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27. (4分)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