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
6页郑州市智林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1. “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 2008年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中提到,“朱开山一家……将山东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当地人也与他们结成了生死弟兄朱家传过去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工具基本定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铁农具——春秋时期 B.耧车——战国时期C.犁——西汉 D.曲辕犁——唐朝3.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4.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账,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D.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5.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 《商君书》记载:“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根据材料判断,作者认为①应保护小农经济 ②要重视工商业 ③要关注社会公平 ④应倡导“重义轻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7.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C.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8.“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根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9.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C.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10.“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11.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
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C.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2.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到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13.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西班牙1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15. 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约180048%52%法国(1851)约360075%25%美国(1850)约230087%13%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小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③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向城市迁移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未开始工业化进程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16、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17、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养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18、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 )A.由商人和资本家出资兴办B.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C.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大机器生产19、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20、以下这些描述“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民族企业;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的重要地区;④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国际交流盛会——世博会。
与下列哪一座城市的历史最为吻合( )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21、近代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下列不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2、右图是江泽民年青时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在一起的照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于哪一时期(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25、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大锅饭山穷水尽,责任制柳暗花明”应是哪一时期的对联( ) A、20世纪五十年代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 C、“文革”时期 D、过渡时期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②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③温饱问题解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27、某报以“新陈代谢 ”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28、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
那么他应生活在A、 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29、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A、上海 B、天津 C、广州 D、台湾30、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江苏电视台 D、中央电视台第Ⅱ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步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