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_2.doc
8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l-35.5 Ca-40 S-32 Na-23 N-14 一 选择题1、 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B.碱石灰:干燥剂 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D.过氧化钠:供氧剂2、 将足量的 CO2 气体通入下列澄清溶液中,最终仍为澄清溶液的是A.偏铝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水玻璃 D.饱和 Na2CO3 溶液3、 要鉴别浓 H2SO4 和 HNO3 浓两种溶液,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 BaCl2 溶液 B.蔗糖 C.铜片 D. A12O3 粉末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 NH4+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 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B.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 NH4Cl 混有的 I2C.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 Fe2S3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每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NA5、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氯气具有漂白性和氧化性 B.氨水中含有六种微粒 C.氯水中含有七种微粒 D. —氧化氮具有还原性6、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髙炉炼铁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天然气作燃料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淸洗剂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B.氨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C.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之前的酸洗D.硅是半导体材料,用作光电池材料8、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B.Fe(OH)3 中含有少量 Al(OH)3 可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C.铝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的方法除去D.Fe(NO3)3 中混有少量 Fe(NO3)2 的杂质可加入适量的氯水除去 9、 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到另一个烧杯中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份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的蒸发10、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B.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C.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D.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1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是利用强氧化性来漂白的是①活性碳②过氧化钠③氯水 ④漂白粉⑤臭氧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 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1+2OH -=A1O2-+H2↑C.Fe3O4 溶于盐酸:Fe 3O4+8H+=3Fe3++4H2OD.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 3+=3Fe2+13、除去 Cl2 中混有的少最 HC1 气体,可将气体通入A.饱和氯化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在硫酸铁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铜在硝酸银溶液中可置换出银C.铁不与 H2O 反应 D.氢在空气中会自燃15、水热法制备纳米化合物 Y 的反应为:3Fe 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4B.S2O32-是氧化剂C.Y 的化学式为 Fe3O4D.当有 1molO2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16、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包括 Cl2、H 2O,含有的离子包括 H+、Cl -、C1O -B.新制氯水在光照下分解释放出无色气体C.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漂白能力变弱D.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17、为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白色固体,有 4 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案,其中方法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分别加入 lmol/L 的盐酸溶液,看有无气泡产生B.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 Ca(OH)2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C.用铂丝粘取固体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D.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18、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A.硅 B.硫 C.铝 D.铁19、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 4 L 酒精含有的分子数为 NAB.500mL lmoL/L 的盐酸中含有的 HC1 分子数为 0. 5 NAC.2.24LH2 含有 0.2NA 个氢原子D.通常状况下,71 g Cl2 所含原子数为 2NA20、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 NaOH 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 Mg2+、Al 3+、Fe 2+ B. H+、Mg 2+、Al 3+ C. H+、Ba 2+、Al 3+ D.只有 Mg2+、Al 3+二非选择题21、 (5 分)(1) NaNO2 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
己知 NaNO2 能发生如下反应:2 NaNO2+ 4HI==2NO↑+I2 +2NaI+2H2O,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若有 lmol 的氧化剂被还原,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的数目是 __________2)氮的氧化物 NO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N2O 和另一种红棕色气体,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8 分) I.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Al 2O3;③CH 4; ④CO2;⑤H 2SO4;⑥Ba(OH) 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盐酸;⑩FeCl 3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1)分类标准 酸性氧化物 非电解质属于该类的物质 ⑦(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 ++OH-= 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⑦和⑩的溶液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鉴别II.、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根据上述材料及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只填一个字母选项):A.蒸馏法 B.萃取法 C. “溶解、结晶、过滤 ”的方法 D.分液法(1)去除纯碱中的少量氯化钠杂质,最好应用__________________;(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溶)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3、 (5 分)有 X、Y 、Z、W 四种化合物,其中 X 常用作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X 、Y、Z 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 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1) W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X 与 Y 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 Z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4、 (12 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身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钠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提纯方案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②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 理由是:___________ 2)操作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己全部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从制得的纯净氯化钠溶液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
25、 ( 8 分)某小组同学为探究氯化按铵固体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在大试管中放入氯化铵固体,加热实验过程中,发现大试管底部固体减少,在试管口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1)请写出在试管口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实验二】在大试管中放入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并收集气体2)请写出固体混合物在受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可以用来收集该反应产生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实验三】该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氯化铵固体中的氯离子能否被过氧化钠氧化,在大试管中放入氯化铵和过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并检验气体产物4)同学们从元素的角度预测氯化铵被氧化的产物可能为 Cl2 或 NO 等,预测的理由是________5)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将所得到的无色气体通入红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上述现象,可以确定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6)同学们根据资料进行假设:上述实验中 Cl-未被氧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NH4+的存在他们欲继续探究固体在加热条件下,氯离子能否被过氧化钠氧化,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5 :ABDDA 6-10:BACBD 11-15:BDABB 16-20 :ADBDB21、 (共 5 分)(1 ) NaNO2 (1 分) 6.02×1023(2 分) (2 ) 3NO = N2O+ NO2 (2 分)22、 (8 分) I. (1 )胶体(1 分)属于该类的物质 ④(1 分) ③④ (1 分)(2 ) Ba(OH)2+ 2HNO3=Ba(NO3)2+ 2H2O (2 分) (3 )丁达尔现象( 1 分) II、①C ②A (各 1 分)23、 ( 5 分) (1) CO2 (1 分) (2 ) HCO3-+OH-==H2O+CO3- (2 分)(3) 2NaHCO3 △ Na2CO3+ CO2↑+ H2O (2 分)24、 (共 12 分)(1)不能(1 分) 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NO3- (1 分)(2)Ba2+ + SO42-=BaSO4↓ Ba2+ + CO32-=BaCO3↓ (各 2 分)(不拘顺序)(3)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少许于一试管中(1 分) ,滴加适量 BaCl2 溶液(1 分) ,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1 分) 。
(共 3 分,其它合理答案给分)(4)除去溶液中过量的 Ba2+(1 分)过滤(1 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1 分)25、 (共 8 分)(1)NH3+HC1 = NH4C1(2)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3)c d(4)氯化铵中的氯元素和氮元素未达到最高价(5)O2(6)将 NH4Cl 固体改为 NaCl 固体重复实验三中的实验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