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xftxx****9158
  • 文档编号:366275452
  • 上传时间:2023-1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5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现代诗人昌耀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众多的审美意象,有峨日多之雪、太阳、山海以及岩壁蜘蛛等,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个人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雪景,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雕铸了一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高一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在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通过抓住意象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能力水平:①高一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歌内容;②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共同朗读诗歌中的重点语段,从中体会作者感情③高一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能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思考、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让学生发言探讨,针对《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特殊意象与表达方式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潜在问题:这首诗歌写于特定年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特殊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坚韧不屈的情感三、教学目标确定1.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知人论世,分析诗人的立意方向与构思艺术3.赏析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探究诗歌的内容,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塑造的众多的审美意象及内涵2、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主题与诗人的创作心理教学目标:1. 朗读全诗,联想诗中的场景2. 分析意象,体悟诗歌的内涵3.对比分析,总结新诗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青年人写诗抒发愁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时候的愁情多半与恋爱有关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通过维特与绿蒂的爱情故事,写出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愁苦,而且写出了相爱就是追求同道的爱情真谛还有一种愁情,就是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打击,其人生理想、青春抱负,甚至命运前途都出现迷茫,这是实实在在的烦恼昌耀写作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毫无疑问属于后者,他表达的正是青年人在追求青春理想时遭逢到风云变幻诗人通过一个攀登者的身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唱响了一曲含泪的带血的嘶哑之歌诗人昌耀自幼就表现出一种独异和叛逆他13岁考入湘西军政干校,这应算是独异吧14岁瞒着父母投考部队,居然被录取,临走前,母亲来看他,他却紧闭着眼睛装睡,直到母亲离开,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永诀!这应该算是叛逆吧。

      15岁随军北上,进驻朝鲜战场,身负重伤后退出部队,从此告别军营这一不平凡的经历充分说明昌耀自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另外,这孩子骨子里还蕴含着丰富的大悲情没想到,他母亲刚四十就去世了,当舅父写信告诉他这一消息时,他在军营里嚎啕大哭后来意识到,军人不能哭,于是他就跑到一边独自抹眼泪这就是昌耀,一个富有真性情的人,这一些注定了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注定了他的一生不会太平坦1955年,19岁的昌耀主动投身大西北建设,来到青海这里是青藏高原,有浩渺的黄河之源,有美如仙境的青海湖,有连绵不绝的祁连山,昌耀用全身心的热爱扑进了这一片迥异于自己家乡湖南桃源县的奇异的土地,敏感的诗人拿起了笔,他要讴歌,他要歌唱1955年,他写下第一首诗《船,或工程脚手架》两年后,他更是焕发出巨大的诗情,一口气写下了许多诗篇……没想到生活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写的《林中试笛》被人举报,他被打成右派,自此以后他就“戴罪工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依然没有停下笔,依然在写昌耀的诗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别是写于1967年之前的诗,更是具有一种青春的风貌《峨日朵雪峰之侧》写于昌耀被打成右派后,时间是1962年,诗人此时26岁,正有着最美好的年华和最饱满的热情,然而他却是一个“赎罪者”,他头顶着一个右派的帽子。

      即便如此,他仍然要歌唱,要像岩石一样发出质朴的声音解题】“峨日朵” 是现在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镇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了诗歌写的是诗人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所见所思提问】题目“峨日朵雪峰之侧”的“侧”如何理解?相关联想——雪峰之巅、雪峰之麓、雪峰之侧雪峰之侧——半山腰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紧扣题目,互作注释:“我”攀至陡峻的峨日朵雪峰的半山腰任务一:通读全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所联想的画面明确】太阳就要下山了,一位登山者终于到达了他的极限,虽然还没到上顶,但是此刻她疲惫极了,它小心翼翼身子紧贴在在陡峭的崖壁上,双手如铆钉一样抓着崖壁,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脚,鞋子早已在艰难攀爬中撕裂,脚上也磨破了,先前他竟然没有察觉脚上流出的血已经渗出鞋子,此刻他终于感觉疼得厉害他决定了今天就是这个高度了,他已到了极限战稳身子之后,他放眼望去:太壮观了,连绵起伏的雪山高大巍峨,气势磅礴,一轮落日照在雪峰上,苍凉壮阔耳边不时传来整耳欲聋的声音,崩塌的山石轰鸣着落入脚下深渊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诗歌1. 本诗以“我”为抒情主体,请以“我”为开头简单概括这首诗上下小节的大概内容。

      明确:第一节,我(攀登者)在落日时分,登临落日朵雪峰之侧;第二节,我渴望与雄鹰、雪豹为伍,但只有蜘蛛为伴2. 抽查学生说一说这首诗歌除“我”之外的意象,教师补充明确:薄壁、峨日朵之雪、太阳、山海、石砾、深渊——自然环境 雄鹰、雪豹、 蜘蛛——生命3. 请同学们借助意象,想象联想,说一说攀登者“我”身处怎样的环境?联系背景,初步理解意象明确:身处绝壁,太阳落山,石砾滑坡,自然环境极其凶险,映射当时的社会环境恶劣诗人此时峨堡镇劳动改造,身心都处于深重困境,但诗人依旧能够勇于攀登,展现出“亢奋”“昂扬”“坚韧”的生活态度 雄鹰、雪豹都是天空的王者,强大;蜘蛛弱小二者形成对照,具有极大张力三、揣摩诗行,品位深层内涵1.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属于对“我”的什么描写?可以去掉“此刻”吗?为什么?如何理解“仅能征服”?明确:(1)心理描写2)不可以有“此刻”,便还有“下一刻”,还有“明天”,有“未来”,此刻的高度并不代表未来的高度若去掉“此刻”,似乎攀登者的脚步仅止于此而实则攀登者只是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他并未放弃新的高度3)“仅能征服”说明我并未登上顶峰,而只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体现了“我”的“自知之明”。

      生活的“高峰”需要“我”去征服,“我”虽依旧保持着“攀登”的姿势,保持着生活的信心,但已不再肆意呐喊少年对理想的狂热,而是多了审慎和清醒,所以语言才会如此节制和内敛2.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是什么描写?“探出前额”可不可以换成“伸出头”?明确:(1)动作描写2)不可以此时“我”正攀爬于绝壁之上,并在此稍作休息,短暂停留,整个身体都在竭力抓住贫瘠而陡峭的山崖,任何动作都有可能导致“我”失去平衡我”能动的只有头,可也需异常小心伸出头”动作幅度太大,不能精准地表现攀登者此时的状态3. 赏析攀登者“探出前额”所见到的凝重壮美之景,结合关于“我”攀登时的细节描写,感悟诗人的攀登精神引导学生回答,并深化补充明确:视听结合先写太阳跃入山海之景,雪峰巍峨高险,太阳光芒万丈,山海连绵不绝,所以壮美;再写石砾滑落深渊,引动喧嚣轰鸣,所以凝重太阳落山,天色昏暗,代表着一天的结束,预示着黑暗的到来,对于攀登至半山绝壁的“我”而言,接下来的路程将更为艰险有人认为,太阳象征真理,而太阳的坠落意味着真理的沉沦,太阳坠落后的黑暗意味着谬误的扩散,“引力无穷”则说明这种使真理沉沦的力量太过庞大,大势汹汹,无法遏制天色昏暗,听觉将更加敏锐。

      石砾不时滑坡,既是攀登时的险情,又是生活中的困境高崖上的石砾,似乎并不庞大,却能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这喧嚣轰鸣之音,“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杀气腾腾联结昌耀创作这首诗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似乎能由此联想到时代的滑坡、社会的喧嚣给诗人带来的压迫太阳下坠,石砾下滑,时代下沉,这一股自上而下无穷的引力,似乎想要拉扯着诗人坠入无尽的深渊可雪峰高耸,矗立于世界之巅,而诗人,则于绝壁攀登而上,“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诗人在此用浓重的笔墨给手与脚以特写,展现出攀登的艰险,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卓绝超然的意志,展现出一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不怕困难、英勇无畏、奋斗不息的永不妥协的攀登精神4. 第二小节诗意陡转,“我”的理智和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作答,再补充深化明确:第一句承接上节,写出了一个绝壁之上攀登者内心的渴望雄鹰是辽阔天空自由飞翔的王者,雪豹是雄奇雪域强壮强健的霸主,它们代表着诗人对心灵自由、肉体强健的理想的追求我”渴望与雄鹰或雪豹为伍,而现实却只有蜘蛛为伴蜘蛛是小的可怜的蜘蛛,蜘蛛在锈蚀的岩壁,和攀登者紧扣在薄壁的境遇是一样的,同样寒冷,同样孤绝,同样面临生存的困境,但他们所见山海也同样壮美。

      诗人与蜘蛛是如此的相似,同样身处困境,同样渺小,同样不能以矫健的身姿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 看到小小的蜘蛛的那一刻,诗人与之产生了灵魂的共振,这是生命不屈的旋律没有雄鹰翱翔天空的翅膀,没有雪豹奔突雪原的肢体,但依靠征服雪峰的信念,“我”登临此地,蜘蛛也于此展现出弱者强劲的生命力我与蜘蛛达成了默契,我放下不切实际的渴望,以谦卑的姿态,与蜘蛛“一同默享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此时,“我”与自己达成了和解,“我”的心灵获得升华,“我”的精神得到超脱纵然此刻未能登顶,但一路攀登的惊心动魄,眼前所见壮美风景,足以让“我”得到“快慰”,这才是生命本身的壮美强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