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33421416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 A A 卷卷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_而建立起来的_ 的关系3、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_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5、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_特征和_特征6、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和_7、马洛斯认为只有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需要8、有意后注意是在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的注意9、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_和_功能10、看见瀑布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 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奖惩D.自我强化2、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B.知觉C.需要第 1 页 共 11 页D.能力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4、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5、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6、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7、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8、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第 2 页 共 11 页)影响D.达斯和纳格利里9、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10、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B.观察法C.定性研究法D.定量研究法11、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14、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 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第 3 页 共 11 页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15、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16、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A.130B.150C.160D.17017、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18、 ()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19、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20、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第 4 页 共 11 页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注意的动摇:2、社会刻板效应:3、情景记忆:4、记忆:5、能力:6、需要:7、思维:8、性格的理智特征: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2、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弱3、 ()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4、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5、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6、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7、 ()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 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8、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9、 ()感觉阈限越大,则感受性越强。

      10、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创造力及其培养第 5 页 共 11 页2、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3、意识有哪些特征?4、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5、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6、记忆的品质和培养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11 页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广度范围2、沟通与相互影响心理3、遗传环境4、1879冯特5、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6、直观性概括性7、低级高一级8、有意注意意志努力9、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信息传递的功能10、知觉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C3、B4、D5、B6、B7、A8、C9、A10、C11、D12、D13、D14、B15、B16、A17、A18、C19、B20、C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注意的动摇:是指注意经常地间歇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

      2、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3、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4、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 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 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5、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第 8 页 共 11 页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8、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对3、对4、对5、错6、错7、错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 (1)创设有利于创造力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设性人格的塑造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力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力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头脑风暴训练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影响因素:(1) 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内容丰富, 复杂多变易稳定; 内容贫乏, 单调静止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初中生的功课安排问题: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3)和主体状况有关: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易保持;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难保持3、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第 9 页 共 11 页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4、特征: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

      5、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 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 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 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令人信服的形象来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

      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 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 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6、 (1)记忆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坏的标准,它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2)记忆力的培养唤起记忆的愿望 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及时给学生提供识记的目的、 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提出记忆的任务, 特别是长远的记忆目标和任务增强记忆的信心记忆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意志坚强,信心十足,因此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自卑感,培养学生的记忆信心 教授记忆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记忆的方法, 是培养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科学记忆方法 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问自答、独立作业等都是自我检验的有效方式 讲究记忆卫生主要包括:保持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科学用脑等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