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二次函数》难题复习【含答案】.doc
125页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二次函数》难题复习一.解答题(共28小题)1.如图1,抛物线y=tx2﹣16tx+48t(t为常数,t<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1)点A的坐标是 ,点B的坐标是 ;(2)如图2,点D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位于第一象限,连接BD,延长BD交y轴于点E,若∠BCE=∠BEC.①求点D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若以点D为圆心,半径为8作⊙D,试判断⊙D与y轴的位置关系;(3)若该抛物线经过点(h,),且对于任意实数x,不等式tx2﹣16tx+48t≤恒成立,求△BOC外心F与内心I之间的距离.2.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和B(﹣1,0),与y轴交于点C,直线y=﹣x+m过A,C两点,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若点P在直线AC的上方,当S△PAC=3时,求点P的坐标;(3)点M为抛物线上的一点,tan∠ACM=时,求点M的坐标.3.如图1,直线l: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二次函数y=ax2﹣2ax﹣2(a>0)的图象经过点A,交y轴于点C.(1)则点C坐标为 ;抛物线对称轴是 ;a的值是 ;(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经过点M作x轴的垂线MD,交直线l于点E,过点C作CD⊥MD,垂足为D,连接CM.设点M的横坐标为m.①当点M位于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且△C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CM交直线l于点F,设点F至直线DM的距离d1,到y轴的距离为d2,求的值.②如图2,将△CDM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至△CD′M′,且旋转角∠MCM′=∠OAB,当点M的对应点M′落在y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M的横坐标m的值.4.已知抛物线y=﹣x2+bx+c(bc≠0)的顶点为D,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边).(1)若该抛物线的顶点D坐标为(1,4),求其解析式;(2)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D在直线l:y=﹣x+3上滑动,且与直线l交于另一点E,若△ADE的面积为,求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3)如图(2),在(1)的条件下,P,Q为y轴上的两个关于原点对称的动点,射线BP,BQ分别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求MN与PQ满足的数量关系.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mx+n(m,n均为常数)的图象顶点为A,与x轴交于B(﹣1,0)、C两点,与y轴交于点D(0,3).(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连接AD交x轴于点E,连接AB交y轴于点K,点M是抛物线四象限且位于对称轴右侧图象上一点,过点M作MP⊥AD交直线AD于点P,连接MD.若∠M=∠BKO,求出点M的坐标,以及此时△MDP的周长,并写出解答过程.(3)如图2,将抛物线y沿射线AE方向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一个新的二次函数记为y′,令y′与y两函数图象相交于点Q,连接CQ,点R为原抛物线图象上一动点,点F为直线AE上一动点,是否存在以点C,Q,R,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R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R点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6.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x轴于点A(﹣1,0),B(3,0),D是抛物线的顶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P的横坐标为m(0≤m≤3),AE∥PD交直线l:y=x+2于点E,AP交DE于点F,交y轴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PDF的面积为S1,△AEF的面积为S2,当S1=S2时,求点P的坐标;(3)连接BQ,点M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位于第一象限内),且∠BMQ=45°,在点P从点B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点M也随之运动,直接写出点M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顶点为D,其中A(﹣4,0),B(4,0),设点F(m,0)是x轴的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绕点F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1)求抛物线C的函数解析式;(2)若抛物线C'与抛物线C在y轴的右侧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3)如图2,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C上一点,它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点P在抛物线C'上的对应点P',设M是C上的动点,N是C'上的动点,试探究四边形PMP'N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8.如图1,抛物线y=x2+bx+c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6,0)和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其横坐标为m,连接PB、PC,当△PBC的面积为时,求m值;(3)如图2,点M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l分别与直线BC和抛物线交于D,E两点,是否存在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DM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抛物线y=ax2+bx+4经过A(4,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D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AC,BC,DA,DB,DB与AC相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设△ADE的面积为S1,△BCE的面积为S2,当S1=S2+5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F∥x轴,点M是直线CF上的一点,MN⊥CF交抛物线于点N,是否存在以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A,B分别为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上的点,已知点B的坐标是(0,6),∠BAO=45°.过A,B两点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落段OA上,该抛物线与直线y=kx+m(k>0)在第一象限交于C,D两点,且点C的横坐标为1.(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CD与线段AB的交点记为E,当=时,求点D的坐标;(3)P是x轴上一点,连接PC,PD,当∠CPD=90°时,若满足条件的点P有两个,且这两点间的距离为1,求直线CD的解析式.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PM⊥BC于点M,PN∥y轴交BC于点N.求线段PM的最大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3)点E为x轴上一动点,点Q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以CQ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E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且OA=OC,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M(﹣2,y)是抛物线上一点,P是抛物线上另一点(点P与点D不重合),当S△BDM=S△BPM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BMQ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4,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交直线BC于点E,若PE=DE,求点P的坐标;(3)点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若满足∠MAB不大于45°,求点M的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14.将抛物线y=ax2(a≠0)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H:y=a(x﹣h)2+k.抛物线H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已知A(﹣3,0),点P是抛物线H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H的表达式;(2)如图1,点P段AC上方的抛物线H上运动(不与A,C重合),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交AC于点E.作PF⊥AC,垂足为F,求△PEF的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点Q是抛物线H的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在抛物线H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A,P,C,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交x轴于点A(﹣1,0),B(3,0),过点B的直线y=x﹣2交抛物线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点B,C重合),求△PBC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M在抛物线上,将线段OM绕点O旋转90°,得到线段ON,是否存在点M,使点N恰好落在直线BC上?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抛物线y=x2﹣x+c交x轴正半轴于点B,交y轴负半轴于点C,直线AB交抛物线于A、B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其中A的坐标为(﹣﹣7,8+7).(1)求c的值和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1,P是抛物线上在直线AB下方的一点,直线AB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连接OD,OP直线OP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H,当∠POD=2∠ODB时,求点H的坐标;(3)在直线CE上有一点F,F的横坐标为12,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过有一定的角度α(0°<α<180°),得到△BE′F′,直线AB交E′F′于M,当直线AB将△BE′F′分割为面积比为1:2的两部分时,直接写出α的值及M的坐标.17.定义:若一个函数图象上存在横、纵坐标相等的点,则称该点为这个函数图象的“等值点”.例如,点(1,1)是函数y=x+的图象的“等值点”.(1)分别判断函数y=x+2,y=x2﹣x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等值点”?如果存在,求出“等值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设函数y=(x>0),y=﹣x+b的图象的“等值点”分别为点A,B,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当△ABC的面积为3时,求b的值;(3)若函数y=x2﹣2(x≥m)的图象记为W1,将其沿直线x=m翻折后的图象记为W2.当W1,W2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恰有2个“等值点”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y=﹣x+10分别交x轴、y轴于B、C两点,在x轴负半轴上有一点A,tan∠CAO=3,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三点.(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连接AP交y轴于点E,点P的横坐标为m,线段OE长为点为n,求n与m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过点E作EF⊥CE交直线BC于点F,点D坐标为(0,3),连接FD,过点E作EH⊥FD于点H,交BC于点G,点K在CD上,连接KG,∠CKG=∠EDH,点M在第一象限内,CM∥x轴,连接DM、FM,CM=,∠DFM=45°﹣∠DEH,求点P的坐标.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m>0)与x轴交于A(﹣1,0),B(m,0)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1)若OC=2OA,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在(1)的条件下,点P位于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当△PBC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设直线y=x+b与抛物线交于B,G两点,问是否存在点E(在抛物线上),点F(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使得以B,G,E,F为顶点的四边形成为矩形?若存在,求出点E,F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已知函数y=,记该函数图象为G.(1)当m=2时,①已知M(4,n)在该函数图象上,求n的值;②当0≤x≤2时,求函数G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