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理学典型试题集(分章节+含答案解释).pdf

127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344026967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6.67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理学典型试题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血液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五章呼吸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H 一章内分泌第十二章生殖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6.生理学是研究_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其研究可分为、和三个水平.17.体内的液体按其在体内的分布可分为和两大类1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维持内环境 相 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19.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反馈过程20.机体对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其中起主导作用2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其结构基础称为_.22.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体内的控制系统绝大多数都是控制系统;而控制系统仅有很少几个,目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较多,可引起_,甚至导致机体死亡23.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一系统、系统和一系统三大类.24.观察奔跑时呼吸和心率的变化属于 水平的研究;若将某种细胞从整体取下后,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属于水平的研究,所获得的这方面知识,称为.【测试题】三、选择题A型题25.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27.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脑脊液D.组织液E血浆28.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B.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D.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E.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2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SSS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控制3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SJSC.反射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3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B.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和持久D.调节的敏感性差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32.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神经-体液调节33.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B.血液PH值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E.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3 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是指:3 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C.外界干扰的情况D.调定点的改变情况E.中枢的紧张性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3 6.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3 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体温调节A神经调节发生快B.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E.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3 8.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B.排尿反射C.肺牵张反射D.血糖浓度的调节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C.反馈信息与空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A.是一个闭环系统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B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E.正反馈调节3 9.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腺、胃腺等的分泌,这一过程属于: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靛E.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4 0.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血浆中钙离子浓度,属 于:4 1.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脑血管可发生相应变化,使肾、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属于:4 2.正常的分娩过程,属 于:4 3.血液凝固的过程,属 于: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检测系统D控制信息E.反馈信息X型题5 3.关于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4 4.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4 5.缓冲神经在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中属于:4 6.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属于:4 7.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属于:4 8.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的纤维属于:4 9.心血管对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是:5 0.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是:5 1.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缓冲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以看作是:5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以看作是:5 4.下列哪些部分是反射弧中含有的成分: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适应性反应B.结构基础为反射弧C.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D.没有大脑则不能发生反射E.没有脊髓则不能发生反射5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 .感受器B .效应器C .突触D.传入神经E.传出神经C.局限而精确A.出现反应快B.持续时间短D.能提供生理反应的能量E.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56.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A.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B.骨骼肌收缩的原理5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缓慢B.广泛C持久D.fflilE短暂58启身调节的特点是:A.准确B稳定C.局限D.灵敏度较差E.调节幅度较小59.下列哪些现象中存在正反馈调节:A.排尿过程B排便过程C.分娩过程D.血液凝固过程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时的Na+内流60.前馈控制中,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B.前馈可避免负反馈调节中出现的滞后C.前馈可避免负反馈调节中出现的波动D.有较好的预见性和适应性一、名词解释1.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生理学是以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分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亚微结构的功能和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的科学.3.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4.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5.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6.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7.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8.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9.体内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由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调节这些细胞的功能活动,称为局部性的体液调节或旁分泌调节二、填空题C.运动时呼吸运动的变化D.心脏的泵血过程E.血液在心血管中的流动规律E.不会出现失误61.下列哪些是正反馈调节的特点:A.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B.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C.一旦发动起来就逐步加强、最后到达极端,或结束这一过程D.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较多E.是一个开环系统62.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D.稳态的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E.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63.下列哪些是负反馈调节的特点:A.反应可逆B.有波动性C.有滞后现象D.有预见性E.维持机体的稳态10.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也能合成激素,其随神经轴突的轴浆流至末梢,由末梢释放入血,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

      11.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夕味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12.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13.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若反馈信号能减 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14.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若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15.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前,就得到纠正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就称为前馈16.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活 体(有生命的物体),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整体17.细胞内液,细胞外液18.细胞外液,理化性质19.负三、选择题25.C 26.E 27.A 28.A 29.D 30.C 31.E 32.E 33.E 34.B 35.E 36.D 37.B 38.B 39.A 40.B 41.C42.E 43.E 44.A 45.B 46.E 47.D 48.D49.B50.20.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21.反 射,反射弧22.负反馈,正反馈,恶性循环23.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24.整 体,细胞和分子,细胞生理学(普通生理学)A51.E52.D53.ABC54.ABDE55.ABCE56.AB57.ABC58.ABCDE59.ABCDE60.ABCD 61.ABCD 62.ABCE 63.ABCE64.试述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即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和整体水平的研究。

      其中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是以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分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亚微结构的功能和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对于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原理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生理学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是以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功能和调节机制;这方面的知识称为器官生理学整体水平的研究是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规律.以上三个水平的研究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的,对于阐明生物体功能活动的规律都是不可缺少的.65.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它有何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为一方面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和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另一方面通过机体的调节使其不断的恢复平衡内环境的稳态能为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确保细胞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可以认为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若稳态被破坏,则必然引起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故,稳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

      66.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相互之间关系怎样?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基本过程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完成的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须注意的是,很多内分泌腺并不是独立于神经系统的,其也直接或间接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的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情况下,自身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特点是准确、稳 定,但调节幅度小、灵敏度较差在以上三种调节方式中,自身调节是一种最基本的调控方式,作用较局限,可单独发挥作用,也可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是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67.试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根据控制论的原理,人体的机能调节系统可以看作是 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其中由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活动的信号,而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是一个闭合回路,即在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联系。

      人体各种机能调节系统中的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部分(如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可以看作是控制部分;而各种效应器、靶器官、靶组织、靶 细胞,则是受控部分,其所产生的效应可称为输出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