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教学技能之结课与作业设计第八章.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868728
  • 上传时间:2017-08-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0.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结课与作业设计的技能,,第一节 结课的技能,一、结课的意义(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二)整理教学知识要点(三)巩固强化学习内容案例:“热力环流的形成”结课应当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热力环流形成的几个关键环节,,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大气不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四)帮助学生理解升华(五)铺垫后续教学内容二、结课的一般程序(一)简单回忆——提纲挈领式概括 指教师利用课题教学的结课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标题式的回顾、理清认识思路 特点:教师表述为主,语言简洁(二)提示要点 指教师在课题教学的结课环节中,就该课的重点、难点做进一步说明 方法:比较、提问,(三)巩固练习 指教师用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通过学生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教学传递的知识 情景性的练习:案例分析(四)拓展延伸 指在明晰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结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延伸的教学行为三、结课方法(一)归纳式结课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大多由教师做,也可以由教师做必要说明、补充后由学生做。

      二)探索式结课 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新知识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式:教师设疑、师生讨论、内容比较、结论推导等(三)悬念式结课(四)震颤式结课(五)回应式结课 指对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设置的悬念、问题、假设等的回答,强调教学的首尾呼应六)自然式结课,地理结课技能,常用方法(一)总结整理式指教师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说理、梳理、串连等处理,用精炼、巧妙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形式,有重点、有目的地重现所授知识案例1.浓缩语言、概括核心,提炼要点 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结课 先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然后教师这样结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环境及人类活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影响主要是正面的;而太阳活动则不同程度地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其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当然,宇宙万物,利弊总是,并存的无论什么事物,我们都应当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案例2.巧用趣味语言,突出重点,帮助记忆对“亚洲及欧洲”中的“地形”结课教师编顺口溜进行总结:,案例3.梳理结构或主线,整理概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式”结课先用ppt课件进行概括:,,前提1.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前提2.地表均匀,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前提3.地表均匀,地球自转且公转,,,,单圈环流,,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三圈环流,,,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然后,让学生用三分钟时间完成看图填表活动,巩固重点知识。

      三圈环流概况,案例4纲举目张,概括知识结构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结课: 采用知识纲目的方法(可用彩色板书的形式画出来,也可用幻灯片课件逐条揭示)进行,既展示了知识结构,又突出了课堂重点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存在形态:固、液、气,,存在空间:海洋、陆地、大气,,陆地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水循环的过程,,,,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陆地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水循环的意义,自然界的水循环,(二)悬念式 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暗示新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案例5.用悬念式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结课设计的悬念问题: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一刻不停地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你是否很想知道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为什么我们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月初),而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为什么我们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七月初)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后两节课的知识中,请大家做好课前预习。

      案例6.用悬念为延伸课题、开拓思维创造条件对“西亚”结课设计两个讨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1.西亚阿拉伯半岛没有常年流淌的河流、雨水稀少,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有人设想用南极的冰山解决那里的缺水问题你认为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应该解决哪些技术问题?这么做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吗?2.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西亚石油丰富,但总会有开采完的一天到那时,会对产石油的国家经济造成极大影响有人把产油国以石油出口为主的经济称为“泡沫经济”,认为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出路在何方?如何使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三)比较型方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对比 将相近、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 将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 将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事件进行对比案例7.两类不同地理事物的正反对比对“常见天气系统”结课,案例8不同区域同一问题的分析对比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结课 提出问题:我国江南丘陵和黄土高原都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请对比分析两地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2季风气候,夏季雨水集中、多暴雨;3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3尖锐的人地矛盾,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开矿、工程建设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1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地形畸曲,坡面物质不稳定;3人口增加,粮食、燃料需求等压力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不合理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并且这种危害往往是难以恢复的;对于经济的影响:1都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2分别导致黄河和长江的含沙量增加,给下游地区带来洪水威胁;3就经济危害而言,江南丘陵大于黄土高原案例9.两个相近概念的对比对”中国的河流”的“概述”进行结课 通过设计两个活动题进行,同时也为下节课“长江、黄河”学习的引子 活动题:下面关于黄河的材料中,哪些是描述水文特征的?哪些描述是水文特征的?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长5464km,流域面积752443km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平均流量1774.5平方米/s,比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煌水、祧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等;下游支流比较少,并且河床较高,流域面积很少冬季有结冰期,汛期在78月 黄河东流到山东入大海上、中游分界点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在河南旧孟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

      河流水系特征一般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四)趣味型采用游戏的方式结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10.“东方明珠——上海”:游戏活动结课,师总结:综上所述,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作用上海——东方的明珠,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在迅速崛起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给每个小组一张小纸条),请你们根据小纸条所给出的角色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成果如果有同学需要材料方面的帮助,老师可以提供 附:字条内容 1.我是上海的一名优秀导游1)先给大家在上海地图中介绍长江、黄浦江、吴淞江、黄海、东海、崇明岛、京沪线、沪杭线、宝山的位置;2)接下来介绍上海德尔主要景点 2.我是“老上海”,我来回答记者问记者对一位老上海进行采访:过去老辈们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请问,这样的局面改变了吗?如果改变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3.我是上海市市长上海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已经采取的一些做法 4.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来给大家介绍上海的主要高校 生:讨论、找材料,并表演回答案例11.“河流的综合治理”:辩论结课师总结:“以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为例我们看到了河流的综合治理给当地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带来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在河流的综合开发治理问题上,首先要有一个客观、辩证的分析确保利大于弊的前提下,还要采取各种措施使各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师:请大家看下面题目讨论题:雅鲁藏布大峡谷水能极其丰富有人提议在这里建水电站你是否同意?(要求:以正反两方的立场展开辩论,看看哪方更能说服大家学生辩论赞成派的观点:1.该河段水利资源丰富2.当地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水能开发程度低3.该河段离藏南人口比较集中,经济较发达地区接近4.可以扶贫,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5.有利于保护环境,反对派观点:1.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2.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代替水能3.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4.当地经济落后,产业分布、经济密度低,耗电量不大5.在该河段修建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生态环境)(注:总结不拘泥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案例12.“宇宙中的地球”设疑激趣结课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略师设疑:“外星人”是否存在,一直是困惑人们的一个谜团。

      如果把这项探索的任务交给你,你怎样制定一个寻找”外星人“的计划呢?你如果觉得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你一定会写一份计划交给老师,也好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案例1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洋流“小故事结课教师归纳本节内容后,动画演示”漂流瓶的旅行”,并且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记忆主要洋流名称五)考试型结课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时间里,根据教学目标、重点内容,设计思考题或限时训练题,通过练习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