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构转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23页T 构转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兴国至泉州铁路桥梁工程T 构转体施工2.作业准备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明确施工要点和关键部位卡控重点,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外业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测量放线人员到位,生活房屋,办公设施满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活设施及办公设施满足需要 既有线施工准备因该桥上跨鹰厦线,施工安全防护工作是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行车线上或紧靠既有线施工,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防护员按各自的负责范围,分为驻站联络员、施工工地防护员、工地防护员和中间防护联络员(工地防护员与工地施工负责人之间传递信号的防护员)四种施工准备期间,防护员应先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人员准备由公司精选有丰富桥梁施工经验的架子队负责该桥施工,作业队伍引进有转体桥梁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 材料准备工程部图纸会审完成后,向物资部主材需用量计划,由物资部进行采购工程部完成各单项设计后,由工程部向物资部提供周转材料需用计划。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陆续进场主材、与周转材料保证施工顺利推行 机械准备所有机械必须提前进场,机械进场后必须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设备状态良好小型设备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可以提前一个月进行购买 试验准备 混凝土材料的选定及工艺应结合桥梁所处环境,采用性能指标满足环境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应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耐久性指标应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钢筋原材进场后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预应力筋进场时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3.技术要求 为避免地下管线对施工的影响,施工前应探明可能的管线位置,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无干扰,方可进行转体施工 根据现场条件布置,设计转动牵引系统、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系统等,并报设计复查 施工前应做好发生欠转或过转的预案及措施 本梁位于平面曲线上,转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主梁的线性控制 对关键工序及课题成立QC活动小组,按照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开展活动,提高施工质量。
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T构施工流程第一阶段,承台、上下转盘及墩身施工本阶段施工包括上下球铰安装、转体体系制作、上转盘三向预应力体系张拉,是本工程技术控制和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阶段,T构悬臂施工及张拉挂篮施工悬臂箱梁T 构的线性控制、混凝土质量、挂篮施工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阶段,T 构转体梁体张拉完成后,要点封锁进行T 构转体第四阶段,封闭转体部分转体就位后,卸重,安装支座,落梁就位落梁完成后,立即支模、绑扎钢筋,用混凝土封固上下转盘第五阶段,合拢,桥面系施工 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施工准备开挖承台时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开挖防护,并沿限宽区域外设置安全警戒网,配备足够的专职现场安全防护人员进行施工安全防护,临近既有线施工要配备驻站联络员 转体承台及下转盘施工转体下盘为支承转体结构全部重量的基础,支承上部转体重量,转体完成后,与上转盘共同形成桥梁基础下转盘上设置转动系统的下球铰、保险撑脚环形滑道及转体拽拉千斤顶反力座等根据施工工艺及球铰和下滑道的安装精度要求,转体承台的浇筑分三次完成钢筋集中在加工厂加工,现场绑扎成型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方木和槽钢作为背楞下口设水平支撑,上口用钢筋对拉。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溜槽入模,人工分层振捣第一步、绑扎承台底和侧面四周钢筋,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并在混凝土顶面预埋滑道和下球铰骨架安装角钢第二步、安装下滑道骨架和下球铰骨架,要求骨架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大于5mm骨架中心和球铰中心重合,与理论中心偏差不大于1mm第三步、绑扎预留槽两侧钢筋,安装预留槽模板,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二次浇筑至承台顶面,控制好预留槽混凝土高度第四步、绑扎球铰预留槽和下滑道钢筋,安装滑道钢板,要求滑道钢板顶面局部平整度不大于,相对高差不大于5mm,采用调整骨架上的螺母使其水平,钢板调平后在钢板顶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和滑道钢板采用中间塞焊和周围点焊方法焊接,焊接后磨平第五步、第三次浇筑预留槽混凝土,下滑道钢板下部和下球铰预留槽,浇注千斤顶反力座和转体牵引反力座混凝土上下转盘混凝土尺寸较大,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控制裂缝措施,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钢球铰制作与安装球铰在转体过程中支撑转体重量,是平衡转动体系的支撑中心和转动中心,其加工及安装精度直接影响转体效果且球铰在运输、储存、安装过程中应做好防尘、防水、防锈处理 制造精度控制①球面光洁度不小于▽3,即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25μ m,②球面各处的曲率应相等,其曲率半径之差±,③边缘各点的高程差≯1mm,④椭圆度≯,⑤各镶嵌四氟板块顶面应位于同一球面上,其误差≯,⑥球铰上、下锅形心轴、球铰转动中心轴务必重合,≯2mm。
其顶面任意两点高差不超过1mm,球铰转动中心务必位于设计位置,其误差,顺桥向±1mm,横桥向±钢球铰在工厂加工制造,在下球铰面上按设计位置铣钻四氟板镶嵌孔,同时在下球铰面上设置适量的混凝土振捣孔,以方便球铰面下混凝土的施工 球铰安装①安装下球铰下球铰骨架固定牢固后,吊装下球铰使其放在骨架上,对其进行对中和调平,对中要求下球铰中心纵横向误差不大于2mm,施工采用十字线对中法,水平调整先使用普通水平仪调平,然后使用精密水准仪调平,使其球铰周围顶面处各点相对误差不大于1mm,固定死调整螺栓②聚四氟乙烯片的安装及涂抹黄油下球铰精确定位后,进行下球铰聚四氟乙烯滑动片的安装聚四氟乙烯滑动片安装前,先将下球铰顶面清理干净,球铰表面及安放滑动片的孔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并将球面吹干根据聚四氟乙烯滑动片的编号将滑动片安放在相应的镶嵌孔内每个球铰布置聚四氟乙烯片滑动片安装完成后,各滑动片顶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其误差≯检查合格后,在球面上滑动片间涂抹黄油聚四氟乙烯粉,使黄油聚四氟乙烯粉均匀充满滑动片之间的空间,并略高于滑动片顶面,保证滑动片顶面有一层黄油聚四氟乙烯粉涂抹完黄油聚四氟乙烯粉后,严禁杂物掉入球铰内,并尽快安装上球铰。
球铰安装要点,保持球铰面不变形,保证球铰面光洁度,球铰范围内混凝土振捣务必密实,防止混凝土浆或其它杂物进入球铰摩擦面③转动中心轴的安装施工中要精确安装下球铰精密对位后进行锁定在混凝土灌注前将球铰中心轴的预埋套筒精确定位并固定,以便中心轴的转动下球铰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将转动中心轴钢棒放入下转盘预埋套筒中④上球铰的吊装转动中心轴定位后,吊装上球铰,吊装上球铰前,将锅形上球铰底面用抹布擦洗干净,均匀涂抹少量黄油,然后进行吊装上球铰精确就位并临时锁定限位,上下球铰吻合面四周用胶带缠绕密封,严禁泥砂或杂物进入球铰摩擦部⑤球铰安装注意事项球铰安装期间,受外界环境影响,会附着水汽、杂物,以致表面产生锈蚀此外安装时的吊装过程也容易产生碰撞,致使球铰产生轻微变形、损伤因此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转体球铰运抵现场后,在安装前的放置期间应使用防水塑料布将球铰整体严密包好,并将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中心销轴套管口也用防水塑料布密封,以防止雨水、沙尘、杂物等进入球铰工作面在整个安装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平稳起吊,对准位置后再放置,放置时要轻慢吊装过程应避免球铰与其它物件的碰撞,特别要注意保护上球铰凸球面,不得磕碰、划伤。
安装上球铰之前,应注意保护好上球铰可将上球铰凸球面涂抹黄油后,用防水塑料布将整个上球铰严密包起来,放置于在厚木块上使用时,将上球铰吊起,去除防水塑料布,用纱布将凸球面擦拭干净,检查凸球面上有无生锈,如有,可用布轮抛光方法清除上球铰安装完毕后,用宽胶带纸将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密封,待上盘混凝土浇注完毕,球铰转体之前,用刀片将宽胶带纸划开 转体上转盘撑脚与滑道上盘撑脚即为转体时支撑结构转体平稳的保险腿从转体时保险腿受力情况考虑,转台对称的两个保险腿之间的中心线重合,使保险腿对称分布于纵轴线的两侧在撑脚的下方,即下盘顶面,设有滑道,转体时保险撑脚可在滑道内滑动,以保持转体结构平稳要求整个滑道面在一个水平面上,滑道骨架顶面角钢相对标高高差≯5mm,滑道顶面局部平整度≯,其相对高差不大于2mm每个上转盘下设有撑脚,每个撑脚为双圆柱形,下设钢板双圆柱为两个钢管,撑脚钢管内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撑脚在工厂制造后运进工地,在下转盘混凝土灌注完成上球铰安装就位时即安装撑脚,并在撑脚走板下支垫20mm 砂箱,撑脚底与不锈钢板间预留20mm间隙,施工时,在撑脚底和不锈钢板间放置由木条做成的一个方框,方框厚度为20毫米,内填平石英砂,把撑脚水平地布置在石英砂上。
每个滑道上布置16个砂箱,砂箱直径为500mm,每个理论承重300t,用来支承上转盘和上部结构的重量,同时起到稳定上转盘作用转体前抽掉垫板并在滑道面内铺装3mm不锈钢板 混凝土上转盘施工 上转盘的受力情况上盘是转体的重要结构,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形成一个多向、立体的受力状态,布置三向预应力钢筋转台是球铰、撑脚与上盘相连接的部分,又是转体牵引力直接作用部位上盘撑脚安装好后,立模,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筋及管道,预埋转体牵引索,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预应力施工顺序如下,①张拉竖向预应力筋及管道压浆;②待竖向预应力筋及管道浆体强度达到强度后,张拉50%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压浆;③待纵向、横向管道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另一半纵、横向预应力筋纵、横向预应力筋采用单端张拉,张拉端、锚固端交错布置管道压浆采用M40 水泥浆 上转盘施工步骤上转盘由圆柱形转台及矩形台两部分组成,故上转盘施工分两步进行圆柱形转盘施工中,转台内预埋转体牵引索,牵引索采用钢绞线,预埋端采用P 型锚具,牵引索锚固端应埋入转盘3m 以上,并圆顺地同一对索的锚固端对称于圆心,每根索的预埋高度和牵引方向一致,每对索的出口点对称于转盘中心。
注意事项球铰范围内竖向预应力筋锚固端要采取措施密封,以免混凝土进入管道根据设计要求钢套管(球铰定位销轴)顶预留压浆孔和一排气孔,以备转体完成后往套管中压入微膨胀混凝土,在上转盘中预留压浆管道上转盘球铰钢箱内灌入微膨胀混凝土 转体主墩施工墩身混凝土灌注按常规施工组织,即人工绑扎钢筋,人工配合机械安装模板,采用整体钢模混凝土灌注采用泵车灌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不得超过2m,混凝土浇注完后及时覆盖土工布,并浇水养生 箱梁施工0#墩采用托架现浇法施工,普通节段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边直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合拢段采用工字钢临时刚性连接施工合拢 转体施工 转体基本原理转体的基本原理是箱梁通过墩柱传递于上球铰,上球铰通过球绞间的四氟乙烯传递至下球铰和承台待箱梁主体施工完毕后,脱空砂箱将梁体的全部重量转移于球铰,然后进行称重和配重,利用埋设在上转盘的牵引索、转体连续作用千斤顶,克服上下球铰之间及撑脚与下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力距,使桥体转动到位 转体牵引体系本桥的转体牵引力体系由牵引力系统、牵引索、反力架、锚固构件组成转体施工设备采用全液压、自动、连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