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x司ESD管理评审控制程序.doc
11页ESD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 目的1.1 确保ESD体系标准的要求1.2 确保ESD体系适用于实现公司ESD的要求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最高管理者(总经理)对公司ESD体系之现状、适宜性和有效性、充分性进行评审3 职责3.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活动;3.2 审核组长负责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报告ESD体系运行情况;负责收集和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实施及组织协调工作;3.3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负责落实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3.4 ESD小组负责管理评审后的跟踪检查和报告工作4 程序4.1 管理评审的频度4.1.1 一般情况下,每年举行一次评审两次评审之间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个月4.1.2 如发生以下特殊情况,可增加评审频度:4.1.2.1 方针、目标之修改;4.1.2.2 组织机构之重大调整;4.1.2.3 公司经营战略、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4.1.2.4 体系文件之重大修改或补充;4.1.2.5 客户投诉/退货,影响重大;4.1.2.6 发生重大事故;4.1.2.7 公司的相关规章与法律法规不符4.1.2.8 总经理认为需要的其它情况。
4.2 管理评审人员总经理、ESD审核组长、ESD审核小组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总经理认为需参加的人员4.3 管理评审的准备4.3.1 ESD审核组长编制一份详细的《管理评审计划》呈总经理审批,内容包括:4.3.1.1 管理评审目的、时间、评审人员名单;4.3.1.2 评审所需的准备工作;4.3.1.3 评审的议题议题可包括:ESD体系标准的符合性;ESD体系对实现方针、目标的有效性;审核情况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客户审核;目标达标情况;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持续改进计划;上次管理评审结果的有效性及跟踪检查4.3.2 ESD审核组长根据评审议题,组织相关部门收集有关文件和资料,提交管理评审4.4 管理评审总经理依据《ESD管理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评审参加人员依据准备的文件资料对相关议题进行评审,总经理据此形成决议4.5 管理评审总结4.5.1 管理者代表或授权负责人根据管理评审会议内容组织编制《ESD管理评审报告》,呈总经理审批后分发分发范围包括评审人员;各部门负责人评审报告可包括以下内容:综合结论性评价;上次评审报告落实情况;本次评审发现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提出新的目标;对资源的需求;手册和程序文件内容的更改。
4.6 纠正和预防措施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本部门所涉及的纠正和预防措施ESD审核组长负责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5 记录5.1 ESD管理评审计划5.2 ESD管理评审报告5.3 防静电年度稽查防静电年度稽查CHECKLIST受检区域/公司:查检日期:查检人员:查 检 内 容查 检 结 果类别查检要点是否未涉及问 题 现 象 描 述1.环境1.1 防静电区域有明确定义和明显标识(地标定置并贴挂警示标识)吗?2.3 防静电区域配备了温湿度计吗?2.4 每工作日都对温湿度作了记录吗?2.5 记录显示温湿度控制正常吗?2.6 温湿度异常时有应急处理措施吗?2.设备、仪器、工具、工装2.1 ESSD及其组件的加工设备、测试仪器、工具、装备(如被测整机机框、测试设备仪器、工装和夹具、SMT系列设备、波峰焊机、烘烤箱、成型系列设备、电批、电烙铁等)是否都进行了可靠接地? 硬接地电阻是否小于1Ω,软接地电阻满足≥7.5×105Ω≤1×109 Ω? 2.2 接地端口都作了明显的符合规范的接地标识吗?2.3 接地状况是否定期作了可靠性检测并有记录?2.4 装备和工装上接触ESSD的部分和靠近ESSD的运动部件是否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保证接地? 非防静电材料部分是否采用了防静电处理措施,如涂防静电液、加离子风机?2.5 生产设备上的关键部件,如传动带、传送链、导轮、过板件、SMT吸嘴等是否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有有效的接地通路?2.5 所用单相电源是否为三芯线、三芯插头?2.6 测试系统、设备、工作台是否无防静电地线串接的现象?2.7 周转工具是否保持干净?3.人员3.1 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都通过了ESD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与考核(有合格上岗证)吗?3.2 防静电管理骨干人员接受过系统的专业ESD培训吗?3.3 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是否正确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帽?3.4 作业人员是否都按要求进行了防静电腕带测试、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并作了真实记录?3.5 现场抽检作业人员的腕带和人体综合电阻,结果是否合格?3.6 工作服外部是否无携带有除工卡和笔之外的金属物件、塑料物件现象?3.7 在作业现场是否无穿、脱工作服和工鞋的现象?3.8 员工是否无把个人物品如个人衣物、食品、香 烟、各种塑料和纸类制品带入EPA的现象?3.9 对高静电敏感等级器件的特殊操作要求是否已文件化并且操作员工已熟悉?3.10 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及组件时是否采取了正确的静电防护措施,如戴防静电腕带、防静电手套或指套?-03.11 防静电个人用品如工衣工鞋、腕带、手套等的领用、报废等是否有详细的管理记录?4.防静电设施、器材4.1 EPA内的地板、工作台、工作椅、周转车、周 转箱、 器件容器和包装材料都是防静电的吗?4.2 防静电地线系统是否有效?有日常检查记录吗?4.3 防静电设施、器材、周转工具都有清晰易见的防静电标识吗?4.4 周转车底部金属架焊有接地链并能自然下垂,保证可靠触地吗?4.5 是否划有专门区域装备防静电腕带和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供使用? 4.6 防静电检测仪器遵循了校验和维护程序,并处于有效期内吗?4.7 防静电设施、器材是否足够?不够时有应急措施吗?5.物料5.1 防静电区域内的非防静电材料(包括过期失效的防静电材料)是否及时、正确地进行了处理?5.2 有时效性的防静电材料上是否标明了有效期?5.3 静电敏感物料与非静电敏感物料进行了隔离放置吗?5.4 放置在EPA工作台以外的静电敏感物料采取了防静电保护措施(用防静电容器和包装材料存放),没有PCB板随意裸露叠放现象吗?5.5 ESSD器件及组件的包装盛放都有明显的防静电 警示标识吗?5.6 ESSD及组件的配料、发料、转储过程是否都存放在防静电容器中?5.7 在操作中没有IC散乱地堆放在工作台面上的操作现象吗?5.8 防静电材料的检验有专职的部门和人员、仪器保证吗?6.体系文档、制度6.1 有正式的作业指导书(腕带和人体电阻测试方法、离子风机使用方法、接地监控仪使用方法等)指导员工如何进行正确的防静电操作吗?6.2 防静电操作指导书的内容是否准确、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6.3 防静电体系文档、制度是否充分? (培训、稽查、检验、生产操作等)6.4 员工能方便地查阅到最新的防静电操作指导书和相关规范吗? 6.5 员工是否能方便地获悉有关ESD知识的学习参考资料?6.6 是否有规范的ESD上岗培训、再培训与测评制度?6.7 是否制订有年度ESD专项培训计划?6.8 是否保存有完整的员工ESD专项培训档案?6.9 每次稽查结果是否及时报告给了管理层和相关区域负责人知悉?6.10 对作业现场环境、关键工序控制点的最新ESD数据有专人负责汇集和分析处理吗?6.11 有关于ESD防护个人用品,如腕带、手套等的领用管理制度吗?6.12 现场ESD防护的基本要求有讲给参观者和临时合作人员知道吗?6.13 ESD记录数据(人体电阻、腕带测试、温湿度记录、日常防静电检测、培训考核等)是否完整,保存良好?7.防静电用品测试 根据《防静电检测规范》对防静电用品(周转用品、包装材料、防静电工具、防静电衣,帽,鞋、防静电椅等)、接地系统进行抽测(主要测试参数:表面电阻、体电阻、摩擦电压、接地电阻),并把测试情况记入防静电设施功能参数检测记录表。
稽查情况总结(对稽查过程作概括性的回顾,指出良好与不足的主要方面,包括文件体系、硬件设施、人员操作、管理制度等,列出所发现的较严重不合格项,并提供整改措施或建议) 签名:管理评审计划编号:评审目的:评审参加部门、人员:评审内容:各部门评审准备工作要求:计划的评审时间: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管理评审通知单编号: 序号:评审会议时间:评审会议地点:参加人员:评审内容要点: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管理评审报告编号: 序号:评审会议时间、地点:评审目的:参加评审人员:评审内容摘要:评审结论: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摘要及责任部门:编制: 审核: 批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