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成果报告.doc
29页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成果报告目 录1、概述 12、试验依据 12.1 设计要求 12.1.1 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 12.1.2 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 12.1.3 其他试验要求 22.2 试验规程规范 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技术要求 33.1 碾压混凝土及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技术指标 33.2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34、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试验 44.1 水泥 44.2 粉煤灰 44.3 骨料 54.3.1 细骨料 54.3.2 粗骨料 54.4 外加剂 64.5 水 75、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试验 75.1 粗骨料组合容重 75.2 粉煤灰掺量选择 85.3 最优砂率试验 85.4 外加剂掺量选择 105.5 单位用水量选择 106、混凝土配合比室内设计与试验 116.1 试验基本条件 116.2 混凝土配制强度 116.3 检测项目 126.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 126.4.1 碾压混凝土 126.4.2 变态混凝土 136.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成果 136.5.1 碾压混凝土 146.5.2 变态混凝土 156.6 推荐混凝土配合比 176.6.1 推荐水胶比 176.6.2 推荐混凝土配合比 177、层面结合砂浆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197.1 试验基本条件 197.2 检测项目 197.3 配制强度 197.4 砂浆配合比试验方案 207.5 砂浆配合比试验成果 207.6 推荐砂浆配合比 217.6.1 推荐砂浆水胶比 217.6.2 推荐砂浆配合比 228、配合比使用条件及现场调整 228.1 水泥 228.2 粉煤灰 228.3 细骨料 228.4 粗骨料 238.5 砂石含水量的调整 238.6 外加剂 238.7 拌和用水 238.8 碾压混凝土出机口VC值 238.9 出机口含气量 248.10 变态混凝土浆液的掺入 248.11 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砂浆的摊铺 248.12 衡量误差 248.13 配合比调整 249、结语和说明 25IV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成果报告1、概述依据相关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有关规程规范并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大坝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现将已获室内设计与试验成果报告如下。
2、试验依据 2.1 设计要求2.1.1 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2.1.2 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根据设计提供的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内容及要求,大坝碾压混凝土及变态混凝土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2-1表2-1 混凝土设计技术指标表序号部位混凝土设计等级设计龄期(天)级配90天轴拉强度(Mpa)90天极限拉伸值(10-6)cm/cm28d绝热温升值(℃)线胀系数(10-6/℃)容重(KN/m3)1大坝防渗层C9020W8F10090碾压二级配≥2.5>80≤18≤8.0≥242大坝主体C9020W6F5090碾压三级配≥2.5>80≤18≤8.0≥243上游坝面C9020W8F10090变态二级配≥2.5>80≤18≤8.0≥244下游坝面C9020W6F5090变态三级配≥2.5>80≤18≤8.0≥242.1.3 其他试验要求(1) 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碾压混凝土及变态混凝土水泥用量≤70kg/m3;(2) 采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碾压混凝土及变态混凝土,粉煤灰掺量[F/(F+C)]分别按55%、60%进行试验,要求胶凝材料≥150kg/m3混凝土;(3) 采用本工程主料场开采的原材料进行试验;(4) 外加剂种类根据试验需要选用; (5) 碾压混凝土采用中砂,石粉含量18%2%; (6) 碾压混凝土工作度为7~10s。
2.2 试验规程规范本次试验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标准:(1)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12-2009(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3)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05(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DL/T5055-2007(7)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8)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10) 《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2012(1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12)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14(13)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433-2009(14) 《水泥化学分析》GB/T 176-2008(15)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DL/T5152-2001(16)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1994(1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18)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T 5082-1998(19)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L/T5241-2010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技术要求3.1 碾压混凝土及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技术指标根据设计提供的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内容及要求并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碾压混凝土及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技术指标见表3-1,碾压混凝土现场工作度7~10s,在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时按照机口1~5s控制。
表3-1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技术指标要求使用部位碾压混凝土变态混凝土大坝主体大坝防渗层大坝上游坝面大坝下游坝面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9020C9020C9020C9020设计龄期(d)90909090抗渗等级W6W8W8W6抗冻等级F50F100F100F50设计龄期轴拉强度(MPa)≥2.5≥2.5≥2.5≥2.5设计龄期极限拉伸值(10-6)>80>80>80>8028d绝热温升值(℃)≤18≤18≤18≤18线膨胀系数(10-6/℃)≤8.0≤8.0≤8.0≤8.0机口VC值(s)1~51~5----坍落度(mm)----10~3010~30粉煤灰掺量(%)60555560限制水胶比<0.58<0.55<0.55<0.58级 配三二二三强度保证率(%)85858585水泥品种、标号P.O42.5P.O42.5P.O42.5P.O42.53.2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碾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除满足设计提出的技术指标外,着重对碾压混凝土施工性能进行研究1) 碾压混凝土必须有足够的胶凝材料和较富余的砂浆,以使在大坝上升浇筑时,层面有较好的胶结质量和防渗性能2) 碾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具有适当稠度和可碾性。
3) 能适应不同气温条件下混凝土连续浇筑4) 碾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原则为“富胶凝材料、高掺粉煤灰、低水泥用量、低VC值”,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为了确保富裕的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室内设计试验时浆砂质量比ρ大于0.42,人工砂石粉中小于0.08mm石粉颗粒含量参与浆砂比ρ值计算4、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试验4.1 水泥试验采用委托方提供的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用的水泥品质检测结果如下表4-1表4-1 P.O42.5级水泥检验成果表检测项目结果密度(kg/m3)比表 面积(㎡/kg)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mm)雷氏夹法凝结时间(min)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烧失量(%)氯离子(%)氧化镁(%)SO3含量(%)碱含量(%)初凝终凝3d28d3d28d检验结果301032025.81.51652555.68.934.552.53.720.0303.272.840.42国标标准--≥300--≤5≥45≤600≥3.5≥6.5≥17.0≥42.5≤5.0≤0.060≤5.0≤3.5--检测依据GB175-2007、GB/T176-2008从试验成果看,水泥厂生产的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检指标均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标准中P.O42.5级水泥的技术要求。
4.2 粉煤灰粉煤灰采用委托方提供的生产的F类Ⅱ级粉煤灰,试验用粉煤灰品质检测成果如下表4-2表4-2 粉煤灰品质检测成果表检测项目密度(kg/m3)细度(45μm筛余)(%)需水量比(%)含水量(%)烧失量(%)SO3含量(%)游离氧化钙(%)氧化钙含量(%)碱含量(%)检测结果211010.0960.36.211.090.8965.671.27规范要求Ⅰ级--≤12.0≤95≤1.0≤5≤3.0≤1.0----Ⅱ级--≤25.0≤105≤1.0≤8≤3.0≤1.0----Ⅲ级--≤45.0≤115≤1.0≤15≤3.0≤1.0----检测依据DL/T5055-2007从试验成果看,粉煤灰所检指标满足《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DL/T5055-2007标准中对F类Ⅱ级粉煤灰的技术要求4.3 骨料4.3.1 细骨料细骨料采用项目部砂石料加工厂破碎制成的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室内设计试验用砂颗粒级配检测及品质检测结果如下表4-3、表4-4 表4-3 人工砂颗粒级配检测成果表筛孔尺寸(mm)5.0002.5001.2500.6300.3150.1600.080检验结果累计筛余(%)标准范围Ⅲ区10~015~025~040~1685~55100~90--细度模数μx=2.81砂级配属Ⅱ区Ⅱ区10~025~050~1070~4192~70100~90--Ⅰ区10~035~565~3585~7195~80100~90--实测值0.420.638.455.680.486.793.5表4-4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