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合验光仪规范.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arr****208
  • 文档编号:157308650
  • 上传时间:2020-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合验光仪规范(常规)验光程序1、验光前准备工作:开启电源、调整仪器高低、水平,验光盘、投影仪处于操作前使用状态2、客观检查:电脑自动验光仪或视网膜检影检测被测眼双眼屈光数据,记录结果预置客观验光数据于验光盘,步骤如下: 1)将客观验光数据输入验光盘,先右眼后左眼;2)验证客观验光结果单眼矫正视力接近或好于1.03、远雾视(双眼同步等量)1)在客观数据基础上,双眼同时递加正镜(减负镜);2)将被测者由最好视力雾视至0.3视力建议:为逐渐松弛调节,建议用视标逐行雾视4、散光盘检查散光(单眼检查,客观检查无散光,可忽略此程序)1)关闭左眼(右眼开启);2)递加负镜(减正镜)将右眼视力调动至0.6 ~ 0.7客观检查预置柱镜者,去除预置柱镜);3)投放散光盘视标,嘱被测者辨识散光盘各线条清晰度是否一致;4)一致无散光,不一致嘱被测者指出清晰线条方向;5)该清晰线对应的时钟小数乘30,即为被测者散光眼轴位;6)调整柱镜轴位至散光眼轴位,递增柱镜至被测眼述散光盘各线条清晰度一致5、初次红绿检测或MPMVA(精确球镜度)1)红绿检测:投放红绿双色视标,嘱被测者辨识红绿视表清晰度,如红色清晰添加负镜减正镜(反之减负镜加正镜),直至红绿等清。

      2)MPMVA检测:递增负镜至最好视力,最低负镜度或最高正镜度,终结点为再增加-0.25D视力不再提高建议:实际验光时红绿双色检测与MPMEA应互相结合应用6、JCC交叉圆柱镜精确检测柱镜试片轴向(精调散光轴)1)投放蜂窝视标;2)将0.25D交叉柱镜镜柄(翻转轮)与预测散光轴重合,翻转比较前后(两面)清晰度是否一致;3)如不一致将交叉柱镜镜停在清晰面将轴位向负轴转10度(或5度、追红点),再翻转比较,调整轴位直至翻转前后(两面)等清7、JCC交叉圆柱镜精确检测柱镜试片焦度(精调散光度)1)仍使用蜂窝视标;2)将0.25D交叉柱镜负轴(字母P位)与预测散光轴重合,翻转比较前后清晰度是否一致;3)如不一致将交叉柱镜镜停在清晰面,如负轴(红点位)与预测轴重合面清晰,加柱镜-0.25D(红升),如正轴与预测轴重合面清晰减柱镜-0.25D(白降),再次翻转比较直至翻转前后两面清晰度一致注意:加柱减1/2球,减柱加1/2球,等效镜度8、第二次红、绿视标检测或 MPMVA方法同程序 5 右眼结束)9、换左眼重复4 ~ 8步方法同前 (单眼检测结束)10、双眼MPMVA或红、绿视标检测双眼同时检测,方法同单眼检测。

      11、优势眼检查1)投射一单独视标;2)双臂前伸、双手手掌于眼正前方,交叉围成取景框状,双眼从取景框中注视视标;3)验光师交替遮盖其左右眼,注释视标不移动的为主视眼(优势眼)12、双眼屈光平衡检测1)前提:双眼同步等量做轻度雾视,至0.7 ~ 0.8视力;2)方法:A、偏振分视法:(1)双眼分别前置偏振辅镜(P135、P45);(2)投射偏振三行视标(询问是否见三行视标,是进入下一步3)交替遮盖左右眼,区分双眼分别看到1、2行和2、3行视标;(4)嘱其辨认1、3行视标清晰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减清晰眼-0.25D,直至双眼所见1、3行视标清晰度一致;5)MPMVA或红绿检测,调整双眼至最好视力B、棱镜分视法:(1)双眼分别前置旋转棱镜(0位调至水平),一眼置3△BU(视标移向下) 、另一眼置3△BD (视标移向上);(2)投射缝窝视标(询问是否见上下两个视标,是进入下一步3)置3△BU眼看到下行视标,置3△BD眼看到上行视标;(4)嘱其辨认上下两行视标清晰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减清晰眼-0.25D,直至双眼所见上下行视标清晰度一致;(5)MPMVA或红绿检测,调整双眼至最好视力13、调节幅度检测( 检测被测眼调节力)1)合拢集合掣,打开近读照明灯;2)放下近视标盘,使用近交叉格子视标;3)将近交叉格子视标移至33cm处;4)双眼添加0.50D交叉圆柱镜;5)嘱其辨认交叉格子横、竖线清晰度是否一致;6)如横线比竖线清晰,说明调节幅度小于检测距离应付出调节,添加正球镜至横竖等清,记录添加正镜度;7)如竖线比横线清晰,说明调节幅度大于检测距离应付出调节,添加负球镜至横竖等清,记录添加负镜度;8)被测眼调节力 = 检测距离应付出调节 - 添加镜度注意:前提是远屈光全矫正14、近用加入度前提:被测眼述横线比竖线清晰,调节力不足,有老视。

      1)经检测得出被测眼调节力,将被测眼调节力保留 1/3(为使被测眼满足一定时间的近距阅读能力);2)得出其可动用调节力 = 被测眼调节力 - 1/3 = 2/3;3)检查被测眼习惯近距工作距离,得出其工作距离应付出调节力(工作距离1/m);4)老视加入度 = 工作距离应付出调节力(D)- 可动用调节力(D‘)ADD = D - D‘例1:检测距离0.33m,应付出调节力(D)= 1/ 0.33 = 3.00D添加1.50D横竖等清,可动用调节力(D‘)= 1.50D X 2/3 = 1.00D近用加入度(ADD) = 3.00D - 1.00D = 2.00D例2:检测距离0.33m,应付出调节力(D)= 1/ 0.33 = 3.00D而被测人实际工作距离0.40m,则工作距离应付出调节(D) = 2.50D添加1.50D横竖等清,可动用调节力(D‘)= 1.50D X 2/3 = 1.00D近用加入度(ADD) = 2.50D - 1.00D = 1.50D例3:被测人远屈光度为 R:-3.00DS / -1.00DC X 180L:-4.00DS ADD:+250则被测人近用镜度为R:-0.50DS / -1.00DC X 180L:-1.50DS被测人近用镜度 = 远屈光校正度 + AD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