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doc
13页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对的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A.苏轼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 B.《论语》 C.《史记》 D.《战国策》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A.诗 B.词 C.曲 D.赋 5.《诗经·氓》中比方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 A.远远眺望 B.举首凝望C.低头凝思 D.昂首仰望 8.律诗中规定必须压韵的是:( ) A.首联与尾联 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 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 A.无乃而是过与? B.且尔言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结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A.红巾翠袖 B.鲈鱼堪脍 C.树如同此 D.求田问舍 13.阅读下列句子,不是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4.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鲁迅 D.胡适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对的的是:( ) A.鲁迅的《灯下漫笔》、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都是小说 B.曹禺的《雷雨》、《日出》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C.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都是当代诗人 D.《死水》、《日出》、《寒夜》都是话剧 16.“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茶馆》 17.歌颂母爱、赞美自然是( )初期作品的重要特色。
A.梁实秋 B.冰心 C.朱自清 D.朱光潜 18.下面对《论快乐》一文的赏析,对的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B.文中第五自然段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苏轼有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恰本地说明精神作用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乐来 C.《西游记》中一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与第二自然段中“永远快乐”“荒唐得不能成立”是从同一角度论的同一个道理——欢娱嫌夜短 D.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结尾处“抱这种态度的人”持否认态度,认为这种人是“傻子” 19.论点可以多种方式出现,《论毅力》一文的重要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出现于:( ) A.文章的中间部分 B.文章的结尾部分 C.散见于文章的各个段落 D.文章的起首 20.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感情真挚、格调清丽,其散文作品集有:( ) A.《春风沉浸的晚上》 B.《薄奠》 C.《屐痕处处》 D.《出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诗经》和楚辞历代习惯并称为 。
2.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李清照用 “载不动、许多愁”来描摹“愁”之重,李煜则用 描写“愁”之多 4.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夕阳西下, 被誉为“秋思之祖” 5.《风波》总体上采用的是 的写作手法,如文中描写七斤抽烟和补碗的动作,七斤夫妇的对话等均采用这种手法,寥寥数笔,直接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6.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三、阅读分析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①,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②,拣梅花多处提壶③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注】①老逋:北宋隐居在西湖孤山的诗人林逋,此处代指梅花,也指林逋式的情调②王维作画图: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山水画家,画有《孟浩然雪中骑驴图》③提壶:倒酒 1.本曲表现作者如何的情趣?(2分) 2. 作者为什么笑王维作画图?(4分) (二)阅读下列这则笔记,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找出文章中的两处骈偶句4分)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美好意境?(2分) 3.作者以此文寄答友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并回答问题16分) 城市和旷野 毕淑敏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旷野和城市,从主线上讲,是对立的 人们多认为和城市相相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但是是城市发育的低档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惟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假如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
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剧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我认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文明的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认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同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发明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的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也许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第一段将城市比作点缀在旷野的“银扣”,第十段却又将它比作楔入旷野的“巨钉”,这是为什么?(6分) 2.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4分) (1)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结合全文看,第三段“旷野和城市,从主线上讲,是对立的”一句中,“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四)下面是有关微波炉的“微波烹调操作说明”,请依照使用产品的递进程序来调整条款顺序,在括号内标明数码10分) 微波烹调操作方法 1.一方面将定期器转到“O”(关闭)位置 2.将“功能选择器”旋转到微波烹调档位上,共有5个微波火力,合用于不同类型食物 3.将食物放入炉内,关上炉门 4.当设定烹调程序后,若要微波炉停止工作,只需打开炉门,炉门安全联锁开关即会自动停止发放微波 5.将“定期器”旋转到所需的烹调时间位置,微波烹调即开始 6.“定期器”回转完毕后,会发出一声铃响,微波炉就会自动停止工作,炉灯自动熄灭。
7.将插头插入有可靠地线的插座 调整后的顺序:( )—( )—( )—( )—( )—( )—( ) (五)思考下面两则消息所披露的情况,完毕后面的练习每空2分,共10分) 【消息一】 招收一百采煤工 报名竟达九百余 历来被认为招工难的煤炭行业最近出了桩新鲜事:山西大同矿务局云冈矿计划招收100名井下工,报名人数竞达980人,尚有不少科室人员打“请调报告”,规定下井当煤工 为什么云冈矿的井下工这样吃香?这是由于该矿对一线工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大幅度实行倾斜政策的结果这个矿制定了井下工超产加价的“上台阶”分派方法,超产越多,收入越高,有的工人月收入逾千元矿里分房,一线工人有优先权,去年盖的所有新楼都分给了井下工年终评劳模,一线工人占了70%加上采煤机械化限度已达成100%、,安全也有了可靠保障,工人真正感到腰包鼓了,地位高了,当矿工光荣 ………… 【消息二】 天津的吃劳保大军 现在天津市有多少吃劳保的职工,谁也说不清反正在自由市场、私营公司、个体餐馆、租摊承包的商店、咖啡厅、舞厅,以致马路上的修车点、街道上的理发摊,到处都能见到他们,并且绝大多数是青壮年 某厂一个男青年,吃劳保已3年了,夏天卖西瓜,冬天卖干鲜果品,生意越做越好,据说每月至少能挣七八百元。
有一位国营餐馆的三级厨师吃劳保,到个体餐馆掌勺,每月挣700元,营业好还可多加 不管什么因素使这些职工吃劳保,也不管他们仍在外面赚了多少钱,绝大多数人都不乐意辞职他们说:“既然现行政策有这么个漏洞,何不充足运用呢?” ………… 1.下面是从消息一中提炼出的观点,较为恰当的是:( ) ①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