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1课时 同步练习(有答案).docx
3页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1课时 同步练习(有答案)北京的春节 第1课时 一、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à bā bào zhú tōng xiāo chú xī ( )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是用花生、胶枣、榛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 chān cān )和成的 (2)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zhīng zēng )月初六才开张 3.比一比,组一组 燃( )拌( )饭( ) 然( )伴( )贩( )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日子 ( )的新年 ( )的春联 ( )的人们 5.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重阳 春节 端午 元宵 中秋 ______ _ (2)训练 响抢 热身 起跑 冲刺 ______ __ 6.请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 庙会上有赛马的庙会上有赛骆驼的 二、综合题 消逝的年声 肖复兴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耐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行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逝,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或芝麻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秋粘或芝麻杆上面,尽情地踩杆于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日“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绝响。
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 秫秸或芝麻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逝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弗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來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晴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 :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儿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1.“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逝,最让我遗憾”中“两种年声"在文中是指___ ___________ 2.老北京大年夜”踩岁"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 ) A.把一年来的坏情绪部发泄出来。
B.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 C.“踩岁”的响声代替鞭炮声 D.为了增添过年时的乐趣 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你的记忆中,年声除了鞭炮声还有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腊八 爆竹 通宵 除夕 2. (1) 掺( chān )(2)正(zhēng ) 3. 燃(燃烧 ) 拌( 拌菜 )饭( 饭店 ) 然( 然而) 伴(伴侣 ) 贩( 贩卖 ) 4.(幸福)的日子 (欢乐)的新年 (红红)的春联 (高兴)的人们 5.(1) 春节 元宵 端午 中秋 重阳 (2) 热身 训练 响抢 起跑 冲刺 6.(1)今天的北京之所以特别热闹,是因为今天是元宵节 (2) 庙会上不仅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 二、综合题 1.“踩岁"的声音和街头卖小金鱼儿的吆喝声 2.B 3.作者借“消逝的年声”,表达出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
4.示例:我记忆中的年还有饭桌上一家人的欢笑声、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的歌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