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37页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厦门一中海沧校区2024届高三年语文科9月月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竞速时代,速度漫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途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荼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欣赏啊!"可以说,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
(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思》) 材料二: 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体现为一种“静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 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们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运输工具的躯壳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发"的下一刻就是“到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腾、现代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自然美” 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被传送到千里之外,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就已经获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造的“速力”之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在传统美学中,虽然塑造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而在虚拟美学中,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内的 “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实在之物,是遥远的,外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缓慢悠游、超然物外的主动行为而在“速度”占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时期,审美客体不再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在速度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审美客体变成“被给予"的,审美主体往往因无法自主选择而变成“被迫”审美 (摘编自汤丽琪《后现代“速度"的美学凝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速度美学和慢速美学都产生于竞速时代,前者重视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后者关注“当下性”,将当下的瞬间固化。
B. 朱光潜说的“慢慢走,欣赏啊!"与慢速生活的理念相通,要求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 C. 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促进“速力之美”的诞生,而信息技术革命又促使人们由追求“速力之美"转向欣赏虚拟美学 D. 相较“速力之美”,虚拟美学逐渐淡化速度的重要性,人们对速度不再那么敏感,而将关注重点转向虚拟现实和现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易失去平衡,适当减缓节奏、采取减速的时间模式有助于重建平衡 B. “慢的乐趣"失传,不仅因为技术革命带来“令人出神的速度”,也与人们对竞速时代个体生存情境反思不足有关 C. 与“慢速生活"者远离加速生活、关注内心体验不同,未来主义者称赞并主动地拥抱竞速时代的“速度之美” D. 与虚拟美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审美并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但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多,而审美主体的主动性也更强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 ) A. 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宣称,“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因为我们创造了永恒的、无所不在的速度"。
B. 某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慢城市”,生活节奏舒缓,生态美景随处可见,传统文化气息浓厚,令游人身心愉悦 C. 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工程十分浩大,通过无数工匠的努力,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D. 某人辞去城里的工作,卖掉城里的房子,在山里建房、种菜,远离城市喧嚣,过与世隔绝的山居生活 4. 两则材料对“竞速时代"的看法与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5. 请根据材料一、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简要分析《去你家吃饭好吗》走红的原因 纪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在视频网站一经上架便好评如潮它以邀请好朋友去家里吃饭为框架,展现不同家庭正在发生的生活情景寒江上鸟群飞过,夕阳下芦苇飘荡……一个个风格鲜明的画面,使打拼在都市的人们沉醉其中、心绪宁静它又以慢条斯理的节奏,诗意呈现的细节,引导人们停下脚步,返观内心,审视现代生活对亲情的冲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月下桨声 韩少功 雨后初晴,水面长出了长毛,有千丝万缕的白雾牵绕飞扬 一条小船近了,船上的一点红也近了。
原来是一件红色上衣,穿在一个女孩身上女孩在船边小心翼翼地放网一个更小的男孩撅着屁股在船头划桨 我多次在黄昏时分看见这条小船,小小年纪的两个渔夫在远处忙碌,总是不说话,也不看我一眼我想起静谧的月夜里,常有一线桨声飘入我梦中,莫非就是这条船? 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我早已熟悉张家李家的孩子,但不认识那两张面孔他们的家也许不在附近 刚好城里有客人要来,得买点鱼我朝小船吆喝一声他们望了我一眼 你们有鱼卖吗?大鱼小鱼都行我指了一下院子的方向,我就住在那里 他们并未回话,隔了好半天,女孩朝这边摇了摇手 也许,前段时间把鱼打光了水管所雇来的人们张好大网,敲击着船舷,把鱼往网里赶接连闹腾好几个日夜,木棒敲出三拍的欢乐,两拍的焦急,慢板的忧伤以及若有所思……久违的山歌,在半夜里会偶尔鬼鬼祟祟地冒出来: “第一先把父母孝, 有老有少第二条, 第三为人要周到……” 我只好去水管所买了鱼,看到一些没收来的渔网水管所的人说,附近有农民偷偷违禁打鱼,有时还用密网,把小鱼也打了 城里的客人来了,驾着刚买的日本轿车一起吃着鱼,我说到有农民用密网打鱼。
他痛心地说,农民就是觉悟低,一点环保意识也没有又说,如今民风实在刁悍,有一次他的汽车陷进坑里,路边有农民抄着手,不给钱就不帮忙 客人走后,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响起一阵狗吠开门一看,红衣女孩手里提着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吓得进退两难她赤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脚踝还沾着一片草叶 我愣了一下,好容易才记起几天前的问购塑料袋里有一二十条鱼,大的约摸半斤,小的只有指头那么粗,鲫鱼草鱼杂得有点不成样子从她疲惫的神色来看,大概这就是他们忙了半个夜晚的收获吧 估计这女孩用的也是密网,没有放过小鱼,下手有些嫌狠但我没有说什么我已经从邻居那里知道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是姐弟俩,住在十几里之外的大山,弟弟欠了学费,两人借了条小船出来打鱼他们的父亲一年前病逝,母亲也变得神志不清,不久前走失了 我收下鱼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她始终拒绝坐下,说话时总看着狗,听我说狗不咬人,仍怯怯地不时朝桌下看一眼 “你很怕狗么?"我妻子问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家没有养狗么?” 她摇摇头 “你喝茶" 她点点头,却没有喝 她才走不久,狗又叫了起来。
窗外橘红色一晃,她气喘吁吁地返回来 “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 “错了什么?"妻子问 “把钱算错了 “不会错吧?不是两斤四两么?" “真算错了 “刚才是你看的秤,你报的价,你说多少就多少,我并没有……"妻子说我也觉得我们没有什么责任 “不是,是你们多给了 她红着脸,说刚才回到船上,弟弟一听钱的数字,就一口咬定算错了他们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们多给了一块钱弟弟很生气,要她赶快来退还 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一块钱怎值得她这样急匆匆地赶来并且做出这么多复杂的动作? “一块钱就算是你的脚力钱吧 “不行不行……”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以后还要找你买鱼,一块钱就先存你那里" “不行不行……”拨浪鼓还在摇 “你们还会打鱼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准我们下网了……” “弟弟的学费赚够了吗?" “他不打算读了 “为什么?" 她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要寻找一块钱。
可是小钞票凑不够一块钱最后我们满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亏心事似地,浑身不自在,犹犹豫豫地低头而去 傍晚我们回家,发现院门前有一把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