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析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docx
7页生存•时间•实践 一一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存在的意义〃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力求将海德格尔的问题转为正面课题,探讨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并以实践人学作为解 决该课题的一种尝试一 “存在的意义〃及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认为,两千多年欧洲哲学开展,遗忘了一个重要的根本哲学问题,即“存在的意义〃 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耽误,使几千年的本体论实际上成为“无根的本体论〃因此,他 写?存在与时间?“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意义的问题,而其初步目标那么是把时间 阐释为使对'存在'的任何一种一般性领悟得以可能的境域〃 [〔1〕]存在的意义〃是个与众不同的问题其一,在这个问题中,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 在〃那么与一切“存在者〃有所区别,它使存在者之被规定为存在者,但它本身却不是任何 一种“存在者〃其二,在这个问题中,问之何所问,是存在的意义由于存在本身就不同 于一切存在者,因而它的意义也就有别于存在者的意义,后者可由理性概念来定义,而前者 那么需非理性的领悟去体会正是基于对“存在意义〃特点的分析,海德格尔进一步提出解 决该问题的方案海德格尔的方案包括出发点、方法、步骤、根据等方面内容。
第一,要确定一个并非随意的 出发点存在与一切存在者根本有别,但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因此,应从存在者 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而不是离开存在者去玄思冥想存在然而,天地苍茫,斗转星移,究 竟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是我们自己,即“除了其他存在的 可能性外还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 [2〕],用“此在〃这个术语加以称呼为什么?海德 格尔分析了 “此在〃这种存在者同其他一切存在者相比而具有的几层优先地位:此在不断超 越自己的当下状态,凭借着生存从万物中崛起;此在能经过领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 此在能建立各门具体科学以及哲学使自己的领悟系统化理论化,等等正因为这样,“此在〃 就能作为探究“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其它一切存在论所源出的根底存在论必 须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 [〔3〕]第二,海德格尔认为解决“存在的意义〃的 方法是现象学现象学的根本原理就是“走向事情本身〃 [〔4〕]之所以用这种方法,是由 于只有它才能把被人们遗忘的存在重新唤出海德格尔认为,事物的存在与事物一并显现, 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以致于它虽昭如白日,却又被深深遮蔽;尤为严重的,人们对自己的 生存也熟视无睹,忙于应付各种事务,精心处理各种关系,在生存方式中生存本身被彻底遗 忘了。
因此,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直面杂多中的“一〃,直面变化中的“不变〃,直面事 情本身,直面生存本身,才能领悟到存在,才能去探讨存在的意义第三,海德格尔分析“存 在意义〃的步骤是抓住此在的“在世〃此在的生存总是“在世界之中〃,没有孤立的脱离 世界的此在从都市的纸醉金迷到深山的青灯古佛,个人作为此在,都处在自己的世界中, 都有一个对之有意义的周围环境,此在一向活动忙碌在这个世界中这种忙碌首先是与“物〃 打交道,海德格尔称之为“烦忙〃其次是与别人打交道,称为“烦神〃无论“烦忙〃还 是“烦神〃,都是“烦〃的具体表现,“烦〃那么是两者的根底和得以可能的条件,从而“烦〃展示着此在在世的全部本质在世本质上就是烦〃 [5〕]第四,海德格尔对“存 在的意义〃讨论的根据是“时间性〃在他看来,研究此在,必须研究它的有限性,而此在 的有限性就是它的时间性按照通常的观念,时间是一种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无始无 终的序列,是一条外在于事物存在的均匀流动的河,事物在时间中生灭、人生在时间中始终 时间被理解为一种“存在者〃海德格尔剧烈反对这种对时间的理解,他认为“时间性根本 不是'存在者'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
〃 [6〕]这个意思是说,时间不是外 在于事物的“东西〃,不是外在于此在生存的“序列〃真正的时间是使“存在〃成为“存 在者〃这一个过程,是此在的诸种生存方式实现出来的境域,毋宁说,时间是深深内在于此 在的生存之中,组建此在生存的根据,不是此在生存在时间中,而是时间在此在的生存中 这样理解的时间性是源始的时间,真正的时间,这种时间性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唯其有 限,派生的时间才会表现出无限一一无限时间正是存在于有限时间的生灭变化之中因而, 此在要把握自身生存的真正时间,要深切领悟这种时间的有限性,从而更本真地去生存,去“成为你所是的〃总之,海德格尔为解决“存在的意义〃这一被遗忘的哲学问题,把此在作为出发点,以现象 学为方法,从“在世〃展开分析,释时间为生存意义的根据,从而说明他对这一问题的沉思 和细察至此,海德格尔认为自己的分析工作建立了 “根本存在论〃,这种存在论不是给古 往今来以至今后的存在论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而只是给这些具体的存在论研究提供一个坚 实的根底,使存在论的研究成为一个开放的领域二对海德格尔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思考1、关于“存在的意义〃问题波普曾经指出:“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植根于哲学以外的那些迫切问题,这些根烂了,哲学 也随之死亡了。
〃 [7〕]“存在的意义〃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将其作为自己思 考的中心,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它是对当时盛行的“理性普遍危机〃的哲学反映西方自近代以来,盛行理性崇拜,“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精神的号角,推动了自然科学 长足进步,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人们甚而认为可以用理性以及根基于其上的自由、平等、 博爱建立完满的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但是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开始,科学危机加上社会危机, 使人们动摇了对理性的信赖当著名的迈克尔逊踌躇满志地预言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 在小数点第六位去寻找时,物理学领域却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放射性元素、电子、 相对论、量子力学……新发现层出不穷,新理论接踵而至,使传统理性主义根底上的机械论 宇宙图景遭到消灭性的打击不仅如此,当时在数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实证学科领域,都 发生了内在危机,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当今,在各种不同学科中都有一种倾向觉醒 起来,要把研究工作移置到新根底之上〃 [〔8〕]身处这冲动人心的年代,海德格尔仔细 研究了实证科学中根底变换问题,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要源在于哲学上理性主义传统的本 体论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它们忘却了存在这一根本,却热衷于认识存在者。
因此,海德格 尔认为,要通过重新思考和解决“存在的意义〃,来建立一种非理性的更深层次的新的哲学, 作为实证科学的根底,进而作为以往理性主义哲学的根底这实际上是震惊于某种确定性被 打破,而以对确定性的追求充当确定性;是慨叹于某种世界观被超过,而以对世界观的构筑 充当世界观今天,我们觉得对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意义〃问题,有几点可以继续讨论和思考:第一、从非理性角度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是不是仅仅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绝望 心理和颓废情绪?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固然,从领悟、厌烦、畏惧等非理性角 度谈这一问题,很难看得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这种探讨,客观上深化了人们这一方面 的思考,开拓了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启发人们更为具体真实地把握自身存在,这不能 不说是积极的非理性角度毕竟是一种值得探讨的角度,就这一点而言,海德格尔不愧为二 十世纪的一位大哲当然,他将非理性因素抬到理性因素之上,他以存在的本体论作为真正 根底体论,这就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第二、能否在理性主义范围内,重新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我们认为,这既有可能也有 必要可能性在于,“存在〃问题做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并不一定就象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 样演化成某种“存在者〃,“存在〃可以做为与“存在者〃一并显现的过程,作为一切存在 者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展示,作为存在者生灭的动态表露。
这样,存在便与存在者如影随形, 紧密相联,标志存在者的直接性,它既离不开存在者,又确实与存在者有别另外,在理性 主义根底上对“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思考十分必要海德格尔重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 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尽如人意存在不是存在者,但它凸现了存在者,人们对它的认识和 领会构成对存在者认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层次,是对存在者把捉的丰富和深化而将此问题 纳入自己的视野,也不至于在理论上被人指责为遗忘了存在当然,理性主义范围内对存在 的认识并不排斥非理性意义上的对存在的体验,而是综合它们的成果,以到达这一问题的更 好把握第三、要从理性根底上探讨“存在的意义〃,有个问题回避不了:怎样理解恩格斯对杜林的 批判?众所周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指出他的“世界统 一于存在〃是个模糊不清的命题后来的哲学原理教科书根据这一点,指出应该明确地提出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而不能采用“存在〃这样的概念,因为它模棱两可,唯物主义、唯心主 义、唯灵主义都可以接受这是正确的但从这点却不能推出“存在的意义〃不是个问题 因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只是批判杜林以存在作为世界本原,作为世界真正统一性的观点, 认为杜林这样做就不能站稳唯物主义根本立场,应该代之以“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 物质性〃。
至于存在问题本身,恩格斯并没有专门探讨,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前提肯定下来, 甚至把它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指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 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 [9〕]存在是指对象是存在着的,实有的,是暂时排除 了其他各种特性的,等等[10〕]因此,不能以恩格斯反对杜林的观点为由无视存在问题, 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正是辩证唯物论题中应有之义2、关于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解决存在意义问题的出发点是“此在〃,因为此在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者,从而将一 般的存在意义转变为此在的生存意义,将一个根底存在论问题化为具体的生存论问题这种 做法值得思考首先,它强调了人在宇宙间的特殊地位,用晦涩的哲学语言表达了对人的境 遇的极端关注在海德格尔生活的年代,提供秩序井然世界图景的是人,打破这种图景的也 是人;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是人,损失浪费这种财富的还是人;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是人, 使年青士兵的尸体堆满战壕的又是人如此等等,一个混乱的世界上,唯有混乱才是确定的, 而这一切都是人之所为由此不难理解海德格尔对此在生存意义的关心和忧虑,真可谓“悠 悠万事,唯此为大〃其次,这种做法表现了现代哲学中本体论和人论一体化的倾向。
在海 德格尔看来,本体论离不开存在,存在离不开此在,此在离不开领悟和创造于是本体论是 人论的,或者反过来说人论就是本体论,而这种人论本质上又是非理性主义的从这点分析, 海德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色彩很明显,但毕竟以曲折的方式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人们的精 神状态由此也启发我们思考,本体论是不是只有人的本体论?而人论是不是只有非理性主 义的人论?世界、社会、人,理性、非理性能否有机结合?或者非得作为对以往“世界吞没 人〃的变式而力主“人吞没世界〃?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是现象学现象学要求走向事物本身,面对事物存在,把事物 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特别是此在的现象学即诠释学要求面对此在的生存根本格局,以此在对 万物的读解和领会来赋予万物以存在的意义这种方法确实很有特点它提出的一个直接目 的是反对以自然科学方法对人的研究,所谓精密的实验和分析终因细节而牺牲了整体,正如 海德格尔指出:“假设我们问的是人的存在,那么却不可能靠把肉体、灵魂、精神的存在方 式加在一起就算出这种存在来〃 [〔11〕]再深入一层,海德格尔实际上是看到对此在生 存问题仅仅从真这个角度,恐难完全解决,应把价值方法考虑进去,更应给非理性方法〔悟、 体验等〕以重要地位。
传统的研究人的方法很是缺乏这些都有借鉴之处但是,对现象学 方法的作用,海德格尔估计过高至少有这么几个问题,在认识自然科学方法局限性的同时, 出路是否只有注助于精神。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