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一下册数学同步讲义提高版解析初稿.pdf

172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44081030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06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第 5.1节相交线,垂线.1第 5.2节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1第 5.3节 平行线及其判定.20第 5.4节 平行线的性质及平移.28第 6.1节平方根.39第 6.2节立方根.46第 6.3节 实 数.52第 7.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60第 7.2节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69第 8.1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77第 8.2节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一代入法.83第 8.3节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90第 8.4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97第 8.5节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105第 8.6节 三元一次方程组.113第 9.1节 不等式及其性质.121第 9.2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27第 9.3节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33第 9.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41第 10.1节 统计调查.151第 10.2节直方图.161第5.1节相交线,垂线【学习目标】1.了解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2.理解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掌握垂直的定义及性质;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4.能依据对顶角、邻补角及垂直的概念与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要点梳理】知识点一、邻补角与对顶角1.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要点诠释:(1)邻补角的定义既包含了位置关系,又包含了数量关系:“邻”指的是位置相邻,“补”指的是两个角的和为180.(2)邻补角是成对出现的,而且是“互为”邻补角.(3)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4)邻补角满足的条件: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2.对顶角及性质:(1)定义: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相对)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性质:对顶角相等.要点诠释:(1)由定义可知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2)对顶角满足的条件:相等的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一角的两边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3.邻补角与对顶角对比:角的名称特 征性 质相 同 点不 同 点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有一个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对顶角相等.都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都是成对出现的.有无公共边;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只有2对;邻补角有4对.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而成;有一个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邻补角互补.知识点二、垂线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1)记法:直线。

      与6垂直,记作:a V bx直线A B和CD垂直于点O,记作:AB_LCD于点O.(2)垂直的定义具有二重性,既可以作垂直的判定,又可以作垂直的性质,即有:ZAOC=90 CD1AB.性质2.垂线的画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通过直角三角板来画,具体方法是使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所画直线就为已知直线的垂线(如图所示).要点诠释:(1)如果过一点画已知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时,指的是它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可能在射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也可能段的延长线上.(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为垂线段.3.垂线的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要点诠释:(1)性 质(1)成立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唯一,“有且只有“说明了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2)性 质(2)是“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实际上,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线段有无数条,但只有一条最短,即垂线段最短.在实际问题中经常应用其“最短性 解决问题.4.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要点诠释:(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要从已知条件中找出垂线段或画出垂线段,然后计算或度量垂线段的长度.【典型例题】类型一、邻补角与对顶角C1.如图所示,AB和 CD相交于点O,0 M 平分/A O C,0 N 平分/B 0 D,试说明0 M 和 0 N 成一条直线。

      答案与解析】解:;0 M 平分NAOC,0 N 平分/B O D (已知),ZA0C=2ZA0M,ZB0D=2ZB0N(角平分线定义)V ZAOC=ZBOD(对顶角相等),./A O MM/B O N (等量代换)VZAON+ZBON=180(邻补角定义),A ZMON=ZAON+ZAOM=180(等量代换),0 M 和 ON共线总结升华】要得出0 M 和 ON成一条直线,就要说明NMON是平角,从图中可以看出NAON是/M O N 和平角/A O B 的公共部分,所以只要证明它们的非公共部分相等,即/A O M 和NBON相等,本题得证C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0,0 E 平分NBOD,OF平分/C O E,/2:/1=4:1,求NAOF.2【答案与解析】解:设N l=x,则N 2=4 x.0 E 平分/B O D,Z B O D=2 Z l=2 x.N 2+/B O D=1 80 ,即 4 x+2 x =1 80 ,x=3 0.Z D O E+Z C O E=1 80,/.Z C O E=1 50.又;O F 平分N C O E,Z C O F=-Z C O E=75.2N A O C=/B O D=6 0。

      Z A O F=Z A O C+Z C O F=60+75=1 3 5.【总结升华】涉及有比值的题设条件,如a:b=m:n,在解题时设a =b=n x,这是常用的用方程思想解题的方法.举一反三:2【变式】已知a的补角是一个锐角,有3人 在 计 算 时 的 答 案 分 别 是3 2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5的,求a的度数.【答案】解 法1:a的补角是一个锐角,a 是一个钝角,即 9(r a 1 8023 6 -a 725由已知三人计算出的答案分别为3 258,2可知一 a =58.5a =1 4 5.解法2:由题意可知a是一个钝角,即90 a 1 80.2如果一a =3 2,那么80,不满足90 e 1 80;52如果一a =87,那么2 1 7.5,不满足90 a 1 80;52如果一a =58,那么a =1 4 5,满足90 a 1 80,5所以此人计算的答案正确.所以a =1 4 5.【总结升华】在处理数学问题中的误选答案问题时,常采用验算法,如本题的解法2:先利用假设求出相应的a的度数,再验证是否正确.C3.(1)如 图(1),已知直线a、b相交于点0,则(1)图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2)如 图(2),已知直线a、b、c、d是经过点0的四条直线,则 图(2)中共有几对对顶角(不含平角)?几对邻补角?图 图 3【答案与解析】解:(1)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

      2)将 图(2)拆分为下图:通过观察图形.不难发现a、b、c、d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而 由(1)知:每个交点处有两对对顶角,有四对邻补角,对顶角的对数:2 x 6 =1 2 (对);邻补角的对数:4 x 6 =2 4(对)答:图中共有1 2对对顶角,2 4对邻补角【总结升华】本例分析问题的方法是通过直线的移动,将直线相交于一点转化为直线两两相交.这样移动,可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因为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乙 一 1)个交点.每个交点处有两组对顶角,故n条直线相交于2一点共有n(n-l)对对顶角,2 n(n-1)对邻补角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直 线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I的邻补角是,N1的 对 顶 角 是.【答案】N2和/4;Z 3.由图形可知,/I的对顶角是N 3,N1的邻补角是N2和/4.类型二、垂线4.下 列 语 句:两条直线相交,若其中一个交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空间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是 o【答案】【解析】解此题必须严格按照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及垂线的性质“过平面内任意一点,即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任意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来作判断。

      正确;正确,过任意一点都可以作;对于只有在“同一平面内”才成立,因为空间内,当这点在直线上时,过这点并非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错误;错误,必须是两个邻角相等,如下图:【总结升华】应用垂线的定义及垂线的性质时要把握其中的本质要求:关于垂线的定义: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只需看它们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是否有一个角是直角,两条线段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关于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任意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条性质说明了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性质中的“任意一点,可能在这条已知直线上,也可能在这条已知直线外4举一反三:【变式】在铁路旁有一城镇,现打算从城镇修一条和铁路垂直的道路,这种方案是唯一的,是因为()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两点之问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同时垂直同一条直线,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垂直.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D 提示:注意区分直线性质与垂线性质C5.如图,Nl=30A B C D,垂足为O,EF经过点O.求N2、N 3 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由题意得:N3=N1=3O。

      对顶角相等)VABCD(已知)./BOD=90(垂直的定义)A Z 3+Z 2=90即 30+Z2=90Z2=6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垂线,对顶角、邻补角.注意:由垂直得直角.举一反三:【变式】如图,若 OM平分N A O B,且 OM _LON,求证:ON平分NBOC.【答案】解:如图,5NBMC O AVOM 平分NAOB A Z1=Z2又 OM _L ON,Z 3=90-N 2由图可得:Z 4=180-2Z 2-Z 3=180-2Z 2 一(9 0-Z 2)=9 0-Z2A Z3=Z4 ON平分/B O CC6.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 B上由A 向 B 行驶,M、N 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BAN(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 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点Q 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 和点Q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当汽车从A 出发向B 行驶时,在公路A B的哪一段路上距离M、N 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 N 越来越近,而离村庄M 越来越远?(分别用文字表述你的结论,不必说明)【答案与解析】解:(1)过点M 作 M P1.A B,垂足为P,过点N 作 NQ_LAB,垂足为Q,点 P、Q 就是要画的两点,如图所示.TA fL BA PIN(2)当汽车从A 向 B 行驶时,在 A P这段路上,离两个村庄越来越近;在 PQ 这段路上,离村庄M 越来越远,离村庄 N 越来越近.【总结升华】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实际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举一反三:【变 式 1】如图所示,过 A 点作AD_LBC,垂足为D 点.【答案】解:如图所示【变式2】点 P 为直线/外一点:点 A、B、C 为直线/上三点,PA=4cm,PB=5cm,P C=2 c m,则点P 到直线/的 距 离 是()A.2 cm B.4 cm C.5 cm D.不超过 2 cm【答案】D6【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a、b、c 是平面上任意三条直线,交点可以有()A.1 个或2 个或3 个 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