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6372493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54.33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地理七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陆地和海洋》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2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二、单元分析( 一)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的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认 识全球”中“地球的表层”部分,具体要求包括:【内容要求】陆地和海洋.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 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 大势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 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业要求】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描述地球表层陆 地、海洋的基本面貌,说出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以及自然环 境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够观察、描述地球上人口、城乡、文化等人文 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比较不同地区与国1家的发展水平差异,认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 识。

      教学提示】本主题包括全球陆地与海洋、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以及人口、城乡、 文化、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全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基本 状况,提高学生对有关全球议题的理解能力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用地球仪、地 图、遥感影像、影视资料、数据可视化图等资料,结合若干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 点的素材,如世界的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世界地形之最、世界气候之 最、世界旅游攻略、反映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统计数据、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等,创设教学情境二) 、单元内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部分内容用“地球?水球? ”二个问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目的不是 为了让学生争议地球名称是否正确,也不是让学生为它改名,而是为了激发学生 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 (可采用 31 页上的“活动”去进行) ,运用地图 和数据去求证 (让学生自主划分半球) ,从而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第二部分内容是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这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大陆、岛屿、 大洲、半岛的基本概念,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主要还是能在地图上识别;其次 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

      第三部分内容是关于各大洲的分界线,这部分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 但并不表示这个知识点不重要,对学生更应该加以提醒,利用图片 2.7 认识亚欧、 欧非的分界线再用世界地图认识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了解哪些大洲是相连的, 哪些是以海峡分隔的并要求对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加以记忆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部分内容以“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切入其实,沧海桑田本身就反映 了一种地理现象图 2.13、图 2.14 和图 2.15 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 目的是 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2第二部分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教材以发生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学科史 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 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三部分板块的运动,教材用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 层并不是整体一块”一句话,这样的表述,虽不精确,但却回避了地壳、岩石圈 等地理术语,还不失科学性三) 、教材分析本章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内容主要 使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以及地球表面海陆的运动和变化从自然地理的角度 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地理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做好必 需的准备。

      其中第一节,可以说是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内容包括海 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二部分,但事实上它还包括了各大洲的分界线的内容,只 不过是以“活动”的形式出现的从传统意义上讲,全书从本节开始进入了世界 地理内容的学习第二节包括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 三部分内容该节的重点是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形态的变化该节是第二 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对于地球面貌的形成起到总结的作用,又是对前面所学知识 的概括和巩固,如地球上的大洲、大 洋、地表形态等的形成并不是自古不变的, 是地球的不断运动变化形成的,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 的一幕这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很好的题材因此,第二节 教材可以视为第一节的延续和深化四) 、学情分析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本年级的学生属于刚开始接触地理这个 学科,但是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接触到了有关大洲大洋等地理知识,并 且有了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上难度不大根据本学期前几个课时的观察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了解到七年级的学生在这 个阶段地理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且读图能力尚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 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第一单元的学习和练习情况看,本阶段的学生3学习积极性大,但是学习专注度不高,容易出现由于粗心而导致的知识点把握不 准,需要实时关注学生的情况。

      三、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一) 、单元学习目标1.能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可以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 4.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并能够从海变陆和陆变 海两个方面举例说明;5.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六大板块的划分及名称,知道板块交界地带是地壳比较活跃 的地带;6.知道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它们是板块运动 的例证二) 、单元作业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3.能根据信息判断海陆变迁的类型,并分析原因;4.可以结合材料,描述大陆漂移学说理论; 5.能在世界地图上分辨六大板块的位置,并能据此判断某地的地质概况; 6.进一步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7.能够在具体问题解决中熟练运用相关资料,形成基本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和 信息意识;8.运用真实情境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 理百折不挠的精神。

      4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一) 、依据课标要求,严把作业设计基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 实施都有明确要求,是整个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实施的“基点”,为地理教学提供 了方向指南和设计框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明晰初中阶段地理学科课程内容 的整体结构,明确核心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纵向衔接,横向关联,并结合教学 内容、学生特点、社会生活、乡土特色等灵活设计作业,做到因地因时制宜,真 正发挥地理作业的育人功能二) 、优化作业设计,分层分类进行设置作业设计的内容精炼、形式多样,通过作业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 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课堂作业的设计难易结合,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有 选择的机会设计合理、高效的作业,把握作业的量与度绝大部分作业应在课 堂上布置并由学生当堂完成,一些综合实践类的作业可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节假 日或寒暑假期间完成三) 、拓宽学生视野,增强认识世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 中国”的 空间尺度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在前面的第一章中,将地球整体 作为学习对象,第二章开始认识地球表层的具体地理事物。

      这是跨出了认识世界 具体情况的第一步,所以在作业设计时,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强认识世界能力” 为线索,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作业的材料信息,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 环境,增加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开拓视野5五、课时作业( 一) 、《大洲和大洋》【学习目标】1.能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可以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基础型作业【作业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必做题】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一个蔚蓝的星球,他认为这颗星球应该叫做“水球” 根据材料完成 1-2 题61.这颗星球是指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D.木星2. 请用数据说明为什么加加林认为这颗星球应该叫做“水球”参考答案】1.C【详解】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其余 71%部分都是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为:概括的说地球上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所以看上去更像“水球”。

      设计意图】认识地球上海陆所占比例,达到课标要求的“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第 1 题是进行再认,第 2 题需要进行详细描述,这样能更好的判断学生对 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3.请在图中对应的位置写上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参考答案】3.【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对七大洲、四大洋的识别地图是地理学习必不可少 的工具,学生不只是知道七大洲、四大洋,还要能在地图上进行识别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在识别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描述7【选做题】4.事先准备好“世界海陆分布图”,将全球陆地和海洋剪下来分成七大洲和四大 洋,分别对比大洲和大洋的面积,并将它们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写下来参考答案】4.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 洋洲;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设计意图】本题需要学生动手剪裁,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剪裁的过程中 可以对大洲和大洋的轮廓进行识记;然后对比得到各大洲和大洋面积大小的关 系通过实践可以获得直观经验,相对于间接经验而言,印象更加的深刻订正和反思】题目错解/正解/同类例题(可粘贴)吾日三省吾身今日心得: 今日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