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各类型外伤救治原则.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6372461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对出血伤者的救治1.止血 要点:一般直接按压伤口,有条件可用止血绷带止血,注意包扎松紧度及记录时间,每隔1小时放松3~5分钟;若开放性骨折,按压骨折两端,切勿直接按压于骨折外露处2.体位 要点:出血严重者采取中凹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4.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搬动5.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二.颅脑损伤的救治:1.急救清畅呼吸道 要点:侧卧,头转一侧,口稍朝下,清理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或暂将病员舌拉出有休克者先补液,再后送2.一般处理 留观监测 要点:至少每2小时观瞳孔一次,进行GCS评分重型(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急性颅内出血)监测颅内压、血气、电解质若有恶化,立即CT扫描有血肿即手术清除颅内压超20mmHg降颅压,PaO2低于60mmHg,PaCO2高于55mmHg,气管切开辅助呼吸 体位 要点:头高卧位15~30°,昏迷病人应经常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及肺炎 饮食 要点:昏迷或伴恶心呕吐病员禁饮食,48~72小时不能进食给予肠内外营养 亚低温治疗 要点:严重脑挫裂伤、脑干损伤、中枢性高热、颅内血肿术后仍意识不清者 手术 要点:颅内血肿、凹陷性骨折,骨片塌陷1cm以上、脑脊液鼻漏、开放性损伤者。

      三.对颈髓损伤的救治:1.复位及固定 要点:颌枕带牵引或持续颅骨牵引;寰枕联合处颈髓损伤,头颅在脊柱上方保持中立位2.减轻水肿 要点:a甲基强的松30mg/kg,一次冲击给药,15min静脉输入,休息45min后再以5.4mg/kg·h静脉滴入,持续23h本法限于受伤6h内)b利尿剂使用(甘露醇)c东莨莨碱尽早使用3.高压氧治疗 要点:2个大气压,2小时/次,2~3次/天,共1~3天4.手术治疗 要点:原则越早越好四.对脊柱骨折的救治1.急救搬运 要点:动作一致,平抬平放,绝不能使颈部或躯干弯曲旋转颈椎骨折用衣物、枕头挤在头颈两侧,使固定不乱动;胸腰脊柱骨折,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两侧用枕头、砖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运送中用硬板床、担架、门板,不能用软床禁止1人抱背,应2~4人抬,防止加重脊柱、脊髓损伤搬运时让伤者两下肢靠拢,两上肢贴于腰侧,并保持伤者的体位为直线2.固定和稳定脊柱 五.对胸部损伤的救治1.改善呼吸功能 要点: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封闭开放性创口;穿刺或引流胸膜腔高压气体或大量积血;支持、固定胸壁软化区,恢复胸壁完整性;给氧,必要时插管或辅助呼吸。

      2.改善循环 要点:解除心包压塞,抽除或引流胸膜腔气体、积血,补足血容量3.急诊手术 要点:急性心包压塞,主动脉及其弓部或其他大血管破裂,气管、支气管破裂,肺广泛裂伤,胸内持续性出血,胸腹联合创伤,食管破裂者六、锐器插入体内的救治当锐器(如刀、玻璃碎片、木片、钢筋等)插入体内以后,会造成局部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而此时,正好嵌插在伤口内的锐器起到了填充伤口临时“止血”的作用,此时强行拔出,则伤口立即暴露,可能导致出血,如果损伤的是较大动脉,出血往往会比较严重,可立即致出血性休克于此同时,细菌也更容易由开放的伤口进入而引起感染正确的做法是:1. 将两块干净的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固定其不能摇动;2. 使用绷带缠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3. 应尽快转运伤员;4. 如遇较大较长锐器损伤,为方便转运,可以先使用专业工具对异物进行切割,切割时同样要注意固定另外,切割过程中要保护伤口不被污染切割金属时需要洒水降温,以免烧伤伤口的皮肤和组织七、严重挤压伤的救治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伤员常会受到倒塌建筑物的掩埋,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受到重物长时间挤压,会发生大面积变性坏死,严重时常因高钾血症和肌红蛋白尿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挤压伤综合征是地震后救援过程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救援时应当注意凡是怀疑有挤压伤发生的伤员,全部按照挤压伤救治原则进行处理:1. 救出后立即平卧,严格禁止活动,即使能够行走也必须对其限制;2. 患肢不能抬高,切勿按摩、热敷和结扎,以减缓肌红蛋白和钾离子释放入血,也禁止加压包扎,避免加重患肢缺氧;3. 患处冷毛巾或冰块湿敷,尽量减少吸收;4. 少量口服碱性液体(如苏打水、小苏打水等)以碱化尿液,昏迷伤员可静脉滴注5%NaHCO3;5. 伤员后送时应该选择有条件对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后送过程中即应及时关注稳定体液酸碱平衡八、对四肢骨折伤员的救治1.快速脱离危险环境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骨创伤后,许多伤员可能仍然被埋在瓦砾下面,由于已有损伤发生会活动受限,余震不断可能产生二次损伤,因此尽快使伤员摆脱危境是第一要务;2.止血骨创伤会导致局部畸形,由于疼痛或搬运,破碎的骨折片会不断活动,进而导致骨折断端刺激血管、神经,因此把人救出之后,要对损伤部位制动,有活动性出血必须现场处理可用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如果现场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l 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

      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l 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l 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l 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小时(上肢或下肢)放松2~3分钟;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分钟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小时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l 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简便的方法是用黑色记号笔在额头上清楚的写下开始止血时间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疗机构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3.快速制动、固定可选用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抑或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应注意:l 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l 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l 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l 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临时就地固定。

        l 固定应松紧适宜l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使用硬板担架搬运)途中要将伤员与平板之间用宽带妥善固定,尽量减少颠簸对脊髓造成的损伤4.早期清创,但不急于缝合开放性骨损伤会导致日后的伤口感染,影响骨折愈合,强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清理创口,早期手术对于最大限度保持肢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九、对虚脱伤员的救治虚脱是一种急性症候群,常发生在过度疲劳、恐惧、疼痛、饥饿、见到鲜血或奇景怪物等情况下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虚汗淋漓,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有的大小便失禁,甚至晕倒在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后处理得当,大部分人能够逐渐自行恢复如果处理不当,如被人扶着挣扎行走等,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1.立即脱离极端环境(如高热、湿度过高、劳动强度巨大等环境);2.立即安置病员平卧休息,禁止活动;3.给予少量温水或淡糖水饮用,呼叫附近的医护人员给予医疗帮助,及时补充体液并检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4.用手指掐压人中(鼻下唇上),内关(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合谷(手背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等穴位。

      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等,都有助于急救病人十、对昏迷伤员的救治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其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昏迷的原因繁多复杂,在紧急情况下往往判断有困难,当地震等重大灾难救援中出现大量丧失了语言和运动能力的此类伤员,会给救治带来很大难度但无论如何,这类病员都应被视作最先需要救治的急救步骤如下:1.触摸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等)的搏动情况,如无法触及则说明可能已经发生了心跳骤停,此时必须立即开始人工徒手心肺复苏(即CPR),并立即呼救他人进行帮助CPR是必须人人掌握的一项基本急救技术,它对于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具有不可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应该重视对所有人员进行此项技术的培训;2.病人肩下垫高,使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使病员张开口腔,清除口中的泥土、异物等)如发现伤员憋气、叹气样呼吸,呼吸频率不正常(<12次/分或>20次/分),或口唇青紫,则说明可能出现呼吸障碍,此时情况紧急,为防止病员窒息必须第一时间呼救,并协助到场的医护人员进行人工通气;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昏迷过程、昏迷程度、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观察有无偏瘫、颈强直及瞳孔变化等,对怀疑有颅脑损伤的伤员这一点尤为重要,监测行为在伤员转运过程中也要坚持自始至终;4.伤员绝对卧床、平卧位、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翻身或搬运时注意低幅度、操作轻柔、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5.安全平稳、尽可能快速的转运伤员到上级医疗机构,并立即开展针对病因的急救,目的是力争使伤员的病情稳定、适合长途转运,而不能追求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病情平稳,适合使用汽车、火车、飞机转运到条件更好的后方医疗机构的伤病员,要按照缓急、有计划的分批转运对于病情不稳定,损伤过重的伤员,为了提高总体的救治成功率,则期待治疗这种思路在发生大规模灾害,重伤员大量出现时非常重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