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材简析 长沙市芙蓉区.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zw****58
  • 文档编号:52414407
  • 上传时间:2018-08-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7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简析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 李葆春一、教材概貌※专题组元: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安排综合性学习 ),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 门(综合性学习专题单元),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课文28篇(精读14﹢略读14),选读课文8篇※每组构成(第六组除外):导语——课例(精读2﹢略 读2)——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为固定栏目,“展示台”(1次)“成语故事” (两次)“课外书屋”(两次)“趣味语文”(两次)穿插 安排)※本册无识字任务,要求会写120个字※每组课文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要求 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会认不要求写二、教材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二)较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六)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单元教材简说第一单元:感受自然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山中访 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 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 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 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 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 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 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顾·拓展”中的“交流 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 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教学时 ,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 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 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 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 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 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 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 设中华的坚强决心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 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 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 赤子的爱国情怀,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 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 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 内容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 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 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第三单元:心灵之歌本组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 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 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 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 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 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 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 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 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 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 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 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 情。

      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阅读加拿大作者蒙格玛丽《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引 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人间真情,熏陶学生的情操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 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第四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 惜资源,保护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讲述了人们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 的故事,号召人类要重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 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 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 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 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 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 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 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 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 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 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 ,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本组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 ,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 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 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 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 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 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 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 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 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 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 故事本组目标:一是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二是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三 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 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 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读, 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 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第七单元:人与动物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 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 海鸥》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跑进家来 的松鼠》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 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 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 脚印》则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 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 情感编写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 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 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入选的课文中, 有的篇幅较长,可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 能力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进行 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 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4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伯牙绝弦 》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 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 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 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 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 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选编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 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 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 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 种艺术本组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 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 教学中做相应安排。

      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本组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 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120个字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 300字)3.能用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