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三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doc
23页第 1 页(共 24 页) 广东省三校联合体 2015-2016 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 (理科)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已知集合 A={y|y=log 2 x,x>1} ,B={y|y= ( ) x ,x>1} ,则 A∩B=( ) A.{y|0<y< } B .{y|0 <y<1} C .{y| <y<1} D.∅2.若 tanα=2tan ,则 =( ) A.1 B.2 C .3 D .43.在△ABC 中, = , = .若点 D 满足 =( ) A.+ B .C .D .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A.f(x)=x 2 B . C .f (x)=x 2 D .f (x)=sinx5.为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y=sin2x 的图象( )第 2 页(共 24 页) A.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6.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等于 ,则 m 的值为( ) A.﹣3 B.1 C . D .37.等差数列{a n } 的前 m 项和为 30,前 2m 项和为 100,则它的前 3m 项和为( ) A.130 B.170 C .210 D .2608.从 4 台甲型和 5 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 3 台,其中至少要有甲型与乙型电视机各 1 台,则不 同的取法共有( ) A.140 种 B .84 种C .70 种D .35 种9.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A.2+ B .4+ C .2+2 D .510.函数 f(x)=﹣ (x﹣ )cosx (﹣π≤x≤π 且 x≠0)的图象可能为( ) A. B . C . D.第 3 页(共 24 页) 11.设椭圆 =1(a >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 、F 2 ,点 P(a,b)满足|F 1 F 2 |=|PF 2 |,设直 线 PF 2 与椭圆交于 M、N 两点,若|MN|=16,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 C. D.12.设函数 f(x)=ln(1+|x| )﹣ ,则使得 f (x)>f(2x﹣1)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 ∪ (1,+∞ )C . ( ) D. (﹣∞,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3.已知函数 f (x)=x 2 + (m+2 )x+3 是偶函数,则 m= .14.由曲线 y= ,直线 y=x﹣2 及 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15.设 F 是双曲线 C : ﹣ =1 的一个焦点.若 C 上存在点 P,使线段 PF 的中点恰为其虚轴的一 个端点,则 C 的离心率为 .16.已知△ABC 中,∠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c ,若 a=1,2cosC+c=2b,则△ABC 的周长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 17.在△ABC 中,内角 A ,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c ,已知△ABC 的面积为 3 ,b﹣c=2 ,cosA=﹣ . (Ⅰ)求 a 和 sinC 的值; (Ⅱ)求 cos(2A+ )的值.18.某市在 2 015 年 2 月份的高三期末考试中对数学成绩数据统计显示,全市 10000 名学生的成绩 服从正态分布 N (120,25) ,现某校随机抽取了 5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析,结果这 50 名同学的 成绩全部介于 80 分到 140 分之间现将结果按如下方式分为 6 组,第一组[85,95) ,第二组 [95,105) ,…第六组[135 ,145] ,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第 4 页(共 24 页) (I)试估计该校数学的平均成绩; (Ⅱ)这 50 名学生中成绩在 125 分(含 125 分)以上的同学中任意抽取 3 人,该 3 人在全市前 13 名的人数记为 X,求 X 的分布列和期望. 附:若 X~N(μ ,σ 2 ) ,则 P (u﹣3σ<X<u+3σ )=0.9974 .19.如图,在三棱柱 ABC ﹣A 1 B 1 C 1 中,∠BAC=90°,AB=AC=2,A 1 A=4 ,A 1 在底面 ABC 的射影为 BC 的中点,D 是 B 1 C 1 的中点. (1)证明:A 1 D ⊥ 平面 A 1 BC; (2)求二面角 A 1 ﹣BD ﹣B 1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0.设椭圆 E 的方程为 + =1(a >b>0) ,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a ,0) ,点 B 的 坐标为(0,b) ,点 M 段 AB 上,满足|BM|=2|MA|,直线 OM 的斜率为 (Ⅰ)求 E 的离心率 e ; (Ⅱ)设点 C 的坐标为(0,﹣b) ,N 为线段 AC 的中点,点 N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的纵坐标为 , 求 E 的方程.21.设函数 f(x)= ﹣klnx,k>0. (1)求 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证明:若 f (x)存在零点,则 f (x)在区间(1, )上仅有一个零点.第 5 页(共 24 页) 四、选作题(共 1 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22.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D 是 的中点,BD 交 AC 于点 E. (I)求证:CD 2 ﹣DE 2 =AE×EC; (II)若 CD 的长等于⊙O 的半径,求∠ACD 的大小.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 (2015•海南模拟)已知曲线 C 1 的极坐标方程为 ρ=6cosθ,曲线 C 2 的极坐标方程为 θ= (p∈R) ,曲线 C 1 ,C 2 相交于 A,B 两点. (Ⅰ)把曲线 C 1 ,C 2 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弦 AB 的长度.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4. (2015•江西校级二模)已知 a+b=1 ,a >0,b>0. (Ⅰ)求 + 的最小值; (Ⅱ)若不等式 + ≥|2x ﹣1| ﹣|x+1| 对任意 a ,b 恒成立,求 x 的取值范围.第 6 页(共 24 页) 2015-2016 学年广东省三校联合体高三(上)第一次联考数学 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已知集合 A={y|y=log 2 x,x>1} ,B={y|y= ( ) x ,x>1} ,则 A∩B=( ) A.{y|0<y< } B .{y|0 <y<1} C .{y| <y<1} D.∅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根据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特点求出集合 A 和 B,然后再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即可. 【解答】解:∵集合 A={y|y=log 2 x,x>1} , ∴A= (0,+∞) ∵B={y|y=( ) x ,x>1} , ∴B= (0, ) ∴A ∩B= (0,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集运算以及函数的至于问题,要注意集合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各自 的值域.2.若 tanα=2tan ,则 =( ) A.1 B.2 C .3 D .4 【考点】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直接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所求表达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结合已 知条件以及积化和差个数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解:tanα=2tan ,则 = =第 7 页(共 24 页) = = = = = = = = = = =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积化和差以及诱导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3.在△ABC 中, = , = .若点 D 满足 =( ) A.+ B .C .D .【考点】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由向量的运算法则,结合题意可得 ═ = ,代入已知化简可 得.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 = =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加减的混合运算,属基础题.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第 8 页(共 24 页) A.f(x)=x 2 B . C .f (x)=x 2 D .f (x)=sinx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操作型.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输 出满足条件①f (x)+f (﹣x)=0,即函数 f(x)为奇函数 ②f(x)存在零点,即函数图象与 x 轴有 交点.逐一分析四个答案中给出的函数的性质,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解:∵A :f (x)=x 2 、C :f (x)=x 2 ,不是奇函数,故不满足条件① 又∵B: 的函数图象与 x 轴没有交点,故不满足条件② 而 D:f(x)=sinx 既是奇函数,而且函数图象与 x 也有交点, 故 D:f(x)=sinx 符合输出的条件 故答案为 D. 【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 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 ,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 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 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5.为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y=sin2x 的图象( ) A.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考点】函数 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 【专题】计算题.第 9 页(共 24 页) 【分析】先根据诱导公式将函数 化为正弦的形式,再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 平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 只需将函数 y=sin2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平移.属基础题.6.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等于 ,则 m 的值为( ) A.﹣3 B.1 C . D .3 【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专题】开放型;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求出三角形各顶点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 解即可.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若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 由 ,得 ,即 A (2,0) , 则 A(2,0)在直线 x﹣y+2m=0 的下方, 即 2+2m>0, 则 m>﹣1, 则 A(2,0) ,D (﹣2m,0) , 由 ,解得 ,即 B (1﹣m,1+m ) , 由 ,解得 ,即 C ( , ) . 则三角形 ABC 的面积 S △ABC =S △ADB ﹣S △ADC = |AD||y B ﹣y C |第 10 页(共 24 页) = (2+2m ) (1+m ﹣ ) =(1+m) (1+m ﹣ )= , 即(1+m)× = , 即(1+m) 2 =4 解得 m=1 或 m=﹣3(舍) ,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求出交点坐标,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解决本题的关键.7.等差数列{a n } 的前 m 项和为 30,前 2m 项和为 100,则它的前 3m 项和为( ) A.130 B.170 C .210 D .260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结合已知条件列出关于 a 1 ,d 的方程组,用 m 表示出 a 1 、d,进而求出 s 3m ;或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s m ,s 2m ﹣s m ,s 3m ﹣s 2m 成。












